top of page

基督教信仰的证据——菲利叔叔的谈话


原著:HARPER


原著出版日期:1838年

 

 

第一章 菲利叔叔和孩子们的对话
。。。。。。。。。。。。。。。。。。。。。。。。。。。。。。。第 4页
第二章 菲利叔叔告诉孩子们,许多年以前所发生的故事
。。。。。。。。。。。。。。。。。。。。。。。。。。。。。。。第 12页
第三章 菲利叔叔讲述了一个名叫革利免的人,——他的生命与死亡,以及他的一些著作
。。。。。。。。。。。。。。。。。。。。。。。。。。。。。。。第 25页
第四章 菲利叔叔告诉孩子们一个久远的故事,一位良善的人、名叫IGNATIUS被狮子杀死的故事;他们一起读了这位良善之人的书信
。。。。。。。。。。。。。。。。。。。。。。。。。。。。。。。第 37页
第五章 菲利叔叔与孩子们谈到了POLYCARP;他还讲述了一个名叫PERPETUA的妇女的故事;以及那些为信仰而殉道的男孩子、女孩子的故事。
。。。。。。。。。。。。。。。。。。。。。。。。。。。。。。。第 50页
第六章 菲利叔叔教导孩子们应当谦卑;给他们又读了四位良善作者的书作。
。。。。。。。。。。。。。。。。。。。。。。。。。。。。。。。第 66页
第七章 菲利叔叔向孩子们说明,圣经新约书籍为什么不会被人篡改。
。。。。。。。。。。。。。。。。。。。。。。。。。。。。。。。第 78页
第八章 菲利叔叔告诉孩子们,怎样能够发现,一个见证人是否在说实话。为了思考这个重要的问题,他们讨论了一件谋杀案的审判案例,以及其他事情。
。。。。。。。。。。。。。。。。。。。。。。。。。。。。。。。第 92页
第九章 菲利叔叔与孩子们谈起更多疯癫者的特征;这样的人的见证,是不可信的。
。。。。。。。。。。。。。。。。。。。。。。。。。。。。。。。第 107页
第十章 菲利叔叔向孩子们阐明,耶稣基督的见证人是诚实的人们;他们所作的见证,是诚实的见证;他们所说的话,是诚实的话语。
。。。。。。。。。。。。。。。。。。。。。。。。。。。。。。。第 117页
第十一章 菲利叔叔与孩子们谈到关于神迹的事情;他告诉他们,什么是神迹;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从不知道冰是什么;他还讲了那个著名的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故事。
。。。。。。。。。。。。。。。。。。。。。。。。。。。。。。。第 130页
第十二章 菲利叔叔与孩子们谈论先知和预言;这是圣经旧约在基督降世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早就已经清楚地指明和记述的。菲利叔叔还讲述了关于耶路撒冷城的一些极其特别的事;最后,他教导他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祷告。之后,他们拿了蛋糕回家了。
。。。。。。。。。。。。。。。。。。。。。。。。。。。。。。。第 143页

 
。。。。。。。。。。。。。。。。。。。。。。。。。。。。。。。。。。。。。。。。。。。。。。。。。。。。。。。。。。。。。。。。。。。。。。。。。。。。。。。。。。。。。。。。。。。。。。。。。。。。。。。。。。。。。。。。。。。。。。。。。。。。。。。。。。。。。。。。。。。。。。。。。。。。。。。。。。。。。。。。。。。。。。。。。。。。。。。。。。。。。


第一章


菲利叔叔和孩子们的对话


孩子们:“你好,亲爱的菲利叔叔,我们真高兴看到你。我们知道,你刚从纽约回来。我们学校一放学,大家就都跑来看你了。”


菲利叔叔:“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但是,你们怎么知道我回来了呢?”


孩子们:“哦,那是因为CHARLES BROWN到学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们。他刚才经过你家的时候,看见你们家的窗户是开着的,你的狗趴在门前。所以我们就知道,如果你的狗狗回来了,那么,菲利叔叔肯定也到家了。”


菲利叔叔:“很好,孩子们,你们很细心。可是,怎么只有你们三个呢?其他的孩子们在哪呢?我希望我的小朋友们都好。”


孩子们:“啊,他们这就来了。我们比他们跑得快一些。”


菲利叔叔:“哦,我看见他们了。孩子们,大家都好吗?”


“我们都好,菲利叔叔。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你。我们都盼着你回来呢。你有没有给我们带来那本讲昆虫的书?”


“有啊。我还带回来好多其他的书。我们可以闲暇的时候一起来读这些书。我这里还有一本书,不过,你们可能不需要读了,因为你们已经知道其中的内容了。”


“让我们看一看,这本书叫什么?哦,叫做《自然的历史——菲利叔叔的谈话——关于小动物们的生活工具和交换方式》。嗯,对,菲利叔叔,这里面的内容肯定就是你平时和我们讲过的好些内容。这里面还有一些图画,也是我们以前看过的。那个HARPERS出版社怎么知道你说的这些事情呢?”


