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启示与证据


原著:SUMUEL TAGGART


原著出版日期:1811年

 

 


第一章 世人凭自己的智慧不能认识上帝
。。。。。。。。。。。。。。。。。。。。。。。。。。。。。。。第 4页
第二章 圣经的内在特征显明了其真实性
。。。。。。。。。。。。。。。。。。。。。。。。。。。。。。。第 29页
第三章 圣经旧约的内容
。。。。。。。。。。。。。。。。。。。。。。。。。。。。。。。第 57页
第四章 圣经新约的真实性
。。。。。。。。。。。。。。。。。。。。。。。。。。。。。。。第 116页
第五章 圣经中的预言
。。。。。。。。。。。。。。。。。。。。。。。。。。。。。。。第 162页
第六章 继续讲述圣经的预言
。。。。。。。。。。。。。。。。。。。。。。。。。。。。。。。第 229页
第七章 上帝的话语权威与真实
。。。。。。。。。。。。。。。。。。。。。。。。。。。。。。。第 272页

 

 

译者注:谨以此书献给中国的属神儿女
 


。。。。。。。。。。。。。。。。。。。。。。。。。。。。。。。。。。。。。。。。。。。。。。。。。。。。。。。。。。。。。。。。。。。。。。。。。。。。。。。。。。。。。。。。。。。。。。。。。。。。。。。。。。。。。。。。。。。。。。。。。。。。。。。。。。。。。。。。。。。。。。。。。。。。。。。。。。。。。。。。。。。。。。。。。。。。。。。。。。。。


第一章


哥林多前书1章21节:


世人凭自己的智慧不能认识上帝。


==================================================================================


哥林多前书1章18-31节: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在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


从绝对意义上说,智慧的本质是属于上帝的。上帝的智慧,就像上帝的其他方面的完美品性一样,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是超越于时空之上的。从他无限而没有穷尽的智慧源泉中,上帝愿意把这其中的一部分告诉给他所创造的世人。他教导人,要远胜过他所教导的那些田间的野兽;他使世人比天空的飞鸟更加聪明。


在圣经中,智慧常常被与信仰和美德联系在一起。约伯记28章28节说道:“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不过,在通常意义上,世人常常把智慧看作是一种智力的能力,并认为它一般性地包含两方面的事情。第一,谨慎和谨守;这虽然是一种天赋,但也是需要在实践和经验中培育和改善。第二,知识,则主要通过后天的获得。人有与生俱来的判断、记忆、思考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有效的培养、勤勉的应用,而得到大大的促进。这样的训练和实践过程,应当是谨慎的、谨守的、智慧的。


世人认为,这样的智慧如果得到极大的促进和改善,就会有助于促进人类发现许多重要而有用的事情。这就是在基督到来之前的异教世界的景况。在基督教信仰到来以前的世界,有许多著名人物拥有很好的理性能力,并具有很多学识;他们在艺术与科学方面得到了许多发现。在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他们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尽管古代世界的人们在各个知识领域得到了许多进展,然而,在那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在那漫长的不同年代与境况中,在世上各个国家与文明中,世人并没有得出寻求上帝、认识上帝、倚靠上帝的信仰。正如圣经哥林多前书1章21节所说,这世界凭着自己的智慧并不能认识上帝、那位创造宇宙天地的全能造物主、那位创造了我们生命的主宰、那位独一的永生真神。


哥林多前书1章21节及其上下文的涵义,其中部分的意义,可以转述如下:“在基督到来之前的漫长年代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凭着自己的所谓智慧来发展,但是,他们却根本没有在关于上帝、关于信仰、关于人生真正职分的真理方面,取得任何进展。这世上那些所谓智慧的人们,不但不能够明白、预见基督的福音,反而会把基督福音这样的事当作是一件愚拙、愚蠢的事情。然而,上帝正是要用这在世人眼中看为愚拙的基督福音,拯救那些内心谦卑、相信福音的人。”


在本书中,我将要简要地总结一下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启示和证据,以及基督教信仰的神圣起源,使徒与众先知的根基,等等。我想要强调,本书只是一个简要性的概括和介绍。在本章,我们专门来讨论,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并不能够在信仰方面的问题上发现真理、得到真知;真正的信仰,必须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和保守;只有这样的真正信仰,才能指引人走上职分的道路,并通往美好的幸福。这一点,对于检验一个信仰的真实性、真理性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意义。


人类的智慧,若没有上帝的启示,就完全不能得到关于上帝的真知、不能真正地认识上帝,也更不能知道自己的生命职分道路应当是什么,以及,怎样能够来到上帝的面前。简言之就是:“这世界不能凭智慧认识上帝。”


古往今来,曾经有很多人,都徒劳地试图想要证明,人类即使没有上帝的启示,仅凭着自然之光,就能够得到关于信仰的充足知识,也能够指引自己走上生命职分的正确道路,并且还能够通往美好的幸福。关于这个话题,很多文人哲士都曾经试图在圣经之外,进行自己的思考,建立自己的理论,写作自己的书籍。甚至,很多基督徒们也都常常过于强调自然之光,而忽视上帝的启示话语、圣经。更甚至,很多人误以为,圣经中的那些基督教信仰重要原则,不过是在圣经之外的自然之光中就可以得到的教义。但是,在人凭着自己的智慧能力所得到的发现和真理,与从上帝启示中所得到的发现和真理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不能说,由于我们能够明白圣经中的真理,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圣经、而仅仅凭着自己的智慧能力,就可以自己凭空想象出那些真理。事实上,关于上帝的启示和真理,不是我们凭着自己的理性就能自己闭门造车生产出来的;——因为,这启示和真理,不是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来自于斩钉截铁的事实。


如果没有圣经中的启示,世人怎么会知道那些关于信仰中的美好真理呢?自然世界本身,怎能告诉我们上帝的救恩是怎样的、在哪里呢?当然不能。否则,为什么在那些异教世界里面,在他们文人哲士的书籍中,没有那些关于公义、圣洁、慈爱之上帝的美好讲述呢?为什么没有关于上帝的恩典、赦罪、饶恕的美好信念呢?在那些现代理论学家(比如那些自然神主义者,或是泛神论主义者们)的著述里,为什么没有那些像圣经中所讲述的那样的美好生命盼望呢?


