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基督教之大众证据


原著:DANIEL WILSON


原著出版日期:1829年

 
第一章 介绍
。。。。。。。。。。。。。。。。。。。。。。。。。。。。。。。第 4页
第二章 应当以什么心态来看待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证据
。。。。。。。。。。。。。。。。。。。。。。。。。。。。。。。第 12页
第三章 上帝之启示的必要性
。。。。。。。。。。。。。。。。。。。。。。。。。。。。。。。第 24页
第四章 新约圣经的历史真实性
。。。。。。。。。。。。。。。。。。。。。。。。。。。。。。。第 44页
第五章 圣经新约历史真实性的直接证据
。。。。。。。。。。。。。。。。。。。。。。。。。。。。。。。第 53页
第六章 福音历史的可信性
。。。。。。。。。。。。。。。。。。。。。。。。。。。。。。。第 65页
第七章 属神的权柄
。。。。。。。。。。。。。。。。。。。。。。。。。。。。。。。第 71页
第八章 预言
。。。。。。。。。。。。。。。。。。。。。。。。。。。。。。。第 97页
第九章 圣经预言的成就
。。。。。。。。。。。。。。。。。。。。。。。。。。。。。。。第 119页
第十章 基督教信仰的传播
。。。。。。。。。。。。。。。。。。。。。。。。。。。。。。。第 193页
第十一章 基督教信仰所带来的良好果效
。。。。。。。。。。。。。。。。。。。。。。。。。。。。。。。第 211页
第十二章 圣经的启示(1)
。。。。。。。。。。。。。。。。。。。。。。。。。。。。。。。第 233页
第十三章 圣经的启示(2)
。。。。。。。。。。。。。。。。。。。。。。。。。。。。。。。第 236页
第十四章 基督教信仰满足人生命的需求和内心的渴望
。。。。。。。。。。。。。。。。。。。。。。。。。。。。。。。第 237页
第十五章 基督教信仰的卓越教义
。。。。。。。。。。。。。。。。。。。。。。。。。。。。。。。第 259页
第十六章 基督教的道德纯洁性
。。。。。。。。。。。。。。。。。。。。。。。。。。。。。。。第 288页
第十七章 主耶稣基督的品格与作为
。。。。。。。。。。。。。。。。。。。。。。。。。。。。。。。第 324页
第十八章 基督教信仰带给我们此生的、以及属灵的幸福
。。。。。。。。。。。。。。。。。。。。。。。。。。。。。。。第 355页
第十九章 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基督教信仰所应许的祝福
。。。。。。。。。。。。。。。。。。。。。。。。。。。。。。。第 388页
第二十章 基督教信仰对我们的实际指导
。。。。。。。。。。。。。。。。。。。。。。。。。。。。。。。第 400页
第二十一章 那些反对基督教信仰的立场的虚浮和徒劳
。。。。。。。。。。。。。。。。。。。。。。。。。。。。。。。第 420页
第二十二章 不相信基督教信仰之人与真诚基督徒们的生命与死亡的对比
。。。。。。。。。。。。。。。。。。。。。。。。。。。。。。。第 455页
第二十三章 基督教信仰中的信心
。。。。。。。。。。。。。。。。。。。。。。。。。。。。。。。第 488页
第二十四章 正确地解释圣经
。。。。。。。。。。。。。。。。。。。。。。。。。。。。。。。第 515页
第二十五章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遵从上帝的启示
。。。。。。。。。。。。。。。。。。。。。。。。。。。。。。。第 515页

 

 

。。。。。。。。。。。。。。。。。。。。。。。。。。。。。。。。。。。。。。。。。。。。。。。。。。。。。。。。。。。。。。。。。。。。。。。。。。。。。。。。。。。。。。。。。。。。。。。。。。。。。。。。。。。。。。。。。。。。。。。。。。。。。。。。。。。。。。。


第一章


介绍


彼得前书3章15、16节:只要心里尊基督为圣,以他为主;常常作好准备,去回答那些问你们为什么怀有盼望的人。但要用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当存无愧的良心,使那些诬赖你们这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在毁谤你们的事上蒙羞。


在我们的信仰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鼓励人们前来寻求真理。基督徒们欢迎任何人前来询问为什么我们应当对于永生和天国心存盼望。任何有着一颗真诚求索之心的人,都不会受到基督徒们的拒绝。


在上面圣经彼得前书经文中,使徒彼得所说到的盼望,指的是,基督徒们因在耶稣基督十字架救恩中所得到的谦卑信心,而坚定地相信:——他们不仅将要躲避上帝对世上一切罪人的公义忿怒的审判、以及罪人本应受到的永刑;而且,他们更将要成为上帝的儿女、承受永远的生命与天国。这个坚定的盼望,是所有基督徒心中的喜乐源泉。为此,他们情愿轻看这个世上的一切物质性惠利,甚至经受世上的逼迫、烈火般的试炼与殉道。