“是我写给他们的书籍内容。他们把这些印刷出版以后,很多小孩子们就都能够看这些书了,就像平时我给你们讲的那些故事一样。”


“哦,菲利叔叔,那么,这些书籍出版以后,小孩子们是不是一定很喜欢这些书?”


“我没有去调查。不过有一天,我到一个朋友家里去,听见他家的小孩子(他不认识我)说,他希望菲利叔叔能够再在HARPERS出版社多出版一些这些书籍的系列,因为他很喜欢看。”


“菲利叔叔,是的,我们大家在这里也都很喜欢那些书里的内容。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够多给我们讲一讲这些故事,我们多可喜欢听了。”


“好的,好的。不过,今天你们想听什么方面的话题呢?”


“好,菲利叔叔。不过,在我们开始之前,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你们有什么请求?请讲。”


“菲利叔叔,我们中间有些人还有一些妹妹们,她们也都很想来听。她们已经听说过关于你的好多事情了,现在,她们都想自己来听你讲故事。她们可以来吗?”


“当然了,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要是有妹妹的话,都请把她们一起带来。作为哥哥,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妹妹,满足她们的要求,这是很好的。你们尊重她们的想法,照顾她们,这是很聪明、很善良的。我以前看到过一些男孩子们,在小的时候不愿意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妹妹,他们长大以后,也会成为一些品质恶劣的人。所以,我非常高兴地看见,你们互相关心,尤其是照顾自己的妹妹们。”


“菲利叔叔,是的,一个男孩子,如果忽视自己的妹妹,长大以后品质就会不好。”


“没错,你们说的很好。他长大以后,肯定不会是一个绅士,对人也会很苛刻,没有爱心。不过,在这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菲利叔叔,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对自己妹妹没有爱心、耐心、关心的男孩子,他的做人风格,不是一个基督徒的做人风格。我们每一个人,应当体恤别人,尤其是应当愿意以爱心和友善来对待那些身体比我们软弱的人。爱心,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职分。请把那本圣经拿过来,我给你们看一看主耶稣基督是怎么说这个问题的。——就在这里。请大声地朗读以下。”


“菲利叔叔,上面写着说:你们要爱你们的邻舍,如同爱你们自己一样。但是,我的妹妹是我的邻舍吗?”


“你们不要忘了,主耶稣基督讲述的那个好心撒玛利亚人的故事——”


“哦,是的!我们都很清楚记得那个故事。那个好心撒玛利亚人帮助了一个受伤的人,尽管他对那个人素不相识。菲利叔叔,那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邻舍。”


“你们说的很好。所以,我们要以爱心和友善去对待每一个人。现在,你们说说,你们想要让我今天谈一谈什么话题。”


“哦,我们本来以为,你会告诉我们一些更多的关于小动物的事情。要不,给我们讲一讲关于植物、树木、石头的事情?或者,我们本来想,你可能会给我们讲一讲你在外国看到的一些见闻。”


“嗯,好呀,那些题目的确是挺有意思的。”


“但是,菲利叔叔,请让我说句话。我觉得,我有一个想法,是比那些题目更好的。”


“是什么题目?是关于祷告的题目吗?”


“嗯,不是。刚才咱们说到的那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这个话题。我知道很多人都说圣经是一本非常美丽的书。我也经常听你说过,圣经是世上所有书籍中最优秀的,而且圣经是真实的。所以我想(或许我的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你觉得我有点愚蠢),我想听你讲一讲,为什么那些关于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事情都是真实的。”


“为什么,你不相信圣经吗?”


“啊,不是。我当然相信圣经了。但是,我想,仅仅是因为年长的、智慧的人们告诉我圣经是真实的,所以我相信;但你如果能让我们有更进一步的明白和了解,知道我们为什么应当相信圣经是真实的,那就更好了。”


“是的!菲利叔叔,我们也都想听你讲一讲。”


“好的,孩子们。的确,你们应当相信那些年长智慧的人们告诉你们的事情;但是,你们若想要自己来寻求,为什么我们的信仰是真实的真理,——那非常好。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很想好好和你们谈一谈。但是,在开始之前,你们必须要向我保证,你们不能在听的时候觉得疲乏,或是不认真地听、不认真地想。因为,关于这个话题,需要你们特别留心,要专心致志地来聆听和思考。这样,我相信,你们就一定能够很容易明白我所要说的话。”


“菲利叔叔,我们一定会好好地认真听的。”


“那好。我们要到我的图书馆那里去,因为我要在那里给你们看几本书;我也可以给你们看一些其中的图片。不过,我想我们今天上午就先不开始了,因为,你们的妹妹们也要来一起听。所以,我们就今天约定好,咱们接下来要谈的题目就是关于圣经新约的真实性;但咱们今天上午暂且不开始。现在,你们请把圣经放回到桌子上,好吗?”