问题不在于,那些世上聪明的、智慧的人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在宇宙自然中,可能会有什么发现和真知;而是问题在于,在人类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人类凭着自己的智慧,在宇宙自然中,得到了什么关于信仰的真知?在基督教信仰到来以前,人类有过什么真正的信仰?人类是否能够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认识那位创造宇宙世界的独一造物主、上帝?或者,直到今天,在那些基督教信仰以外的异教国家和地区,人们有着什么样的对于造物主的知识和信仰?答案是没有。处处都充斥着偶像遍地、荒谬迷信的愚昧宗教信仰文化传统。


在这里,我们不要把讨论局限于那些古代的蒙昧部落,或是那些文明很不发达的地区。我们就来看一看所谓文明非常发达的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帝国。那些号称哲学、文学、文化很发达的文化里面,他们的文人哲士做了什么事情,来探索和寻求关于信仰的真理和知识呢?不论他们在艺术与科学的方面取得了多么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一个领域中,他们的工作、进步、发现,却总是微乎其微;这就是关于宗教信仰的领域。他们在其它知识领域的成果举世瞩目,但是,在关于信仰、道德职分、人生意义、敬拜方面,在对于上帝的知识、倚靠、敬畏等等方面,他们的知识其实和蒙昧部落人群的知识与认识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我们再把眼光转向那些现代的无神主义者、或是异教迷信文化传统中,看看他们都为敬虔信仰真理的发现与探索,做了什么工作呢?事实是,他们不但没有在信仰真理上面取得任何进步,反而是,他们越来越偏离信仰;他们自己建立起来的系统理论知识越多,他们在信仰方面的认知就越发变得荒谬。


在英国,HERBERT先生是第一位自然神主义者。他把几个重要的信仰方面的真理原则从圣经中拿来借用,与他自己的理念系统融合。比如,这些重要真理原则有:上帝的独一性和统一性,人生中美德的必需性,灵魂的不朽,以及未来赏善罚恶等观念。这些真理原则,无疑都是来自于上帝在圣经中的启示。但是,HERBERT先生用一种轻轻乎乎的口气声称,这些真理原则是人们在宇宙自然世界中就可以凭着理性而知晓的事情,是每一个人在心里面都能够凭着良知而知道的;因此,他的言下之意是,圣经在这方面的启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在这里,我们且不说圣经中关于救赎的重要启示和真理,对于世人来说是多么宝贵而美好;即便是,关于圣经中所涉及到的、那些一般性的敬神畏天的信仰的真理原则,——真正的问题是,在古往今来的世界各国中,人们凭着自己的智慧,总是会有一个顽固的倾向,就是:拒绝、或削弱那些真理原则的分量。世人在宇宙自然世界中,总是会有一种顽固的倾向,就是背离上述敬神畏天的原则真理。人们总是会为自己构建出基于迷信和偶像(即,把受造之物当作是神灵去敬拜,把受造之物当作是自己生命的倚靠)的多神论(把那无限的、全能的、全知的、全在的上帝,当作是许多个不同分工的、有限的、各司其职的、甚至是彼此争斗嫉妒的神灵)、泛神论(即,否认上帝的位格,否认上帝是能听、能看、有思想意志和认知的、全能的造物主、生命之主)、自然神论(即,否认上帝的特殊启示,甚至把这个宇宙自然世界本身当作是神);总是会轻看美德的必需性;总是想要否认灵魂的不朽;总是想要逃避未来的赏善罚恶观念。


那些随从自然之光的世人,总是会想要否认、远离、背弃,而不是寻求,上述重要的真理原则。在自然神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之间,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否认上帝的特殊启示和引领;然而,前者(自然神主义者)想要推崇的上述重要真理原则(上帝的独一性和统一性;人生中的美德的必需性;灵魂的不朽;未来的赏善罚恶;等等),却被后者(世俗主义者)嗤之以鼻,视为荒谬、渺茫之谈。一些世俗主义的道德学家甚至努力想要减弱信仰原则中的每一个方面的内容,按着己意对于那些真理原则进行随意裁剪。然而,如果这些欧洲各国的世俗主义者、自然神主义者、泛神主义者等等没有从圣经中“借用”那些重要的真理原则,那么,他们自己的理论中从一开始就根本不会存在那些敬虔信仰的成分。如果没有圣经的话,那么,他们的思想、理论、著作,与异教迷信与愚昧偶像风俗,甚至是蒙昧部落中的种种荒谬理念,其实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们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等文人哲士的思想著作,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SENECA、EPUCTETUS等人的思想体系,我们会看见,虽然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努力去指责和阻止当时的那些偶像主义、多神主义等等信仰敬拜方面的愚昧之事,但是,至少,他们关于无限全能之上帝的观念是较为清楚的。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仍然看见,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还是无法真正地认识上帝,也无法真正明白人生的职分与道路应当是什么。


-------------------


首先,他们的理论和认知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其中混合了许多谬误、错误、缺失、甚至荒谬之处。他们的道德伦理系统有着重大的缺陷;甚至在很多具体的方面包含着一些重大的罪恶之事。有时,他们甚至把恶行当作美德,却把真正的美德当作恶行。我在本书其它地方会进一步分析他们的思想,指出他们的缺陷。总体而言,他们缺失了信仰中所应有的很多重要原则;他们不能认识到上帝的全能与道德的完美性;他们不知道有什么确据的方法,得到上帝的恩惠;他们也不知道应当怎样躲避上帝的公义审判与惩罚;对于灵魂的不朽,以及来生的赏善罚恶,他们的认识也非常模糊不清,犹疑不定。总之,与其说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不如说他们心怀许多迷惘和犹疑。


-----------------


第二,即使一些哲学家的道德与宗教信仰理念系统包括了上述所有重要真理原则,也包含了关于我们对上帝、对世人和邻舍所应有的职分和道路,这些道德、伦理、信念方面的理念系统,也无法取代上帝自己之启示的必需性与重要性。世人必须要知道,这些重要的信仰真理,虽然是符合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的,但是,它们不是哪一个哲学家或是哪一个哲学流派的主观思考的结果,也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臆想出来的内容,而是上帝自己所启示的,是斩钉截铁的事实。古代的那些文人哲士的象牙塔里的学说,其实对于普通人的道德与信仰而言,影响微乎其微;它们对于整个世界的实际影响,也都很小。


这些文人哲士们自己也不把他们自己看作是整个人类的导师。普通大众往往更不把他们的学术思想看作是与自己实际生活事务切实相关的人生指南。他们的学说在世人眼中,虽然可以被当作花瓶一样摆作装饰、挂在嘴上,但却实际上不过是一些纸上谈兵的辩论而已。


他们的学说,只是局限在一些小范围内、小规模的人群中,而对普世的人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他们的主旨,也并非是要针对普世的人、并非是要关心世上一切人的心灵与灵魂。


不管这些哲学家、文人哲士们在关于信仰的方面提出了什么看似良好的原则,或是什么精深的见解;在外在的形式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沉沦于偶像和迷信的恶俗之中。他们不但不大声地反对和谴责那些偶像与迷信的恶俗,反而都异口同声地支持和呼吁,要让普通百姓遵从于那些基于偶像和迷信(即,把信仰当作是获取属世之利的手段和方式)的所谓宗教信仰。


然而,真正的宗教信仰的真理原则,应当是普世的、是针对一切世人的心灵与灵魂的;绝不应当仅仅是限于哲学家的象牙塔里面,更不是局限在各种各样的哲学流派里面。苏格拉底的学说,在希腊和雅典文化里面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从其对于希腊人的偶像迷信传统根本没有任何改变作用,就可以清晰地看出。