在历世历代中,无论是哪一个时期,无论是哪一个地区,这样的坚定而谦卑的盼望,在每一个真诚基督徒的心中都是同样的。而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盼望,基督徒们也能够给出本质上相同的答案。这个答案涉及到基督教信仰中所带来的、超过语言所能够完全表达的、深刻的祝福。这个祝福会在人的生命中带来圣洁的果效。这个答案也涉及到,人们所处历史时期能够看到的、外在性的、历史性的基督教信仰的证据,以及,对于当时世人来说息息相关的其他信息。


一个真诚基督徒向人传福音,就是要向人解释自己心中的这个永生盼望的缘由。固然,历世历代的教会、基督徒们要以许许多多的外在理由、外在证据来佐证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真理性,但是,最根本、最实质的,就是要把这心中的这个永生盼望向人解释明白。


初代的基督徒们,无疑地,会以极其斩钉截铁的语气,极大的热情,来向世人讲述那心中永生盼望的缘由。以弗所教会,或是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基督徒们,会向世人说道:“我们有那蒙祝福的盼望,是因为神的儿子为救赎我们这些罪人而死在了十字架上。并且,他从死里复活,差遣使徒们传扬福音,赐他们行神迹的能力和权柄,让我们确据地知道,基督福音的真实与大能,并使我们来一同得那上好的福分。我们都亲眼见过那些圣洁的众使徒们。我们都亲眼见过那些伟大的神迹。我们都从他们那里听到了耶稣基督曾经的讲道,我们都见过那些神圣的证据。而且,我们都真实地见证了福音恩典和属灵的惠利。这福音把我们从黑暗带入光明之中,把我们从罪恶的权势下解救出来,带我们进入上帝的怀抱。这福音向我们启示了那位永生的、荣耀的、独一的、宇宙造物主。这福音让我们看见了人本性中的堕落与污秽,并看见了耶稣基督的荣耀而圣洁的救赎。我们被从那些蒙昧、无知、偶像、恶意、悲惨之境中拯救出来。人们若不自己相信和接受基督的恩典,就不能真正明白基督福音在人生命中所带来的巨大力量。但是,我们可以向世人讲明,为什么我们的信仰是真实的,为什么这信仰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信仰的证据,包括了那许多无可置疑的大能神迹,以及其它许许多多的外在证据。我们也能够向世人展示,基督教信仰给人生命中、给社会群体所带来的美好果实。耶稣基督使我们成为了新造的人。福音使我们能够过一个圣洁的、纯洁的、有益的生活。福音使我们的生命焕发出极大的能力,甚至使我们在患难中也能够充满喜乐,甚至使我们能够为了基督的缘故而坦然面对死亡。我们心中的渴望,就是使世人也能够自己在心里看见基督的真理,自己能够在生命中见证基督的属灵祝福。愿世人自己来真诚地察验基督教信仰的那些证据和理由;这样,因着圣灵在人心里的恩典工作,基督福音就会真正进入人的心里。这样,世人就会和我们一样,明白基督福音是何等美好、何等地大能,并一同在那永恒的荣耀中有分。”


我们可以想象,上述这样的话语,一定会是那些公元一世纪末期的初代基督徒们向世人讲述的话语。那些初代基督徒们亲眼见证了彼得、约翰、雅各、腓力、保罗等等众位使徒们的传道,见证了使徒们所行的神迹,亲耳聆听了他们的教诲,并亲身经历了圣灵的极大激励。因此,当他们向世人讲述福音的时候,一定会以那些很多神迹、经历等等基督教信仰的外在证据为主要的依据。然而,他们讲述的中心内容,一定是基督福音本身在人属灵生命中所带来的极大能力,以及基督福音中的极大祝福。今天,关于初代基督徒们所亲身经历的那些神迹和见证,我们主要是通过圣经中真实的历史记述而清晰地、确据地知道;但是,福音所带给人生命中的大能与祝福,却仍然是我们每一个真诚基督徒所亲身体会、明白的。