“好的,菲利叔叔。”


“谢谢——放在那里就可以了。我很高兴看到你们没有草率地随便扔那本圣经,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好。我认为,我们必须要一直对上帝的话语、圣经非常尊重和重视。现在,我想起一个有关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在今天上午离开之前,听我讲一讲?”


“好,菲利叔叔,请讲。”


“这个故事是关于英格兰的一个年轻国王。他的名字叫做爱德华。他被称为爱德华六世,因为在他以前,在历史上还曾经有五个英国国王,名字也叫爱德华。以后,当我们讲述英格兰历史的时候,我会和你们更加详细地来谈一谈这个爱德华六世的故事。不过,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是关于这个年轻的爱德华王与圣经的故事。”


“当爱德华六世开始作王的时候,他才十岁。而他去世的时候,则只有十六岁。他从懂事开始,就是一个信仰非常敬虔的少年。孩子们,你们看,在信仰的事情上,年轻人和老年人可以一样、非常敬虔。这个年轻的爱德华王非常好学,并能够懂得好几种语言。他的性格非常温和友善,以至于他从来都不允许对犯人执行死刑。”


“有一天,年轻的国王在一个屋子里与人开会。那些来开会的人都是他的谋士,帮助他决议治理国家方面的事情。这时候,人们想拿书架上的一堆文件;但是,由于那个书架太高,于是,一个谋士从桌子上顺手拿了一本厚厚的书,垫在脚下,准备伸手去拿书架上的文件。然而,年轻的国王马上阻止了他,因为那本用来垫脚的书籍,就是圣经。国王把圣经从地上拾起来,亲吻它,然后把它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国王温柔地对那个谋士说,自己不能坐在座位上,眼看着圣经被他用来当作垫脚石。”


“菲利叔叔,为什么国王要亲吻那本书呢?”


“国王只是要以此告诉人们,上帝的话语、圣经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受到大家的尊重。”


“嗯,好,他真的是一个好国王,菲利叔叔。”


“我相信他是一个好的基督徒;并且他不耻于在那些比他年长的人们面前,告诉大家,他非常愿意荣耀上帝、服事上帝。孩子们,我认为,就这一点来说,他的人生价值要比他的国王身份还要宝贵。现在,你们听完了这个故事,我就暂时和你们说再见了。下一次,带上你们的妹妹一起来。”


“我们会的。再见,菲利叔叔。”

 


第二章


菲利叔叔告诉孩子们,许多年以前所发生的故事。


-----------------------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这次你们把妹妹们也带来啦。请进,请进,咱们马上一块儿去图书馆。那里可是个好地方。”


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图书馆。


“菲利叔叔,图书馆这儿特别棒。那里的地板特别干净,落地窗户特别明亮,柱子特别雄伟。看哪,那些花丛中有一只小雀鸟。”


“我看见了,孩子们。我常常自己坐在这,欣赏着清晨的美丽景色。你们听见大自然的声音了吗?”


“是的,先生,我听见了在草丛底下,河水流过石头缝的声音。”


“没错,那就是有一条河流。这些河水的声音,对我来说就像是美妙的音乐一样。我喜欢坐在这里的长椅上,在林荫下,倾听这些芳草树木与水流的美妙交响乐。在那边的一棵大树下,我常常有很多美好的文思,如同泉涌一样。现在,让我们开始正式的话题吧。”


“好的,好的,菲利叔叔。但是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嗯好,什么问题?”


“你把图书馆里面的所有这些书籍全都阅读过一遍吗?”


“没有,没有,我亲爱的孩子们。我没有都读完。这里的很多书我都仔细阅读过很多遍。有不少书我也都读过至少一遍。但是,大多数书我仅是部分地浏览过;这最后一类书,是属于参考书籍类别的。”


“菲利叔叔,参考类别的书籍,是什么意思?”


“参考书籍的意思就是,你可以从中查找你所需要的、关于某些非常具体细节事物的信息。比如,我读到一本旅游书籍的时候,作者在其中讲到了一些鸟、昆虫或花朵、植物等。如果我想要知道关于那些鸟、昆虫、或是花朵植物等更进一步的详细信息,那么,我就可以去找一些专业的参考书籍,来进行一些细节性的了解。又比如,我在读一本历史书籍的时候,看到其中讲到了一个伟人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但是,我可能会认为,那个书籍作者有可能搞错了,这个伟人应该没有做过那件事情。于是,我就去找一本历史方面的辞典,发现那位伟人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这样我就知道,那件事情肯定不是那个伟人干的。现在你们明白参考书籍的意思了吗?”


“是的,菲利叔叔。谢谢你的解释。”


“孩子们,跟你们谈话让我很高兴。等一会,当我们谈论今天的正式话题的时候,你们就会更加明白参考书籍的意思,因为我们可能会查考它们。现在,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讨论吧。”


“威廉,你可以给你妹妹递一本圣经吗?现在,玛丽,请告诉我,圣经新约里面一共有多少本书?”