------------------


第三,我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那些异教哲学家们关于信仰方面的著作与言论,其实并不是真的来自于他们自己凭空思考的“智慧”产物,而是来自于上帝在宇宙自然中、在道德世界中、在人的心灵深处所显明的,一般性的启示。罗马书1章19、20节:“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那些文人哲士的观念,只不过是对于上帝之一般性启示的总结。并且,在人们的文化传统中,这种观念从一代传承到下一代,不断地败坏、扭曲,从而越来越偏离关于上帝的真知,背离关于信仰的真理原则。渐渐地,世人把自己手中所造的偶像,当作了上帝。或者,他们敬拜那些天上的星象、太阳、月亮等等受造之物,向它们跪拜、献祭。他们树立起许多动物偶像(他们敬拜蛇、龙、牛、鳄鱼、狼等等许多可憎的爬虫或动物),或是想象出来许多光怪陆离的形象,把它们作成雕像;他们把这些又聋又哑的虚无假神,当作那创造了宇宙天地、创造了世人的生命之主、上天;他们对那些可憎的偶像顶礼膜拜。这是何等地荒谬愚昧。这就是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在信仰中所进入的黑暗光景、蒙昧境地。


------------------------------------------------------------------------------------------------------------------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上帝的独一性和统一性,或简单地说,有一位、且仅有一位神。对于任何信仰而言,没有什么,比这个观念更加重要。当人们的理性明白了这个观念以后,立刻就会感到,没有什么比这一点更加合情合理:——有这样一位永恒的、全能的、全知的、不可改变的、超越于任何事物之上的主宰者、上帝。他是世界的创造者,更是世界的掌管者。


然而,不管一些个别人的说法是什么,世人都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个世界上,在圣经以外(如果不算深受圣经影响、并对圣经进行了严重扭曲的伊斯兰教的话),并没有任何对于那位上帝、宇宙自然世界以及世人生命之造物主的宗教信仰敬拜。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那些成系统的宗教信仰体系里,人们对于神灵的所谓信仰和认识,都偏离了这样关于宇宙天地之造物主的观念。【译者注:虽然,在中国的所谓儒教中,有着敬畏上天的传统,“知天命者君子也”;虽然,儒教正确地、坚定地、清晰地反对或远离各种偶像迷信的信仰,“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儒教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因为它并不考虑生死与永恒等等问题,而仅仅是关注此世的人伦秩序;它主张:“未知生、焉知死”。】


世人把上帝的全能、圣洁、公义,仅仅是模糊地看作是,一种不可见的力量,在影响这个世界以及人间的事务。世人关于上帝的观念,变成了仅仅是一些关于命运、运气、缘分等等荒谬的理论,然而,世人却对于那位宇宙天地的造物主,并没有发自内心的、道德意义上的真诚敬拜和遵从。在信仰方面,许多国家和文化都沉沦在无知、荒谬与野蛮的状态中。甚至,在不同城市、乡村、市镇,人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光怪陆离的神灵,作为自己敬拜的对象。更甚至,在一个家庭中,不同的人也会敬拜不同的神祗。更进一步说,我们常常会看到,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会同时敬拜很多个神灵。人们有千万个神灵,但是,那些神灵却不过是世人在这个世界上、在各方面谋取属世利益的手段;人们的心中,在信仰里面,并没有出死入生的真诚信靠、敬畏、平安、幸福、圣洁、喜乐和热忱。


如果我们稍微考察一下古代历史,就会发现,在古代诸国中,只有犹太人的国家有着对于这位宇宙天地之造物主的信仰和敬拜系统。犹太人虽然在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远远不如其他国家,但是,却没有人比他们有着对于上帝的更加清晰的认知。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没有什么知识是比关于真诚信仰的知识、关于宇宙天地之造物主的认识,是更加重要的。对于人类来说,关于上帝的统一性与独一性的观念,或者说,有一位神、且仅有一位神——这个观念在信仰真理和原则上具有极其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古代,为什么只有犹太人有这样的对于上帝的认知呢?难道这不正说明了,上帝的启示,对于人类的信仰而言,是何等地重要、何等地必需吗?


------------------


2. 世人也不能凭着自己的智慧认识上帝的性质、品格。


在信仰中,世人不仅需要知道那位宇宙天地之造物主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人们需要认识到,上帝是怎样的?他的品性是什么?世人所应当敬拜和尊崇的这位造物主,有着怎样的完美、圣洁、旨意、心意?


然而,如果我们遍寻那些异教偶像迷信的风俗传统,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他们所声称的关于他们神祗的完美性的观念,就会发现,他们的认知都与真实上帝的品性和真理相去甚远。圣经中讲述了,上帝是满有慈爱、有丰盛恩典的,是慢怒的,是良善而信实的,是圣洁、全备、全能、全知、全在、永恒、不变、完美的,等等。在那些异教偶像迷信中间,有哪一个神祗是具有这些完备品性的呢?上帝是无限圣洁的,是纯洁、毫无瑕疵的。众天使都在天上高声颂赞说:“圣洁、圣洁、圣洁、全能的上帝。”


可是,我们在那些异教偶像迷信中所看到的,却是众多神灵之间的嫉妒、纷争、恶意、情欲、以及骄奢淫逸。即使罗马人中的JUPITER OPTIMUS MAXIMUS神,虽然比其它的神祗稍微好一些,却也常常在他的妻子JUNO的怂恿下,做许多不圣洁的事情。我们看见,在那些众多神灵中间,常常拉帮结派,互相攻击;它们对世人更是轻蔑地不屑一顾。他们所作的互相争风吃醋、勾心斗角、鸡鸣狗盗的事情,如果是世人作的,那么,一定会被许多人看作是可羞耻的事情。在他们与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常常是分成许多不同的派别,互相别苗头,甚至有各样的陷害、诡计之事。


那些数量众多的神祗们,虽然“神”多势众,喧嚣吵闹,可是,却没有那样一位全能的、永恒的、终极的、创造宇宙天地的主,没有一个掌握全局的上帝,更没有这样一位无限圣洁、恩典、慈爱、公义、无限智慧的全能的主宰。


在那些异教偶像迷信传统中,我们看不到那位无限完美的、遍及一切的超级存在者、主宰者,反而,会看到不计其数的神灵,各管一个方面,各管一摊,各管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各管一个乡村、市镇。我们看不到那样一位永恒的上帝、万有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反而,会看到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神祗,它们都是能力有限、生命有限、知识有限、道德品质有限的各种光怪陆离的神灵。无疑,这些神祗的充满瑕疵的道德景况,是导致异教偶像迷信传统文化中充满欺谎、不公、不义、等等缺陷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世人用自己的欺谎造出许多偶像,又反过来被这些偶像所欺。