到了公元二世纪、三世纪的时候,显然,与初代教会的境况相比,基督教会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时,基督的众位使徒们早已去世,不再在众教会中间、在各地亲身地传扬福音。但是,使徒们留下了福音书以及书信记录。这些文献是在圣灵的默示下、在上帝的引导下而完成的,是确定无误的,是上帝自己的话语和启示。它们都成为新约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二世纪、三世纪时期的基督徒们,在向世人讲述福音的时候,就一定会以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这些福音书,以及罗马书、加拉太书、哥林多前后书、彼得书信、约翰书信等等重要书信文献,为重要的外在依据,讲明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真理性。然而,他们在讲述福音时所说的中心内容,仍然一定是聚焦于基督福音本身的内容,及其在人属灵生命中所带来的极大能力和祝福。所以,他们讲述的心中永生盼望的缘由,与公元一世纪下半叶的那些初代基督徒们的话语一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那些在公元二世纪、三世纪的罗马帝国中许多被逼迫的、甚至殉道的基督徒们,当他们向世人讲述自己心中那永生盼望的缘由的时候,一定会说:“我们渴盼那复活的永生。这永远的生命,是来自于耶稣基督的救赎恩典。在我们的祖辈们从保罗、彼得、约翰、等等的基督众使徒们那里所传承的这些神圣经卷中,清晰地向我们显明了基督的救恩和永生的应许。那些经卷的原件被精心地保存在我们的几个重要教会里面。而那些经卷的许许多多精准抄本则广泛地在许多众教会中流传。在我们中间的一些老弟兄,还记得曾经听到过那位殉道的、士每拿教会牧者POLYCARP的讲道。POLYCARP曾经常常转述许多来自使徒约翰的亲自教导。甚至,那些反对基督教信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关于基督教信仰的许多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但是,我们最想要向您们讲述的,是基督福音本身的真实性、真理性、大能与祝福。这福音在我们的生命中、心灵中燃起了巨大的热情。我们的上帝、救主,在我们的心中,把基督的舍命之爱,向我们清晰地、直接地显明出来。这福音中的饶恕恩典,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圣洁的喜乐与盼望,并在我们心中带来极大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离弃罪、离弃偶像的污秽,使我们在患难中能够谦卑忍耐,心中满有顺服与幸福。这福音的恩典与祝福,正是那一两百年前的初代基督徒们所得到的、同样的恩典与祝福。感谢赞美上帝、天父、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神按着他丰盛的恩典,使我们有活泼而大能的信心;因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我们能够得到那天上的基业;那是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盼望。请您们来到基督福音的恩典中,和我们一起承受那甜美的祝福。请在那些谦卑地忍受患难、和平地承受逼迫、甚至甘愿殉道的基督徒身上,看见他们圣洁信仰的见证。我们请您们仔细思想那些你们自己良知中也知道的、在这个世界中的种种罪与恶。我们邀请您们来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承受他的恩典,得着圣灵的帮助。您们还想要什么证据呢?我们已经把我们所听见的、所看见的一切事情向您们陈明。希望您们与我们一同得着神恩,真正地认识、明白、接受主耶稣基督的救恩。”


随着历史继续向前推进,到了公元九世纪、十世纪、或十二世纪的时候,对于一个真诚而敬虔的基督徒来说,向世人讲述福音、心中永生盼望之缘由的话语,从本质上是与初代教会的基督徒们所说的话是一样的。不过,此时由于历史发生了很多巨大的变化,所以,当年所讲述的那些、亲眼见过、亲身经历的、或是耳濡目染的见证,已经变成了久远的历史事件。


圣经的正典性、真实性,可以向上一个世纪的历史追溯,并沿袭着历史的脉络,一直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时期。关于基督教信仰的历史性证据、外在性证据,因着历史的积累,而可以不断地扩展。历世历代的基督徒,也作出了更多的生命见证,显明了福音的圣洁与恩慈。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因着许多异端的出现,以及教会内部的许多败坏腐化之事,很多世人对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此时,如果一个为基督教信仰辩护的基督徒没有在心中真正明白福音的内涵与大能,那么,他就很可能陷入与人无谓的争执,或是一些琐碎的、不结果子的辩论之中,甚至被许多似是而非的、纠缠性的争辩言论而绊倒。 


然而,对于一个圣洁、真诚、而敬虔的基督徒来说,当他向世人讲述福音和自己心中永生盼望缘由的时候,他所讲述的核心和焦点,仍然是基督教信仰的神圣教义、福音在他心中所带来的巨大祝福、热忱与盼望。


在那个漫长历史时期中,安瑟伦、BERNARD等人对于福音真理的讲述,与AMBROSE和奥古斯丁等等一样,也与IRENEUS以及TERTULLIAN等人一样,或是与那些公元一世纪末期的初代基督徒们一样,有着同样真诚、谦卑与热情的态度。


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历史中,当基督徒们向世人讲述福音和心中永生盼望之缘由的时候,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与历世历代的那些真诚基督徒们所讲的,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在他们很多人的心中,信仰更加热忱,心中的盼望更加火热。在基督徒心中的真诚信仰,总是带着那些基督教信仰的真实印记:——人的罪性与堕落;基督的救恩使人的生命重生;基督十字架上的救赎;罪人得赦免的巨大喜乐;圣灵来到人的心灵中、灵魂中,给人的生命带来爱与和平;人在重生的生命中所结出的圣灵的果子;蒙恩之人面对死亡时的平静,以及对于天国荣耀的渴盼;等等。这些真实的印记,无论是在十九世纪、十八世纪、还是十二世纪、十世纪、八世纪、五世纪、四世纪、二世纪、或是初代的基督徒身上,都是一样的。