“让我数一数,菲利叔叔。嗯,总共有二十七本书。”


“没错。孩子们。这些书都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大约八位笔者,在不同的情境下所写出来的。他们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关于基督教信仰的内容。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些书籍合在一起,称为一本书,就是圣经新约。这些书籍之间,其实有很多风格上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内容衔接非常紧密,是一个非常有机的统一体。在这二十七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耶稣基督的历史;我们也能够读到基督所教导的内容,以及基督教信仰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怎样向世界传播的。我们会在这些书中看到,基督告诉人们,应当信仰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去做。在这二十七本中间,还有一些书,我们称之为书信。”


“菲利叔叔,为什么会是书信呢?”


“这些书信是当年基督的使徒写给一些教会的,也有的书信是写给单独的个人。现在,孩子们,我们需要知道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书籍的笔者,真的是那些书名上的人们?第二件事情是,如果的确是那八位笔者,那么,他们所记述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吗?”


“菲利叔叔,这些书籍都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大约一千八百年以前。”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知道那么长时间以前的事呢?”


“慢一点,慢一点,别着急。让我们用耐心来找到答案。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知道许多年以前所发生的事情。”


“菲利叔叔,我相信你说的。不过,我还是有点好奇。如果那些写作圣经新约中的二十七本书的笔者们还活着,我们就可以直接去找他们,一探究竟。他们也一定会把事实的全部真相,都告诉我们。可是,所有那些人都在很久以前就死了,所以,我们无法直接去问他们任何事。”


“说得好。但是,让我们来更深入地想想这个问题。假如你见到一千八百年前活着的人们,我想,你一定会去问他们,有没有听说过耶稣基督,或是有没有听说过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就是圣经四福音书的笔者,对吧?”


“我当然会的,菲利叔叔;如果他们说是的,那么,我就会让他们告诉我,那四福音书中所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我就可以和我现在手中的圣经新约对比;如果二者是一样的,那么,我就知道我手中的圣经是真实的了。”


“非常好。你说的这些都对。我很高兴你的思路这么清晰。那么,你想要的,就是能够看见那些一千八百年前活着的人们,这样,你就可以和他们谈话,是吗?”


“是的,菲利叔叔。”


“现在,假如你能够真的知道他们所要同你谈话的内容,但是,你无法直接看见他们,这样可以吗?”


“没问题,菲利叔叔,只要我能够确切地知道他们对我的问题的回答,就可以。”


“啊!我明白了,菲利叔叔的意思是,那些当年活着的人们,曾经在他们自己写作的书籍中提到圣经新约,并引述了其中的内容;而他们的当年的那些书籍也一直保存至今;这样,我们阅读他们的书籍,就像是可以和他们谈话、问他们问题一样。”


“没错,没错,我亲爱的孩子们,就是这么回事。如果有当年活着的人们,在书籍中也提到了耶稣基督,并在书籍中提到了马太福音,以及圣经新约中的所有其他内容;并且,他们在引述圣经新约内容的时候,其中的文字与我们今天圣经新约中的文字是一模一样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知道,我们今天手中的圣经新约是真实的、的确是当年那些笔者们所真实书写的?”


“我们想是的,菲利叔叔。”


“当然啦,亲爱的孩子们。这样,就仿佛是我们也生活在那个年代,与他们直接交谈一样。让我再说得直白一些。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谈话的时候,我曾经提到了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以及他尊重圣经的故事。我从来没有见过爱德华六世,也从来没有见过当年那些与国王一同开会、看见国王从地上拾起圣经、并亲吻圣经的那些见证人;那么,我是怎么知道那件事情的呢?——要知道,那件事情发生在几百年前,远远在我出生之前。让我来告诉你。首先,我知道真的有英王爱德华六世这样一个人;因为在英国所有的历史书中都提到了他;我看见过那个时代所制定的英国法律,以及那个时代所出版的很多书籍。无论是那些书中,还是那些法律中,都有提到这个国王的名字;没有任何人,否认英王爱德华六世的真实存在性。这些,我想,是非常好的证据,证明了历史上真的有英王爱德华六世这样一个人。至于他曾经亲吻圣经的那个故事,我在三四本不同的历史书籍中都看到了相关的真实记载;因此,这件事应当是真的;尤其是,在所有的历史书中都讲到,英王爱德华六世是一位敬虔的年轻人。现在你们是否能够理解,我们是怎么知道古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的吗?”