世人并不知道上帝的完美品格,也不知道上帝的旨意和心意;他们用自己的虚浮想象杜撰出各样的神祗以及它们的品性,正如他们在人世间看见人与人之间的污秽不洁、彼此争风吃醋、打斗、纷争一样。他们用自己心中的恶,给那些众多神祗、神灵们披上虚伪、诡诈、狡猾的衣服。他们以为,既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这些虚伪、诡诈、狡猾,那么,在那些偶像众神中间,也一定充满了这些鸡鸣狗盗、甚至互相屠戮之事。他们以不洁的心,来敬拜那些不洁的神灵。于是,在那些异教偶像迷信风俗中,我们就会看见,世人用醉酒来敬拜那些酒神,用武力来敬拜那些战神,用贿赂来敬拜那些运气之神,用欺谎、奸淫来敬拜那些情欲之神,用残忍、狡诈、血腥来敬拜那些各样的鬼魔;等等。


关于上述所有这些事情,囿于篇幅,我不在这里深入讨论。这些事情都清晰地显明了,不管那些异教世界在其他各个领域中取得了什么成就,——世人都并不认识那位创造了宇宙天地的主,那位全能、智慧、圣洁的上帝。在关于上帝的认知上,世人是蒙昧无知的。世人不能凭着自己的智慧真正认识神。


----------------------


3. 在世人的智慧中,还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世人并不知道,人类究竟应当怎样敬拜、尊崇那伟大的神。


如果真的有一位神、且只有一位神,那么,显然,就只有他才是配得我们所单单地信仰、倚靠和敬拜的。如果他真的是我们所应当信仰和敬拜的,那么,在关于信仰的实质和形式方面,就不应当有任何模糊不清、任人猜测、犹疑不定的内容。关于信仰的真理和知识,是对于人类而言最重要的。可是,人类的智慧却既不能让我们对信仰的实质有任何清晰的认知,也不能让我们对信仰的形式有任何正确的认识。


人类凭着自己的理性,永远也无法满有把握地、令人满足地,回答以下问题:“我怎样才能来到上帝的面前,怎样才能来到至高者的宝座前,向他俯伏敬拜呢?”当人类凭着自己的理性来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总是会面临许许多多的、没完没了的困惑、不确定性、以及迷宫一样的问题。人们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无穷无尽的不一致。关于这一点,我们从那些近代以来欧洲的哲学家们或是自然神主义者们的观念纷争上,就能清楚地看见。


那些近代哲学家以及自然神主义者们,从圣经中借用了一些关于上帝的观念,比如上帝的全能性、存在性等等;然后,再在其中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论体系。可是,他们彼此之间却无法取得一致意见,而总是各执一词。他们唯一能够彼此同意的,就是那些原来出自圣经的那部分观念;而在其他理论部分,都是每一个人有着自己的不一样的看法,以至于他们彼此互相争吵不休。


在他们中间,有的人认为人类应当敬拜上帝;另一些人则干脆就主张,世人根本就不需要敬拜他。有的人认为祷告是必需的,是人类对于上帝的敬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另一些人则认为,祷告是一件荒谬的事情,是一种迷信的活动。有的人认为,上帝掌管和安排着人间事务的方方面面;另一些人则认为,上帝根本不会管人间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关于这些问题,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很有道理,以至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争吵总是没有尽头。看起来,他们之间的争吵只有一种可能方式才会平息,就是,他们都干脆一同抛弃对于上帝的任何观念,一头扎进无神主义的黑暗中去。的确,我们很难想象那些自然神主义者们,或是泛神论主义者们,会聚在一起,一同敬拜他们的神祗。


所有上述这些事情也都恰恰说明了,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不能认识神。


-----------------------


4. 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也不能够明白,如果自己犯罪得罪了“神灵”,那么,人究竟应当怎样才能得到“神灵”的原谅、饶恕和赦免。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比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重要。可是,世人在这个问题面前,除了自己的凭空猜测,并无它法。


的确,在异教偶像迷信文化传统中,广泛地流行着关于献祭的观念。可是,对于献祭的真实涵义,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理性,根本不能够明白。他们徒劳地以自己的臆想和深深的误解来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误以为,只要自己的祭品是昂贵的,就能够讨得神灵的喜欢,从而平息神灵对自己罪孽的怒气。他们甚至把献祭当成了一种贿赂神灵的手段。


然而,圣经弥迦书6章6、7节说道:“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


不管人们对于这个问题多么内心焦虑,他们在自然世界中,凭着自己的智慧,都无法找出答案。若没有上帝的启示,罪人的心里面就永远也不可能有把握,如何才能够得到上帝的饶恕和接纳。只有在上帝的启示里,人们才能够明白赎罪祭的真正涵义;这样的知识,不可能是来自于人自己的理性分析或任何属世智慧。


还有一些人提出,罪人如果悔改了自己的罪,就会得到神灵的赦免。但是,悔改虽然是饶恕、赦罪的必要条件(或者说,悔改与赦罪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世人却并不能说,人仅凭悔改就能够被赦罪。人的悔改本身,并不能满足上帝的律法和公义。这就如同人间法律下的刑事罪犯,并不能仅仅由于承诺悔改就免除刑责。


人如果仅仅凭着自己的智慧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一定会陷入绝境。罪人沉浸在自己的罪中,是绝望的、没有盼望的,因为他凭着自己的理性不知道怎样才能脱离罪、回到圣洁之上帝的面前。


------------------------


5. 对于人类来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灵魂的不朽,与未来的赏善罚恶。在那此世所不可见的世界里,义人将要得到永远的奖赏,恶人将要得到终极的审判和惩罚。这些问题的实际性、重要性,对于任何世人来说,都应当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世人若凭着自己的智慧,却根本无法得到关于上述问题的任何确据信息和答案。


许多哲人进行了很多思索和论述,想要根据人生命的各样能力和价值,来试图论证灵魂的不朽性,以及来生的确定性。他们想要说明,人生命的潜在价值,远远胜过此生的短暂性命;而且,世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差别巨大的境遇,尤其是恶人时时亨通,义人却时时受难,似乎也在说明了,必有一个来生,义人与恶人将要分别受到奖赏和惩罚。但是,人们的这些理性思考并不能得出什么确定无疑的、清晰明白的答案。


我们唯有在圣经的亮光中,才能够真正清晰明白地看见这些事情的答案。圣经对此的记述是斩钉截铁的、无可置疑的。


------------------------


6. 对于人类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怎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与平安。换句话说,人生命真正的幸福、长久的、永不失落的幸福,应当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在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而进行的任何思考活动中,包括世人的书作、讲章、等等,去努力搜索,那么,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是徒劳的、一定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就人生的本质而言,在人性中、在人生命中有一个生生不息的动力,就是想要寻找到幸福。可是,人的幸福的真正目标都包括什么呢?那些目标又怎样能够达到呢?我们的一切幸福,都系于此世的性命吗?还是,我们的真正幸福是在于那死后的永远奖赏与幸福的状态呢?又或者,存在死后的状态吗?存在死后的幸福吗?那样的幸福,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本质呢?


我们怎样才能够得到那永远的、真正的、完全的幸福呢?我们的渠道、方式、与具体目标是什么呢?人应当凭着什么样的资格才能够得到那样的幸福呢?