在近当代,由于历史资料等等的积累,我们对于基督教信仰的外在证据需要更仔细、谨慎、一丝不苟。这些外在证据在人心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初代教会时期是一样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见那些公元一世纪、二世纪等的犹太人历史学家、外邦人历史学家、基督徒历史学家们的记述。基督教会的历史真实性,从很多方面、很多角度都可以得到佐证。那些证据都显明了,圣经新约历史的真实性。耶稣基督的传道、他的被钉十字架、死后第三日复活、复活以后对众门徒显现和讲道,等等,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今天对世人所产生的巨大震撼作用,正如同当年在公元一世纪、二世纪对世人所产生的巨大震撼作用一样。


一千八百年来,针对来自世人心中的那些各种各样的质疑、观念与疑惑,在传播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中,敬虔的基督徒们有许许多多的见证、论述、辩论、答疑、反驳。这些都应当得到好好的整理、归纳与总结。今天的基督徒们,应当像历世历代中所有的那些敬虔基督徒们一样,向世人真诚地讲述基督福音,以及自己心中永生盼望的缘由。我们不应当陷入很多琐碎的、虚浮的、无谓的争拗之中,也不必全面地讲述基督教历史中的一切外在见证,但是,我们应当讲出福音在我们自己心中的大能与祝福。从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属灵祝福中,见证我们救主的救恩,见证圣经的真实;从而让世人自己来察验圣经中的祝福和应许是否是真实的。


不同的基督徒,在讲述福音和自己心中永生盼望缘由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力量与效果。而同一位基督徒,在面对不同的世人的时候,也会根据对方心灵的情况,有时是更多地使用外在证据、历史证据,有时则是更少地使用外在证据。不论如何,一个谦卑的基督徒的中心目标,就是要让世人得到满意的证据和答案;使世人在内心中谦卑下来,来亲身地相信、接受和经历福音。当福音真正地进入人心灵之中的时候,就会在人心里点燃热忱的火焰,更新人的心灵与灵魂,点燃对上帝的热忱的爱,使人离弃罪恶,使人的生命成为讨神喜悦的器皿,并有着对于永远生命的信心与盼望。


一个朴素的、平实的基督徒,不管他是否知道那些关于基督教信仰的历史,至少,他能够仔细地阅读圣经,并能够明白圣经中所记述的那些主耶稣基督的教导话语,明白圣经中上帝贯穿始终的那些启示和话语;能够谦卑地得到圣灵所赐的恩典,因而确定地、实实在在地,得到属灵的信心。这样的来自圣经的领受和信心,是对于基督教信仰的最好论证和见证。


在历史中,不管处于哪一个时代,这样的基于圣经的真实信仰见证,是对于基督教信仰真实性的最好阐释。这正如正午的太阳本身,是对自己的光明的最好见证。基督教的外在证据,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要把人带入到基督教信仰的内在证据中。基督教信仰的内容,是关于人生命与灵魂的原则的。圣经是我们与属灵的敌人争战的武器,是我们在大海的风暴中航行的指南针,是黑夜中的启明星。罪人只有真诚地来到基督的救恩中,才能够与上帝真正地和好,才能够在心灵中涌出圣洁、和平、喜乐的情感,才能够看见那通往永生的道路,并从心底生出对于上帝国度的渴盼之情。关于基督教信仰真实性、真理性的最好辩护,就是在于,这信仰在人心灵与行为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作用本身。只有当人心里开始真正体会到福音的大能的时候,那些关于基督教信仰的外在证据才能够在人心里发挥正确的作用,显明基督教信仰真的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否则,那些外在证据就仅仅是一些静态的知识,并不能在人心里结出美好的果实。


-----------------------


另外,我还想在这里指出的是,正如本章前面所引述的彼得前书的经文,我们在向世人讲述福音和我们心中永生盼望的缘由的时候,应当存着谦卑与敬畏的心。


每一个真诚的基督徒,都知道在基督教信仰的教义中,关于心灵之谦卑温柔的重要性。他应当知道每一个人心中的败坏本质和情感,所以,要特别小心谨慎,不要急躁,更不能够清高、骄傲、自义,尤其是在向人讲述福音真理的时候。他应当努力地效法他的救主耶稣基督的温柔与谦卑。他应当以谦卑和温柔的态度,来把福音向世人讲明,使人能够得到基督福音的祝福。他不仅要在世人面前存谦卑的心,而且要在传讲福音的过程中存着敬畏上帝的心。当他在世人面前辩护基督教信仰的时候,他应当心存敬畏,免得给福音的事业带来任何亏损。他不仅应当使人明白福音的恩典,也应当使人以谦卑和敬畏的态度来寻求上帝的恩典。