“哦,是的,这非常清楚;谢谢你,菲利叔叔。”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下思考:孩子们,让我告诉你们,如果我们探索基督教信仰的起源,那么,我们会看到一个长长的书籍列表,从一千八百年前,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这些书籍的作者中,有的是基督教信仰的朋友,有的是基督教信仰的敌人;从他们的写作内容中,我们能够看见,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的圣经新约内容,就是我们今天手中的圣经新约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都是一直以来公认由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保罗等人所写的。从当年以来,人们就都一直相信那些内容是真实的;而敬虔的基督徒们,更把圣经中的教导当作是自己应当遵行的职分,正如我们今天一样。好吧,玛丽,请把那本厚厚的书籍递给我;我给大家指出一些其中引用的圣经经文,大声地朗读给你们听。”


“菲利叔叔,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说几句。”


“请讲。”


“我看见你打开的那个大部头书籍里面,全是一些弯弯扭扭的字母。那些字是什么?我根本读不懂。”


“它们是希腊字母,孩子们。圣经新约的原文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而许多其他早期的书籍也都是以希腊文写成。不过,我现在用英语给你们读出来,这样,你们可以比较你们自己手中的英文圣经的内容。我想,通过比较,你就能够深深理解,我们今天手中的圣经,就是一千八百年前的圣经。玛丽,请翻到你的圣经,使徒行传13章2节,请给大家读一下。”


“他们事奉主,并且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把巴拿巴和扫罗分别出来,去作我呼召他们作的工’。”


“现在请读该章中的第46节。”


“保罗和巴拿巴却放胆说:‘ 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听,是应该的。但因为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所以我们现在就转向外族人去了。’”


“现在请读哥林多前书9章6节。”


“难道只有我和巴拿巴没有权利不作工吗?”


“孩子们,你们看,这个名叫巴拿巴的人被提到了三次,而且他与哥林多前书的作者非常熟悉,常常在一起。”


“菲利叔叔,我知道哥林多前书的作者是谁。”


“是谁?”


“是保罗。”


“你说对了。现在,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巴拿巴所写的书籍,你想不想听一听?”


“哦,当然了;这样就像是和巴拿巴自己谈话一样了。”


“好。这里是一封以希腊文所写的书信,是历史学家们公认的巴拿巴的作品。这封信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基督徒的劝勉,鼓励他们持守信仰;第二部分则是教导他们怎样做好一个良善的人。”


“但是,菲利叔叔,我想到了一件事情:这封巴拿巴的信会不会被后人修改过?”


“好孩子,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在我们相信这封信内容之前,首先要确定,这封书信没有被后人修改过。我要告诉你们,在许多早期著作中,有很多人都提到了巴拿巴的这封书信,并引用了该书信中的许多内容;其中所引述的内容都是互相一致的,并且与我手头的这本巴拿巴书信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相信,这封信的确就是巴拿巴书信的原始内容。”


“好的,菲利叔叔,这就像是圣经新约中的那些书籍一样,有很多旁征索引。”


“对。现在,我来读这封书信,并请玛丽来读圣经中的对应经文;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看一看两者是否一致。”


----------------------


巴拿巴的见证


“巴拿巴的书信中,这里有一处写道:“所以,让我们大家儆醒,免得经上记的‘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这句话临到我们身上。” 现在,玛丽,请你打开你的圣经,朗读一下马太福音20章16节。看看你能不能找到这个句子。”


“好的,菲利叔叔。这里说道——‘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现在请翻到马太福音22章14节。”


“菲利叔叔,这里也说道——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现在,孩子们,你们认为,巴拿巴有没有读过马太福音的这两章?”


“是的,看来的确如此,菲利叔叔。你是怎么觉得的呢?”


“我认为,巴拿巴肯定读过这些圣经,并且从这些经文中学习到了这句话。现在我告诉你我为什么这样认为。首先他说道‘经上记的’——这说明,巴拿巴自己也表示,他读过这圣经。另外,孩子们,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情。犹太人在引用旧约圣经的时候,也总是这样说:‘经上记的’。(圣经旧约就是在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的时候,犹太人已经有的圣经前半部分。圣经旧约的中心内容,就是预表弥赛亚的来到与救恩)。而巴拿巴自己就是一个犹太人;当他说‘经上记的’时,他的意思就是,他正在引用圣经。也就是说,他把当时的马太福音看作是与旧约圣经一样权威的书籍、上帝的话语和启示。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嗯,我们非常明白,菲利叔叔。当犹太人在著作中写‘经上记的’的时候,他们的意思就是,他们没有在引用什么普通的书籍,而是在专指,他们正在引用圣经,就是上帝所启示的、神圣的书。”


“没错。现在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巴拿巴书信中还有一处写道‘向你求的,就给他’。玛丽,请你朗读一下路加福音6章30节。”


“我找到了,菲利叔叔。这句经文写着说:‘向你求的,就给他’。”


“现在再看马太福音5章42节。”


“菲利叔叔,我找到了,也是这句话。”


“孩子们,巴拿巴在他的这封书信里面也说道,这是基督的教导。玛丽,你给我们说说,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那两句经文,是谁说的。”


“菲利叔叔,那是基督说的。在路加福音6章,基督从第20节开始讲;在马太福音5章,基督从第3节开始讲。”


“看,这里是巴拿巴书信中的另外一段。当他说到基督的时候,他说,基督曾说,他来不是召义人,而是召罪人,使他们悔改。玛丽,请读一下马太福音9章13节。”


“菲利叔叔,我找到了:——‘我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你们去想一想这话的意思吧。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


“好的。你在马可福音2章17节,路加福音5章32节,也都会看到同样的内容。所以,巴拿巴书信正是使用了我们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中的经文。另外,巴拿巴也引述了圣经新约中保罗书信以及彼得书信的内容。孩子们,现在你们告诉我,你们是不是觉得巴拿巴和我们一样,知道圣经新约的所有内容?”