对于以上问题,如果我们凭着自己的属世智慧来思考,那么,我们一定会一无所获,因为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理性根本不能给出那些问题的答案。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的理性就好象是落在了黑暗与不确定之境地中一样。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哲士试图思考那些问题,但是,他们的意见五花八门、各执一词,根本不能互相协调统一。有的人试图把美德与幸福这两个观念联系在一起;然而,他们的努力却常常是徒劳的,因为他们在仔细思考以后发现,“到底什么是美德”,这个问题与“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个问题一样,深邃无比。还有的人把幸福简化为头脑中的愉悦感;他们声称幸福只是一种感官上的东西。


在人类历史上,这种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著作,有成百上千;但是,他们都距离真理很远。据我所知,在那些书籍作者中,根本就没有人把幸福感看作是人心灵中对上帝的享受,换句话说就是:根本就没有人把真正的幸福看作是——人生命中与上帝的亲近感;人在上帝手中所得到的永远奖赏;人的生命成为完美圣洁的样式;人与上帝同在、同住,永远沐浴在上帝的荣耀光芒之中。


世上的那些所谓文人哲士的著作,与圣经中诗篇的内容相比,是何等鄙陋。


诗篇73篇26节: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


诗篇16篇11节: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并不能找到真正的平安与幸福。


------------------------


7. 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也不能明白普世的、普遍的、系统性的人生道德职分,应当是什么。


这一点,也是在信仰领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一个宗教信仰体系中,如果没有道德职分,没有心灵与生命的纯洁,那么,这样的宗教信仰的人,与没有信仰的人就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在基督教信仰以外,我们仔细查验世上的各种各样名义上的宗教信仰,就会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是在强调,道德之纯洁性与心灵之纯洁性的真正根基在于什么。


在那些异教偶像迷信文化传统中,他们的神灵被冒犯,往往不是出于道德上的原因,而是出于献祭礼仪和供物上的原因。而取悦那些神灵的方式,也不是什么生命中的悔改,或是道德意义上的行为,而是通过昂贵的供物和祭品,来求得保佑与平安。各种异教的信仰往往注重的是许多繁文缛节的礼仪和行为的规条,但是,它们却并不注重人内心的道德职分;甚至,在许多异教偶像的迷信传统中,充满了许多不道德的罪恶之事。


的确,在异教文化中有一些作者也在书中谈到了一些道德价值,谈到了正义、节制、力量、控制情感、公正,等等概念。但是,他们的论述体系,即使从其最好的状态而言,也是不完整的、残缺不全的,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人生的道德职分,究其终极意义而言,应当完整地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应当真诚而全心全意地敬拜那宇宙天地的造物主,并应当对其他世人负有道德的职分与责任。在这其中,包括了心灵的纯洁性,以及生命的纯洁性。


虽然,一些世俗主义的哲学家们也会谈到,人应当肩负起一些特定的民事职分、社会职分;但是,如果我们说,道德职分中更加重要的内容,是应当包括人对于上帝的道德职分,即:——人应当敬虔地信靠上帝;人应当热爱、尊荣、顺服、敬拜上帝;人应当真的把上帝当作是自己的生命创造者,是伟大的施恩惠者;人应当遵行上帝的旨意,因为他是伟大的君王,伟大的律法给予者;人应当效法上帝的圣洁与完美;——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到更高远的地方去寻找关于我们人生道德职分之问题的答案,而不能局限在那些哲学家们的故纸堆中间。


在这世上的各种道德理念系统,常常在其中参杂了许多不纯洁的、甚至是罪与恶意的成分。谦卑的品格,常常被蔑视、轻看。而傲骨,却常常被看为美德。报仇、复仇的心,也常常被看作是内心高贵的证据。然而,忍耐、谦卑、饶恕,却被看作是内心虚弱的表现。在有些伦理观念中,放荡和淫荡,被看作是好的表现;而在另外一些伦理系统中,自杀的行为则受到推崇。


即使是世上那些比较好一些的道德伦理系统,也往往仅是纸上谈兵而已;它们对实际的世界、对普通大众影响甚微。在公众的眼中,他们的那些道德伦理书籍,只是给象牙塔里面的少数人看的,与人类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们的那些道德伦理书籍,也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空洞的概念,而并没有实际的权柄和权威。


总之,一个完善的道德理念系统,必须包含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必须要清楚地阐释,人生的道德职分究竟应当是什么,应当有着怎样的原则;以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内容与原则。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人生的道德职分的观念,是来自于什么样的实际权柄与权威。


在上述第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到异教偶像迷信的文化传统中,或是那些世俗哲学家的著作中去寻找答案,就一定会是徒劳的。在那些以利益为中心的人间智慧中,我们看不到道德的真正根基在于什么,也看不到人真正应当有的道德职分是什么。


在上述第二个方面,如果人生道德职分的来源,是来自于那宇宙天地的造物主、创造人生命之主、上帝以外,那么,这样的道德职分观念就不会是牢固的、终极的、有力的,最后也会演变成一纸空文。只有上帝自己对于世人的终极公义审判,以及永远的惩罚,才能够真正使人认识到,人生道德职分的严肃性与严重性。只有上帝自己在永远之中的奖赏,才能够使人真正认识到遵守道德职分的美好与无限可贵。


因此,世俗的道德理念系统,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是软弱的、有缺陷的,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和不足。世人在这样的理念系统中,或是在各人任凭己意行事的社会风俗中,越来越败坏沉沦下去。


------------------------------------------------------------------------------------------------------------------


除了上述几个要点以外,还有很多真理、事实,都是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所不能够明白的。比如,世界的起源;上帝在其中的意旨安排;上帝的管理与主权;罪怎样进入这个世界;人死以后的复活与审判,将会是怎样的;等等。不过,我们在本章这里先告一段落。在结束本章之前,我再重申以下几点请读者注意。


-----------------------


1. 从本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人的智慧是极其有限的、不足的。若没有上帝的启示,我们就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道路与职分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至关重要的真理,——就是我们的主所说的:“我是世界的光。”上帝的特殊启示,对于我们而言有着巨大的意义,因为若没有上帝在圣经中的启示,我们在宇宙自然世界中,就不可能知道那些关于永生、救赎、等等美好而重大的事情。人们常常忽视圣经、上帝之启示的重要性,常常高估世人的智慧和理性。然而事实是,我们信仰的唯一根基,惟有来自于圣经。


------------------------


2. 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也不能得到关于上帝的真知,更不知道自己应当怎样来到上帝的面前。在这一点上,上帝的启示对于人类来说更有着无限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古代异教世界,有很多世人都意识到自己在这一点上的无知,并感到需要得到神的教导。他们承认,这些关乎道德与属神的事情是深邃的、是人无法凭己力所能够探寻明白的。我们在苏格拉底、柏拉图、CICERO以及其他许多人的著作中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求问字句。