我们在世人面前的信仰见证,应当是坚定而谦卑的,是纯洁的、一致的、真实的。这正如使徒彼得所说的那样:“当存无愧的良心,使那些诬赖你们这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在毁谤你们的事上蒙羞。”


根据以上的原则,本书试图简要地讲述基督教信仰的通俗性证据。一颗坦率、真诚、认真的心灵,若仔细思考基督教信仰的证据,仔细查考基督教信仰的教义,仔细察验圣经、上帝的话语和启示,就一定会看见,基督教信仰的确是来自于上帝的真理和救恩。生命的原则,绝不仅仅是一些纸上的文字或原则,而是真实的行为与经历,是生命的实际景况。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应当有智慧把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展示在世人的良心面前,把基督的福音带入人的心灵之中。基督教信仰不是一些干巴巴的理论,或是一些凭空的猜测,而是福音的大能。在向世人讲明福音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人生命中本质性的堕落与罪性,以及基督十字架救恩的伟大救赎能力和巨大祝福。只有这样,人的心灵才会被真正地触动,生命中才会燃起真实的盼望。


。。。。。。。。。。。。。。。。。。。。。。。。。。。。。。。。。。。。。。。。。。。。。。。。。。。。。。。。。。。。。。。。。。。。。。。。。。。。。。。。。。。。。。。。。。。。。。。。。。。。。。。。。。。。。。。。。。。。。。。。。。。。。。。。。。。。。。。。。。。。。。。。。。。。。。。。。。。。。。。。。。。。。。。。。。。。。。。。。。。。。。。。。。。。。


第二章


应当以什么心态来看待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证据


路加福音18章17节: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 神的国的,决不能进去。


当我们开始考虑基督教信仰的证据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和研究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证据。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圣经中有一个很著名的经句,是主耶稣基督自己的话语,就是上面所引述的路加福音18章17节。在这里,主耶稣特别强调了此事的重要性:“我实在告诉你们”。


谦卑与温柔,是任何人都应当有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品格。很多人之所以不能相信和接受基督教信仰,就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两个品格。因此,这就是本章想要集中讨论的主题。


I。我们的主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人应当有单纯和愿意受教的心。这正如我们在小孩子身上看到的特点:纯真无邪,心态谦卑。这样的人,才会心态开放而诚实地来思考那些关于基督教证据的事情,并在其中得到满足,承认上帝的启示与真理。


我们并不是在这里说,要放弃心中的理性和审慎思考分析的能力与权柄,或是要对所思考的问题预先设置立场。基督教信仰是与人的最高程度的理性完全不矛盾的。


我们在这里所希望的,就是人的心态里面应当坦率、诚实而开放,并要认识到上帝的尊荣与人性的软弱。谦卑与温柔的态度,是我们在对任何问题进行严肃思考时的必要的前提条件。若没有谦卑与温柔的态度,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对道德问题或是信仰问题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讨论。


只有当我们的心态里面是谦卑和温柔,我们才会有真正的严肃认真、祷告祈求、敬虔顺服的心。这些品质,都是人在真正的信仰中所应当必备的。


首先,我们应当有一个开放的心灵。人应当愿意聆听教诲,接受教导,预备好询问和查考基督教信仰的真理,愿意公正不偏地仔细分辨,衡量道理,并有一颗大胆、单纯、热忱的心。我们在圣经使徒行传中看到很多这样的高贵品格的例子。当那些人第一次接触福音真理,接触圣经的时候,他们被上帝的话语和启示所吸引,并愿意日日夜夜地勤奋查考,仔细思想,看看那些道到底是不是真的。(见使徒行传17章11节)。


第二,除了我们应当有开放的心灵以外,我们还必须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以及它对于我们人生的无比重要性。我们要思考,如果基督教信仰的真理是真实的,那么,它会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怎样的后果。我们要对圣洁的上帝怀有敬畏和敬虔的态度。我们要在上帝的荣耀面前保持谦卑和敬虔的心。我们应当有追寻真理、渴慕真理的心;应当渴望在真理之中得到满足。基督教信仰的真理不是一些抽象的、干巴巴的、枯燥的、引不起人兴趣的问题,也不是一些虚浮的关于历史的辩论。而是,基督教信仰的真理是关于上帝的荣耀,关于人的现在与永世之中的幸福。


这正如圣经箴言2章3-5节所指出的:“如果你为求哲理而呼喊,为求聪明而扬声;如果你寻找它如同寻找银子,搜寻它好像搜寻宝藏;你就明白怎样敬畏耶和华,并且获得对 神的认识。”