“嗯,的确;菲利叔叔。看起来,巴拿巴一定自己读过完整的圣经新约内容。”


“是的,我想也是如此。但是,孩子们,即使巴拿巴自己没有读过圣经新约那些书籍,这也至少证明了,圣经新约的那些内容在当时已经非常普及,以至于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巴拿巴也能够熟悉地间接了解那些内容。不过我更倾向于认为,他自己一定阅读过圣经新约所有书籍;所以,他才非常重视那些经文,并且经常引用;而且,他所引用的那些经文,正是我们今天面前圣经中的内容。好的,这就是巴拿巴的见证。下次你们来的时候,我会给你们介绍一些更多的基督教信仰传播初期时的早期作者的书籍;这些都证明了圣经新约的历史真实性。再见,孩子们。”


“再见,菲利叔叔。”
 


第三章


菲利叔叔讲述了一个名叫革利免的人,——他的生命与死亡,以及他的一些著作。


“菲利叔叔,你好!上次你给我们讲了巴拿巴的书籍;这一次,你给我们讲什么?”


“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给你们讲的作者,名叫革利免。他被称为罗马的革利免,因为在亚历山大城,还有另外一个革利免。你或许以前曾经听说过这位罗马的革利免的良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一讲他的著作。”


“嗯好的,菲利叔叔,我们非常愿意听。请您好好讲一讲。”


“好吧,大家请坐。我要先告诉你们一些关于他的事情。玛丽,请朗读一下腓立比书4章3节。”


“好的,菲利叔叔,这里说道——我真诚的同道啊,我也求你帮助她们。这两个女人,还有革利免和其余的同工,都跟我在福音的事工上一同劳苦,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保罗所写的这封书信、腓立比书中所提到的这位革利免,就是我今天想要讲述的人物。所以你们看,他自己与保罗互相认识。我记得,我还读过一位良善作者IRENEUS(生于公元125年;他要比保罗和革利免晚数十年)的著作;在其中,IRENEUS也曾经提到过革利免的事情。”


“菲利叔叔,IRENEUS的著作中是怎么讲述革利免的呢?”


“IRENEUS在自己的著作中说道,——‘革利免见过基督的使徒们,并曾经与他们谈话;基督使徒们的讲道,一直在革利免的耳中萦绕。’”


“菲利叔叔,革利免一定非常熟悉基督使徒们,也非常熟悉他们的著作。”


“是的,我也这样认为。我们现在来看一看革利免的生平。我们无法确知,革利免先生是哪一年出生的,但那肯定是在基督降生以后不久;你们知道,他生活的时代,与基督使徒时代重合。看起来,革利免是出生在意大利的罗马(不过这也不能确定)。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起先并非是一个基督徒;而当他成为一个年轻人的时候,他想要探索——关于生命与灵魂的真理,以及人在死后将要去哪里的问题。然而,他一直无法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后来,他从别人那里听说了——上帝的儿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并把许多关于人灵魂的优秀真理教导给世人。在那个时期,巴拿巴(就是我们上一次的谈话中所讲到的)刚好在罗马。于是,革利免就去找到巴拿巴,并从巴拿巴那里明白了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教义。再后来,他与彼得相遇,并从彼得那里得到了更多的教导,因而受洗成为一个基督徒。不久以后,革利免自己也成为一个传道人。有好几个当时的作者都在著作中写道,使徒彼得任命革利免为罗马教区的主教。于是,在后来的很多年中,革利免都一直担任着这一职务。”


“当他还是罗马主教的时候,在公元95年,他给哥林多(位于希腊的一个城市)教会写了一封信。当时,在哥林多教会有一些内部的争执,于是,革利免给他们写信,希望能够维持哥林多教会内部的和平。”


“菲利叔叔,教会内部发生争执,这是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是的,亲爱的孩子们,这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请记住,他们之所以争吵、争执,并非是由于他们是基督徒的原因;恰恰相反,如果他们遵从了基督教信仰的教导,那么,他们就会彼此友善相待,和平相处。我们必须避免世人常有的一种错误观念,就是,当看见基督徒们犯错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归罪于他们的身份和信仰;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一些名义上的基督徒没有遵行耶稣基督的教导,所以才会导致他们的谬误。”


“菲利叔叔,你见过革利免给哥林多教会写的那封书信吗?”


“我从没有见过那封信本身,但是我见过它的拷贝。这就在我手上的这本大部头书籍里面。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其中的一些内容。”


“但是,菲利叔叔,能不能先请你告诉我们,革利免后来怎么样了?”