上帝的启示就像是黑夜中的闪电所照耀出的光芒一样。从道德和信仰的角度而言,我们所处的世界是黑暗的。如果没有上帝的话语作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那么,我们会处于怎样的境地中呢?而那些现代自然神主义者们竭力想让我们离开圣经、神的话语,到理性世界中去寻找所谓的光明;那么,他们究竟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呢?难道他们还想要把我们带回到那古代的无知与无奈境地之中去吗?这些所谓自然神主义者们、理性主义者们所提出的理论,常常把人带入谬误与荒谬的境地里;他们想要在理性与哲学中寻找完美,但是,他们却离弃了那永生泉水的源头。他们为自己凿出了一个水池,然而那水池却是底部漏水的,根本不能盛水。他们从圣经的真理原则中“借”走了很多内容,去构建自己的理论,可是,他们却想要否认圣经的权威。他们宣称人凭着自己的理性就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但是,他们却想要否认那崇高的道德权威。他们就和那些东方宗教一样,貌似敬虔,但却实际上推崇的是自己的“智慧”;他们不敬拜那创造宇宙天地的造物主、创造人生命的主,却把荣耀归于那被造之物,敬拜各样的偶像。


--------------------------


3. 如果,我们承认,人自己的智慧在本质上是有限的;人不能凭着自己的智慧认识上帝;人也不能凭着自己的智慧明白人生的道德职分、不能凭着自己的智慧寻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是,我们必需要有上帝的启示和引领,这样,我们才能够认识他,才能够明白我们自己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就会看见,这件事实本身就是明证,证明了:上帝已经以他的慈爱、恩典、应许,把他的真实启示显明给了世人。基督教信仰是来自上帝的真正启示。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启示、旨意。


上帝创造了世人,使他们有思想、意识和情感,能够来敬拜、服事、尊崇、认识、热爱、享受上帝;那么,这也说明,他愿意把他的启示告诉世人,引领他们,使他们走到公义、圣洁、职分的人生道路上来。这并不是说,上帝就欠世人什么,或是他有义务一定要怎样;而是,这一切都是出于上帝自己的完美与圣洁、公义,出于上帝的慈爱与恩典,出于上帝自己的智慧、能力和应许。


对于这一点的期待和盼望,也反映在古往今来的万国之中。世人都渴盼着得到上天的启示和引领。这种盼望,不仅存在于犹太人的文化中,也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几乎每一个国家、民族与文化中。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都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处于无知与盲目的境地,有多少人都意识到自己处于迷惘的人生之中;他们都极度地渴盼着,能够得到上天的教导,能够明白上天的旨意、计划、安排、心意和光明,从而驱散那人生中的迷惘、困惑、失望与黑暗。


无疑,在人类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中,世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渴望、饥渴,正是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宗教信仰的原因。不仅是犹太人基于圣经旧约的犹太教,或是基于整本圣经的基督教,而且,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以及诸多异教信仰体系,等等,都是针对人内心深处的这种缺乏与渴望。显然,在这些宗教信仰之间,彼此存在着许多内在的矛盾;因此,其中有的一定是虚假的,或是谬误的。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从未曾有过上帝的真正启示的话,如果上帝从来没有把那真正的信仰告诉世人的话,——那么,何来那些虚假的、谬误的赝品呢?赝品的存在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一定存在着真品。这强有力地证明了,上帝的确把那真实的信仰与真理启示给了世人。


----------------------


4. 如果,我们承认,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并不能真正明白关乎信仰以及人生终极意义的事情,那么,这就说明了,我们应当努力而谦卑地认真查考、仔细地思想那些关乎上帝之启示的证据。我们应当抱着公平而坦率的态度,来仔细鉴察。一方面,我们不应当没有证据就盲信、迷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以谦卑的、公正不偏的心,来认真思考那些关乎上帝之启示的证据;从中我们就会知道圣经真的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和真理。那些证据是明确的、斩钉截铁的、无可置疑的。任何一个谦卑诚实、认真的心,都将会看明这一点。所以,让我们一方面要避免盲信,另一方面则要态度诚恳、心态开放、没有偏见,更不应当顽梗不化。这样,我们就会看见,基督福音绝非什么毫无根据的童话,而是对于人生有着无限重要意义的、斩钉截铁的事实。从下一章,我们就会开始讨论这样的证据。


。。。。。。。。。。。。。。。。。。。。。。。。。。。。。。。。。。。。。。。。。。。。。。。。。。。。。。。。。。。。。。。。。。。。。。。。。。。。。。。。。。。。。。。。。。。。。。。。。。。。。。。。。。。。。。。。。。。。。。。。。。。。。。。。。。。。。。。。。。。。。。。。。。。。。。。。。。。。。。。。。。。。。。。。。。。。。。。。。。。。。。。。。。。。。。。。。。。。。。。。。。。。。。。。。


第二章

圣经的内在特征显明了其真实性

诗篇19篇7-9节: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


==================================================================================================================


在前一章我们讨论了,上帝之启示的必需性;为此,我们阐述了,世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并不能够真正明白关乎信仰、关乎人生终极意义的事情,也不能够真正认识上帝。我们看见,即使许多异教文化中的文人哲士,也都认识到世人在智慧上的这种缺乏与迷惘。我们也看见,在世上万国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渴盼,就是期待上帝在某种情况下,在某种方式中,把他的旨意向世人显明,使世人认识他、亲近他、得到他的悦纳。


无疑,在古往今来的人类历史中,有很多骗子利用了这种世人心中普遍的缺乏、渴望、期待。他们利用世人的轻信,用一些虚构的东西来哄骗世人,使世人相信一些关于天堂与地狱的虚假信息。不仅是犹太人与基督徒们声称自己得到了来自上帝的启示;那些异教人士和穆斯林也都声称自己得到了来自天上的指引。无疑,在这些声称中,有很多是虚假的;但是,这绝不等于说,他们所有人的声称都是虚假的。赝品的存在,只是因为它是对于真品的模仿。如果这世上根本没有真品的话,那么,赝品也就无从谈起。不存在虚假的七分钱硬币,因为根本不存在七分钱硬币的真品。


如果,上帝从未把他的启示告诉世人,或是从未把关于宇宙天地造物主的观念先天性地刻在世人的心中,或是从未让世人在心灵与灵魂中先天性地渴望与上帝来往、并寻求人生的意义,——那么,一方面: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虚假的宗教信仰,那么多虚谎的偶像假神,那么多信仰虚伪的世人呢?另一方面:在这个世界上,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世人在切切地寻求上天、命运的旨意,在迷惘地寻求人生的目标与终极意义呢?


如果上帝从未把他的启示告诉世人,如果上帝从未让世人有任何根据来寻求他,那么,我们又怎么解释,在这世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世人,对于信仰、对于上天有着那么多的渴慕与期盼呢?