第三,我们一定要在心里面有祷告的心。我们应当以谦卑温柔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向那位全能的上帝祷告。当我们来思考信仰的真理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进入智力上的游戏或辩论,而是以敬虔的心态,来思考上帝的完美与荣耀,并愿意承认自己的软弱,祈求他的帮助和祝福。我们的祷告祈求,尤其应当是,祈求上帝把他的启示、话语和旨意在我们的心中显明。我们应当以热忱、谦卑、顺服的心志,来祷告祈求上帝的指引和教导。我们应当以敬虔的心态,来使用我们自己的理性和能力。这样的品格和态度,才能够使我们把心灵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第四,我们要在实际的生命中,顺服于上帝的旨意。我们对于信仰真理的寻求,应当是真诚的。当我们明白、相信、和接受了信仰真理的时候,就应当遵行那些真理,使之成为我们生命的实际景况。我们不应当把信仰的真理仅仅是当作头脑里面的死知识,而必须要把我们的信仰践行出来。当我们相信和接受了上帝的启示与真理的时候,就应当认真而敬虔地顺服于上帝的旨意。我们应当在实际的生命中,离弃、远离那些罪恶的行为与心思意念。我们不能一面在头脑中想着圣洁公义的真理,一面在实际的生活和行为中沉浸在罪性与罪行中。我们的行为与实际的生命,应当与我们的谦卑、温柔、诚恳、祷告祈求的心态相一致。


II。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指出,当一个人不愿意认真思考、不愿意仔细衡量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和证据的时候,这恰恰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没有真正的谦卑和温柔的态度。一个敬虔的、真诚的、恳切地寻求真理的人,与一个鲁莽的、不敬虔的、不真诚的、不恳切的人,在真理面前,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后者的心态如果不改变,就永远也不会认识真理、也不可能得到真理。这是因为,后者的心态中没有谦卑和温柔,而总是满含着嘲讽、讥笑、轻蔑的态度。他们的心里面没有严肃和认真,而总是轻轻浮浮,如同墙头的草和风中的芦苇一般。他们没有祷告祈求的心,而总是藐视任何严肃的、信仰的、敬虔的事情。他们不愿意顺服上帝的圣洁而公义的旨意,而总是沉溺于不道德的、满了恶意的事情。


让我们来看一看,在今天的社会中,没有真诚信仰的三种人的情况。第一种人是自由派。第二种人是无知派。第三种人是亵渎派。


----------------------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些所谓自由派的特点。我在这里所强调的,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所能够常常看到的、在一些公开出版的书籍中所常常反映出来的、以人文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自由派思潮影响下的人们。这些所谓自由派的人们,当他们面对基督教信仰真理和证据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他们有谦卑、温柔、敬虔、祷告、祈求的态度吗?在他们的逻辑思维中,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在真理面前,他们有着认真而严肃的态度吗?他们难道不是心里面总满含着不信、讥笑、埋怨的态度吗?请仔细看一看他们的行为和为人态度。他们没有谦卑开放的心,而是心里面充满偏见、不公、自相矛盾、不诚实的态度,甚至试图掩盖和否认一些最基本的事实与真理。


他们没有认真而诚恳的心,而是心里面充满骄傲、自义、自觉清高。他们总是以轻轻浮浮的态度来对待那些神圣的话题。


他们不愿意以祷告祈求的心来到那位全能的上帝的面前。在思考与辩论中,他们不是在讨论那些关于基督教信仰证据的具体细节和问题,而是在离弃、反对、拒绝任何关于上帝、以及上帝启示的事情。他们虽然在口头上、在理论上、在头脑中或许无法否认上帝,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命中,在他们的心灵和灵魂里,却不愿意谦卑地来到上帝的面前,不愿意遵从上帝圣洁的启示和话语。


请听一听他们常在嘴边说的那些亵渎、不敬虔的、轻浮的、甚至放荡的话语。即使从一般性的道德意义而言,他们的所言和所为也都是不对的、甚至是堕落的。


他们不愿意遵行上帝的旨意;他们的理念系统总是试图摆脱道德伦理的羁绊,总是想要藐视人心灵与灵魂之中的贞德。甚至,他们自己也对此并不讳言。


从上面的这些反映和表现中,我能够指出,他们之所以不相信基督教信仰的秘密原因所在。


我曾经读到过一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用嘲笑和轻蔑的口吻讲到耶稣基督的生命与话语。那个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无知和嗤笑。对于这样的人,我不必问他,是否相信上帝的圣洁与公义。


我还曾经见过另一个人试图要否认任何美德的价值,甚至试图为人的自杀而辩护,为人的放荡与奸淫辩护。对于这样的人,我不必问他,是否考虑过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和证据。


我还曾经见过一个人,在书中写作了许多关于否认信仰、拒绝敬虔的事情。他的文字充满了虚伪和谎言。然后,他在书的结尾竟然荒谬地宣称,他写这本书的原因,是由于听见了天上来的声音。我还读过一个人的书,他在书中虚谎地把圣经旧约与那些星相占卜的书籍混为一谈。我还看过一个所谓诗人的诗,其中充满了虚浮、自欺、猥亵、诡辩,甚至想要离弃任何道德。对于这样的人,我不必询问,他们为什么不信仰上帝。