“嗯。在早期,基督徒们中的一些人,曾经承受了极大的苦难。有时,他们被残酷地杀死,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基督徒、并敬拜那位真正的宇宙天地之主。我必须得先告诉你们这些令人悲哀的事情;他们经受了逼迫、痛苦、直到最后的死亡。他们被称为殉道者。”


“殉道者是什么意思,菲利叔叔?”


“殉道者就是那些为了见证基督教信仰而甚至牺牲生命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对于耶稣基督、对于宇宙天地之主的热爱,甚至愿意直面惨淡的死亡。”


“革利免先生是一位殉道者,对吗,菲利叔叔?”


“是的。那个称作TRAJAN的罗马皇帝,把他抓捕以后,遣送到罗马城外的矿石场。你们知道矿石场是什么吗?”


“是的,矿石场就是在地下很深处挖矿的地方。矿工到那里挖煤、或是挖矿石来冶炼。”


“对。被送到矿石场工作的穷苦工人,要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他们被当作奴隶,常常承受刑罚。他们的身体常常会受到极大的伤害,脸上会被烙印,眼睛会被挖出来,腿会被打断。”


“哦,太残酷了!”


“是的,孩子们,的确非常残酷。革利免就是被送到了这样的地方。当革利免到了那里以后,他发现那里已经有很多基督徒了,因为他们也都是之前被抓捕遣送到这里来的。那些先来的基督徒们看见革利免,都非常为他悲哀;但他们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革利免在这里立刻开始了讲道,讲述耶稣基督的福音,以福音来安慰他们。甚至,在那个矿场的许多非基督徒在听了革利免的讲道以后,也都相信和接受了耶稣基督的救恩。而这位革利免老人发现,上帝甚至可以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使用他,向世人见证耶稣基督的救赎。最后,罗马皇帝听说了革利免在矿场的所作所为,于是下令,要处死一批基督徒,以吓阻其他人。但是,这样的吓阻并没有成功。最后,革利免被绑上重物、投进海里。此时,是大约公元100年。你们如果想要知道关于革利免更多的生平事迹,你们可以在图书馆里借阅《使徒与殉道者们的故事》这本书。”


-----------------------


革利免的见证


“革利免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著作中写道:‘请你们仔细阅读使徒保罗的书信。他是怎样记述福音一开始的时候呢?他以圣灵警告你们,不要分门别党,不要在他、矶法、亚波罗之间分门别派。’现在,玛丽,你有没有读过哥林多前书1章12节,上面是怎么说的呢?”


“菲利叔叔,上面说——‘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保罗派的,我是亚波罗派的,我是矶法派的,我是基督派的。’”


“嗯,好的,孩子们。在我们继续深入之前,让我们在这里先思考一下。你们觉得革利免有没有读过保罗所写的这本哥林多前书?”


“是的,看起来革利免肯定读过哥林多前书。他让哥林多教会的人们去好好想一想保罗当年曾经给他们写的书信中的内容。并且革利免还具体地指出了他们应当思考的内容,就是哥林多前书1章的内容。”


“很好。保罗的哥林多前书是写给谁的呢?”


“菲利叔叔,是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会众的。”


“革利免的这封书信是写给谁的呢?”


“也是给哥林多教会的会众的。而且这封信的缘由,就是因为哥林多教会发生了内部争执的问题。”


“嗯,对,你看,保罗当年所写的哥林多前书,以及革利免后来所写的书信,都是针对哥林多教会同样的问题。”


“是的,菲利叔叔。”


“好,现在,孩子们,请你们想一想,如果哥林多教会会众手中没有保罗书信,那么,你们觉得革利免会让他们好好看一看手中的保罗书信吗?”


“不会的,菲利叔叔。否则,革利免的书信内容就会很奇怪。”


“如果保罗的那封哥林多前书根本不存在,革利免会不会在信中那么说?”


“不会的。”


“如果革利免真的那么说了,哥林多教会的人是不是会觉得革利免这封信的内容有问题?”


“是的。”


“那么,他们还会尊重革利免先生吗?”


“不会的。”


“再问个问题,如果革利免知道哥林多前书不存在,他会那样写信吗?”


“当然不会,菲利叔叔。”


“孩子们,我同意你们的意见。所以,我认为革利免的书信反映了真实的情况。革利免书信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一,在之前的确存在保罗的那封书信。第二,那封信的确是保罗写的。第三,那封信是写给哥林多教会的,并且得到了哥林多教会的妥善保存。第四,保罗书信的内容中涉及到保罗、矶法、亚波罗;该内容与哥林多教会的内部争执、分门结党问题有关。刚才,玛丽给我们朗读的哥林多前书第一章的相关经文,的确就是针对这方面内容的。所以我认为,刚才玛丽朗读的那本圣经,的确就是革利免当年所读的圣经。”


“是的,菲利叔叔,我们明白你的意思,也同意你的意见。”


“因此,孩子们,革利免手中的哥林多前书抄本,不仅与哥林多教会手中的哥林多前书是一样的,也与我们今天手中的哥林多前书是一样的。并且,他指出了哥林多前书的笔者就是保罗。进一步说,革利免的信中对哥林多教会会众写道,‘他以圣灵警告你们’。这一点更非常重要。”