在本章,我们将要介绍圣经新旧约全书中所包含的内在特点和特征;显明了,圣经真的是配得那来自上帝给世人的启示;若它不是出于上帝自己的启示,那么,它就不可能存在于世。


在本章开头所引用的经文是出自圣经诗篇19篇。其中讲到了上帝的律法、法度、命令、训词、道理、典章;这些不仅是指向了圣经中的摩西五经以及历史书、先知书等,更一般性地指向了圣经新旧约全书本身,因为整本圣经都是上帝的全备话语和启示。诗篇19篇的这些修饰语,一般性地指出了圣经的实质内容;上帝的话语使充满了罪性的世人在内心翻转、悔改罪、归向神;上帝的话语给人心带来喜乐与幸福,使人的眼目聪明、内心满有属天的、属灵的智慧。


我不必在这里讨论律法、法度、命令、训词、道理、典章之间有什么区别或异同,因为它们都是完整地指向了同样的涵义:上帝的话语和启示——圣经。的确,对于我们这些世人而言,上帝的话语和启示就是我们的律法、法度、命令、训词、道理和典章。


==================================================================================================================


I。


在本章,我首先会简要地综述一下圣经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主题和主旨,并会谈到其中的主要特征和特点。


圣经的一些部分是关于历史的记述。事实上,历史性记述占了圣经的很大一部分篇幅。圣经还有一些部分是关于教义、教导的内容;还有一些是关于预言、敬奉、道德、典章等等内容;更多时候,则是这些内容皆同时存在于一起。


第一,在圣经的历史记述部分,我们会看见,其中的文字非常直白而朴实,信息非常清晰而明确。其中没有华丽不实的文采,也没有徜徉旖旎的文字,而仅仅是把明晰的事实告诉读者。圣经所记述的历史事实,是非凡的、令人震惊的;但是,其文字记述方式却是朴实无华的,没有人为加工的色彩;圣经所记述之事的目的,是为了归荣耀于上帝,而不是归荣耀于哪一个世人。


圣经旧约历史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特别的国家的历史,就是犹太人的历史。然而,如果这个神圣的历史是犹太人自己杜撰的话,就不可能是我们现在手中所看到的圣经这样的内容;其中就不会讲述他们的祖先、雅各(他的名字就是以色列)用欺骗的方法来获得长子权利。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事情,犹太人也会极力隐藏这样的事情,而不会公然写在圣经当中。同样,我们也不会在圣经历史中看到雅各长子、流便乱伦的事情;或是雅各另一个儿子犹大与自己的儿妇、他玛行淫的事情。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流便和犹大是两个主要支派。同样,圣经也诚实地记述了雅各另外两个儿子西缅和利未谋杀示剑人的事情,以及雅各对他们的谴责。虽然利未是摩西的祖先,然而,圣经创世纪的历史对此并没有任何隐瞒和粉饰。更进一步,圣经还记述了雅各的其他所有儿子们对雅各小儿子约瑟的嫉妒与残酷陷害,甚至把约瑟卖到了埃及为奴。这一类糟糕的事情在圣经中还有很多,比如,亚伦在旷野给以色列百姓建造金牛犊;摩西的发怒使他不能进入迦南美地;大卫的奸淫与谋杀之罪;所罗门的偶像之罪;等等。这些都是极其严重的事情;如果圣经是出于人手所写,那么,那些记述历史的人就一定会极力回避这些令人尴尬甚至痛苦的历史往事。


如果我们翻到圣经新约的历史记述,也会看到这些同样的特点。圣经新约四福音书的笔者们诚实地记述了:——基督门徒们的软弱和愚钝;他们对于上帝国度的巨大误解;他们彼此之间的争执或摩擦,甚至互相争论谁应当为大;彼得的三次不认主,以及其中的令人痛苦难过的详细细节;当基督经历十字架的苦难的时候,门徒们却都胆怯地逃走了;当听说了基督复活的消息以后,基督的门徒之一、多马,却仍然内心坚硬地不愿意相信,说,除非自己亲眼看见,否则就不信;等等。


圣经新约中的使徒行传是保罗的朋友与帮手路加作为笔者而写的。使徒行传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记述保罗的传道历程以及劳苦经历。如果这本书是出于人意的话,那么,该书就不会讲述保罗曾经迫害基督徒的事情,也不会讲述基督使徒们之间所发生的一些争执或歧见。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圣经的所有历史记述文笔,都是诚实而朴素的,既不掩藏不好的事情,也不会刻意人为地渲染什么事情。圣经笔者们的这种平静、单纯的态度,与世俗历史学家们的文笔非常不同。


在摩西所记述的圣经前五本书中,他不仅记述了自己以及其他人的软弱和缺点,而且,也诚实地记述了以色列民中常常发生的埋怨、喧嚣、甚至叛乱的事情,以及他们为此所受到的严厉惩治。如果圣经是由那些一心想要宣扬以色列民之荣耀的作者所书写的,正如以色列人所常常有的那种自高和自傲的心理,那么,无疑,圣经就不会包含上述那些详细的内容。如果圣经是出于以色列民的私意,那么,其中就不会包含以色列人敬拜金牛犊这样可耻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对整个以色列民的斥责,也是对他们的大祭司、亚伦的斥责。另外,摩西五经还诚实地记述了以色列民在旷野多次因没有信心而向上帝发怨言,以及许多悖逆上帝之事,甚至到最后整整一代人不得进入迦南地、在旷野漂泊四十年、而倒毙在旷野之中。


这类的记述,不仅表现在圣经的前五本书中,也表现于后面的士师记、列王记、等等之中。这些历史的记述显明了,以色列民是一个硬着颈项、屡屡背离上帝的民;这些事情写在圣经中,显然,绝不是为了宣扬以色列民的虚浮的荣耀。在这些事情中,显明的是上帝的公义、大能、旨意、法则和意旨安排;而不是以色列国的荣誉。


显然,如果圣经的笔者们想要宣扬以色列民的伟大和虚荣,就一定会大肆渲染、强调,以色列民是如何如何被上帝所特别拣选、恩顾的对象,但对于那些令以色列民蒙羞、承受耻辱的事情,一定会极力低调、甚至连提都不提。那些不好的事情,只会成为以色列民的敌人攻击他们的理由;他们的敌人会根据那些历史,把以色列民说成是世上最不知感恩、最充满恶意、最内心顽梗的一个民族。没有哪一个以色列国的历史学者,会这样记述自己民族的起源和历史;甚至在这个世界上的万国中,也不会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作者这样记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然而,这正说明了,圣经的笔者不是出于自己的私意,而是出于上帝的呼召、启示和引领。


另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圣经的笔者们在文字记述中总是前后一致地、一贯地,充满着极大的敬虔之态度。他们对上帝始终充满了敬畏和挚爱,充满了热忱的情感;他们无比地尊崇他、敬拜他,并且,愿世人都遵行他的律法与旨意。圣经中的那些神圣历史的记述,之所以被包含在圣经中,不是为了政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理。其中饱含着极其深远、高远的动机和目的。那些神圣历史,是为了要把关乎每一个世人之生命幸福的最重要的事,教导给全世界的人。在这些历史中,显明了上帝的意旨安排,也显明了上帝的旨意和心意。上帝的这些旨意和心意,都是针对属神的百姓、属神的教会;其中包含了圣洁而高贵的原则,要把人带入真正的敬虔之中,要洁净人的心,使人专诚地敬拜上帝、并爱邻舍如己。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圣经中所记述的以色列民的古老历史,与其它国家自己的古老历史文字之间的区别,就也会看出圣经的独特内在特点与属神权威。在世上各国自己的古老历史文字中,充斥着那些虚假、臆想、偶像的事,以及光怪陆离、格调低下的主题。其中没有关于那宇宙天地造物之主的观念,而是处处是虚浮、虚荣、虚幻、偶像众神等等内容。在他们的文字中,人的生命与本质毫无尊严与价值可言。相比之下,圣经总是充满了对于上帝的敬畏和尊崇,并且指出,人是按着上帝自己的形象和样式,被上帝所创造的。