还有许多现代的历史学家,当他们讲述信仰的历史的时候,充满了矛盾、不一致、谬误、虚浮、自义,甚至对基督徒们充满了恶意。对于这样的人,我不必探求,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认真谦卑地思考关于上帝的事情。


在德国有很多不信仰上帝的作者。他们的愚妄、谬误、自义的心态,充分地表现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他们对于神圣的事情,嗤之以鼻。他们对于圣经的真理,不屑一顾。他们对于圣洁而敬虔的信仰,竭力反对。


在法国的反宗教主义、人文主义哲学影响下的院派思潮中,也到处都充斥着关于信仰问题上的无知、谬误、傲慢与自义的态度。他们的放荡文化,亵渎言辞,我不必在这里再一一重复。他们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明显地试图混淆是非,不辨真假。他们对于许多本应当严肃认真对待的问题,总是抱着轻蔑和嘲笑的态度。他们的心态上的敌意本身,就暴露出他们为什么会拒绝基督教信仰的真正原因。


对于这些人的态度,我想请问,如果他们没有谦卑和真诚恳切的心态,那么,他们对于信仰的事情怎能够有真正的了解呢?


正如他们中间的一位作者写道:“我阅读我们的那些哲学家们的著作,审视他们的观点,发现其中充满了骄傲,自义,自大。甚至在他们的怀疑主义哲学著作中,都充满了顽梗和执拗。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能证明,还彼此贬损嘲笑。”


还有一位作者写道:“我们的那些哲学家们,真的对真理感兴趣吗?他们中间没有哪一个人愿意以寻求真理为最高的动机。如果他们看见,别人发现了真理,而自己的观点是谬误的,那么,他们一定不会虚心接受真理,而是要继续胡搅蛮缠下去。有哪一个哲学家不是看自己的荣誉胜过真理呢?”


------------------------


第二种人,是那些无知派。


这一类人,以科学主义、怀疑主义为己任。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呢?他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那些神圣的、严肃的话题呢?他们的言语中,表现出什么谦卑温柔、坦率诚实的态度了吗?他们有认真地、努力地、忘记自我地寻求真理的态度吗?他们对于真理、信仰方面的知识,是健全的、公正不偏的吗?他们有没有认真全面地研读过圣经新约?他们真正了解他们自己所反对的基督教信仰吗?他们在上帝的荣耀面前,是否有诚实、敬虔、祷告的心?他们是否祈求上帝的启示和引领?他们的态度和心灵中真正的光景是什么呢?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询问他们的父母、他们的邻舍,如果我们了解他们的为人,答案就会不言自明。他们的不信,并非是他们诚实思考、认真思辨、严肃求索的结果,而是出于轻轻乎乎的、虚浮的心态,出于心灵中道德上的败坏与放纵。其实,他们对于信仰的问题从未认真查考、思考过。他们任凭自己的属肉体血气的情感驾驭自己;随着时间,他们的心灵慢慢地硬化,沉浸在不信的心态里面。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其实算不上不信基督教信仰的人,因为他们根本就对基督教信仰没有足够的了解。或许,他们也根本没有兴趣去仔细了解。


他们心中的不信和怀疑,是出于灵魂里的骄傲与无知。他们无知地怀疑那些他们自己其实并不了解的事情。他们的虚浮之心,导致了他们的怀疑之心。而他们的怀疑态度本身,也是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


---------------


第三种人是亵渎派。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有一种人越来越多,就是那些公然作恶、鄙俗、亵渎信仰的人。我不想具体描述他们的思想状态,而只是想问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在那些试图公开地以暴力侵犯社会和平的人群中,会有人愿意以谦卑、坦率、不偏不倚的心态,来寻求关于信仰的真理吗?当人们心里面失去了起码的道德心的时候,当人们失去了美德的基础、社会的文明秩序的时候,当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放荡和奸淫的时候,当人们常常以杀人和暗杀为家常便饭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在信仰上的亵渎与败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那些公然作恶的人,否认上帝的存在本身,对于上帝的终极审判和惩罚完全没有任何畏惧和敬畏。他们的生命显露出极其罪恶的本质。那些亵渎信仰的人,嘲笑上帝荣耀的人,不配生活在上帝所创造的这天地之间。