“菲利叔叔,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我现在想要告诉你们的。革利免的意思是,上帝自己默示、启示了保罗,使保罗写下那封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这说明了,革利免相信,上帝在教导保罗应当告诉哥林多教会什么话语。换句话说,革利免和哥林多教会的会众都相信,保罗的书信是上帝所启示的话语。”


“菲利叔叔,我们明白了。若保罗的书信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那么,哥林多教会就应当非常重视那些话语,并且要遵从它们。”


“完全正确。这就是革利免试图向哥林多教会说明的:保罗曾经向他们写的哥林多前书,是上帝所启示的话语,是圣灵的教导。好,现在我们继续往下看。”


“革利免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继续写道:——‘圣灵说,人人不要仰仗自己的智慧,而是要牢记主耶稣基督的教诲,应当以温柔和忍耐的心对待人。基督说,你们以恩慈待人,自己就会受到恩慈的对待;饶恕人,自己就会得到饶恕。你们怎样对待别人,自己就会受到怎样的对待;赠予别人,自己就会受到赠予;论断别人,自己就会被论断;友善对人,自己就会得到友善。用什么量器给人,自己就会被以什么样的量器测量。’ 好,玛丽,现在请把圣经翻到路加福音6章36节。”


“菲利叔叔,我找到了——‘你们要仁慈像你们的父仁慈一样。’”


“非常好,请接着读37节和38节。”


“你们不要判断人,就必不受判断;不要定人的罪,就必不被定罪;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要用十足的升斗,连按带摇,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甚么升斗量给人,就必用甚么升斗量给你们。”


“请再读一遍这一节最后的部分。”


“你们用甚么升斗量给人,就必用甚么升斗量给你们。”


“谢谢你,玛丽。孩子们,如果你们把圣经翻到马太福音7章1、2节,也会读到类似的教导。不过,我们现在再看革利免书信中的另外一个地方。在他的书信里面到处都有这样引用圣经的地方。”


“革利免在另一处写道——‘请记住主耶稣基督的话语;他曾说,那些绊倒人的人有祸了;那些绊倒神的选民的人,还不如没有生出来倒好。这种人还不如在自己脖子上绑上一块大石头沉在海里,也比得罪冒犯我我的这一个小子要好。’”


“菲利叔叔!我记得圣经上也有这样的一段话,是我们在主日学的时候学习过的,是在路加福音17章1、2节;上面是这么写的:”


“耶稣又对门徒说:“使人犯罪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使人犯罪的人有祸了!就算拿一块大磨石拴在他的颈项上,把他沉在深海里,比他使这小子中的一个犯罪还好。”


“我的小朋友,你看得很好!我非常高兴你都记得在主日学的时候所曾经学过的内容。你读的这段圣经不错;你如果把圣经翻到马太福音18章6节,或是马可福音9章42节,也会读到几乎同样的话语。不过,我们现在暂时先不说这些了,我不想让你们太累。”


“菲利叔叔,我们结束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听听。”


“请讲,我很愿意听你的问题。”


“革利免的那封书信很长吗?”


“不长。”


“我之所以问你,是因为我想以后也学习希腊文,这样我或许就能够自己阅读那封信了。”


“很好,我喜欢你有这方面的兴趣。等你有一些希腊文基础以后,我可以把这本书借给你,并帮助你来阅读。我必须告诉你,虽然革利免的这封信不是很长,但在其中有超过四十处引用圣经新约;那些引用的地方,或是直接地使用圣经原话,或是间接地引述圣经出处。并且所引用的圣经新约,是来自于圣经新约中的好多本书,而不仅是集中于某几本书。从这些证据可以看出,革利免一定看过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使徒行传、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以及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


“菲利叔叔,这几乎囊括了整部圣经新约了。为什么你认为他看过所有那些书呢?”


“孩子们,因为革利免在他的信中都直接地引用了那些书中的经文,或是引用了与那些经文非常相近的意思的话语。有时,尽管有一个词会有差别,但是意思却是完全一样的。除此以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是什么?”


“我说过,革利免是罗马的主教;而他在写这封给哥林多教会的信的时候,正是在他担任这个职务期间。这说明了,在罗马的所有其他基督徒们、牧者们也都非常熟悉这些圣经新约中的话语,并相信那些话语就是上帝的启示、是上帝的话语;否则,革利免不会在信中这样写大家不相信的事(即,圣经新约中的那些书籍是上帝之道、上帝话语)。因此,革利免书信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佐证了,圣经新约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被基督徒们广泛地接受和相信,并将之看作是神圣的书卷,是上帝的启示。”

 

点击阅读更多:基督教信仰的证据——菲利叔叔的谈话
 

小鱼书社 基督福音书库 | 基督教护教学,马太亨利圣经注释,基督福音,旧约概论,新约概论,教会历史,宗教哲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