--------------------


III。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孩童般纯洁而真诚的心来寻求真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1. 作为人,我们不仅是有智力的被造之物,而且,我们更被我们自己的情感所驾驭。我们的判断力、分辨力,受到我们的喜好、愿望、兴趣、意愿等等的强烈影响。人心中的骄傲、自欺、习惯、野心、虚浮、嫉妒、恶意、党争、狡黠,等等,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清楚而公正地理解事物的能力,使人们的判断力受到偏见的左右,因此,人们的心思意念的道路,就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这就像是一个患了眼疾的人,或是发烧说胡话的人,或是心情焦躁易怒的人,无法明白、分辨事实真相。我们都知道,在艺术、文学、科学、政治、道德等等领域中,在我们的每天的生活中,人们总是常常被不公的事情、夸张的事情、偏激的事情所激怒、搅扰。然后,又陷入冷漠与无知的状态之中。人们很难真正地、理性地、公正不阿地、热切地去求索真理,更很难为了寻求真理而抛弃自己的私利。


2. 所以,所有人都承认,谦卑与温柔的品格,是一个人来认真寻求、查考真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事实上,谦卑与温柔的品格,也是人生命中一切事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人缺乏谦卑和温柔的品格,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也不会取得真正的、长久的、本质性的成就。请问,一位父亲,一位官长,或是一位主人、领导,或是一位学校课堂里的教师,会喜欢那些态度轻浮、自我中心、冷嘲热讽的儿子、下属、或学生吗?一个研究学术问题的学者,如果态度僵化、执拗、没有坦诚开放的态度,会得到什么学术研究的收获吗?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勤奋学习的精神,没有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态度,没有坦率而开放的心,那么,他会在学校里面学习到什么真正有益的知识吗?


我们人类在学习和钻研一切事情的过程当中,不是都应当有这样的一丝不苟、谦卑诚实的精神吗?那些研究科学与哲学的人,如果想要有真正的造诣,岂不是都应该有谦卑温柔、戒骄戒躁的心态吗?那些研究自然的人,岂不是也都应当放下心中的自义和骄傲,来诚实地考察事物的本身机理、事情的真相、客观现象之中的真理吗?伟大的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培根先生所说的话,正是来自圣经;他说道:“人们若没有小孩子一样的心态,就不能进入天国;同样,人们若没有孩童般纯真坦诚的心灵,也不能研究这个世界。”


3. 如果,我们研究这个世界尚且需要真诚的心灵,那么,我们在寻求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和证据的过程中,岂不更需要坦诚而谦卑温柔的心吗?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与我们的道德与信仰的境况息息相关,与至高上帝的启示息息相关,与人的灵魂的福祉息息相关,并且关乎到我们的职分,关乎到赦罪与恩典,关乎到属灵的纯洁。我们应当以尊敬、圣洁、谨慎避免犯错的态度,应当以寻求上帝旨意的饥渴之心,应当节制我们的心思意念,应当平静我们的心情、远离世事的搅扰,来寻求关于信仰的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谦卑温柔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基督教信仰真的是真理,是来自上帝的启示,那么,我们就要以认真严肃的态度看待己罪,离弃那些自私、自高、自义、放纵、冷漠、欺谎等等的罪;就要使我们自己的心顺服于上帝的旨意,在永生上帝的话语和启示前谦卑下来;并要有灵魂里面的重生,要有崭新的生命动机与动力。


人如果没有谦卑温柔的态度,没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没有祷告祈求的心,没有顺服的心,那么,就无法真正地明白上帝的话语。


4. 正如艺术与科学等等领域首先需要建立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几何学有一系列公理,物理学有一系列定律,历史学有一些基本规则,同样,基督教信仰也首先要有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这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凡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 神的国的,决不能进去。”


一个心肠顽梗的人,或是恣意亵渎的人,或是放肆嘲笑的人,无论面对多么斩钉截铁的、清晰明白的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和证据,也不会心有所动。一个内心骄傲、不愿意谦卑下来的人,不会想要去寻求上帝的话语和启示。


圣经所应许我们的就仅仅是,一个人如果心态谦卑温柔而坦诚,那么,他就一定会在上帝的话语和启示面前,在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和证据面前,内心完全折服下来,并在心灵中得到满足。


一个内心想要逃避道德责任的人,会看不见基督教信仰中的真理与证据;但是,一个内心渴求道德美善的人,一定会清晰地看明白基督教信仰的真理与证据。


诗篇25章9节:他必引导谦卑的人行正义,把他的道路教导谦卑的人。


箴言14章6节:好讥笑人的寻找智慧,却寻不着;聪明人寻找知识,却轻易得着。


约翰福音7章17节:人若愿意遵行 神的旨意,就会知道这教训是出于 神,还是我凭着自己的意思说的。


使徒行传13章40、41节:你们要小心,免得先知书上所说的临到你们:“傲慢的人哪!你们要看、要惊奇、要灭亡,因为在你们的日子,我要作一件事,就算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
 

点击阅读更多:基督教之大众证据

小鱼书社 基督福音书库 | 基督教护教学,马太亨利圣经注释,基督福音,旧约概论,新约概论,教会历史,宗教哲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