------------------------------------------------------------------------------------------------------------------


第二,圣经的教义内容显明了上帝的伟大,并指出,关于上帝的真理与知识,是对于人类最为重要的事。


圣经的内在性特点显示了,它是来自于上帝自己的启示;若没有上帝的启示,圣经这样的书根本不会被写成。圣经中清晰地显明了上帝的荣耀,也告诉我们,人最大的、真正的幸福,应当来自哪里。


上帝的启示,揭示了许多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的答案;而这些问题,若没有上帝的启示,则是人凭着自己的智慧所不能测透、不能明白的。比如,这些问题涉及到世界的起源,以及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若没有上帝的启示,那么,这样的事情就会对于世人来说永远是一个无法完全明晓的迷。在创世纪第一章,圣经以平实、直白的文字,毫不含糊地讲述了世界的起源;作为圣经前五本书的笔者,摩西就好象对于这个题目非常熟悉、非常有把握、曾经身临其境一样。


同时,对于人类来说,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道德意义上的罪,是怎样进入了这个世界、进入了人的心中。


在这个世界上,在人的心中,普遍地存在着道德意义上的罪、不圣洁,这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人都无法否认的。然而,关于罪的起源问题,世上的文人哲士们都无法给出合理的、理性的回答;他们的各样猜测,都充满了许多荒谬的内容。对此,圣经清楚地给出了回答。


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涉及到,那位超级主宰者、创造宇宙天地的造物主、上帝,有着怎样的品格;他的统一性与独一性;上帝的完美性质;上帝的圣洁、全能、主权;以及,人对于上帝的真诚敬拜和由衷尊崇之心,应当是怎样的;等等。


我们在上一章已经指出,关于人应当如何敬拜上帝、人的信仰应当有着怎样的内容与形式,等等,这些问题是人无法凭着自己的智慧所能够完全知晓的。然而上帝的启示在这里对我们而言,就像是夜空中的闪电所照射出的光明一样。圣经在这方面的启示,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显明了上帝的荣耀与圣洁。圣经里尤其讲到,上帝与罪人和好的方式,是通过赎罪祭;事实上,这正是整本圣经的核心内容与主旨。在生命深处满了罪性与罪行的世人,只有通过对于耶稣基督的信靠,通过倚靠耶稣基督的救恩,才能够得到上帝的饶恕和赦免。


这赎罪的恩典,被称为基督的福音,因为这是世人所能够得到的最美好的消息。在基督的福音中,显明了上帝的智慧、爱、恩典;这救赎之恩典,只有来自于上帝自己的启示,世人才有可能知晓、得到。


在上帝的救赎恩典中,显明了上帝的完美品格与能力。从中,我们既能够看见上帝的圣洁与公义,更能够看见上帝的恩典慈爱。因着耶稣基督的赎罪恩典,世人能够悔改罪、归向上帝,与上帝之间和平、友好;世人能够以谦卑专诚的心,来单单地仰望和敬拜上帝、那天地之主。


整本圣经的核心教义,都是以耶稣基督的救恩、福音为中心。整本圣经旧约,都是在预表、指向、预言了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恩典。圣经旧约预言了弥赛亚(即,基督)的到来,以及他所将要来成就的事情。基督的一切事情,都早已在旧约中丰富地预表、预言出来了。圣经新约则记述了基督的降生以及所成就的一切美好之事;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死在十字架上、并三日后复活,使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旧约是对新约的预表和预言,新约是对旧约的实现与成就。


圣经也清楚地讲述了,人灵魂的不朽、身体的复活、将来的终极而公义的审判,以及,在那今世之人所不可见的世界里,人们或是要在地狱里承受永刑,或是要在天国中享有无限的丰富、美好和幸福。这些事情,如果是真的,那么,对于任何世人来说,就都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上帝的话语,正是我们的脚前的光,路上的灯。圣经把那来自于上帝的赐福告诉我们,使我们有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尊严,使我们的生命进入前所未有的完美状态,使我们能够亲近地来到上帝的身边,享受他的美好。还有什么样的幸福,能够比圣经中所揭示的这样的幸福,是更加圣洁、更加美好的呢?人的生命本应是不朽的;若人愿意悔改,归向那生命的源泉,就会找到那永远的生命、永远的满足。耶稣基督是我们通向天父上帝的惟一道路,因着他,我们可以进入那上帝的完美与荣耀国度。圣经的这些内在纯洁的教义,显明了它真的正如它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出于上帝的权柄。


------------------------------------------------------------------------------------------------------------------


第三,圣经中的那些赞美神、敬奉神的文字部分,显明了纯洁而敬虔的精神;其内容和主旨无疑是非凡而卓越的。


在那些文字中,并没有迷信、阴暗、离世、神秘兮兮等等色彩。其中的内容都是浅显易懂、合情合理的。其中表达了,对上帝的赞美和尊崇;渴望上帝的同在;渴慕他的公义、恩典、慈爱、圣洁;寻求他的完美、高洁;衷心地顺服于他的意旨安排,倚靠他的应许;谦卑地认识到,作为被造之物,世人不配上帝的恩典与公义;等等。这些文字,我们在圣经的诗篇,以及众先知书中都会经常看到。


圣经的这些文字,使人的心灵与品性趋向美好,使人的情感聚焦于天国的盼望,使我们的视野瞩目于那坚固、长久、不可动摇的喜乐与幸福。如果我们把圣经的这些文字与人间任何其他宗教信仰的书籍相比较,就立刻会震惊于其中的巨大差别。在后者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无情的、无用的、苛刻的清规戒律,然而却缺乏合情合理的、敬虔与热忱的态度。在后者的文字中,其主旨往往是郁郁寡欢的,并不能提升人的情感与热忱的挚情;它们往往是想要压制人的热烈情感、热忱之爱,然而却不直面人生命本质中的罪性;它们往往看到的仅仅是人心所表现出的贪欲、怒气、淫荡、多疑等等罪的表现,但却看不见人心中罪的根源,就是对于那宇宙天地造物之主的悖逆和离弃。


在古代的STOIC以及CYNIC等流派的哲学伦理与信仰系统中,还有东方诸宗教、比如印度的数以千万计的神灵体系中,以及罗马天主教的几本伪经、诵经中,等等,都具有那样的色彩。它们的那些文字,与圣经的合情合理、高洁隽永、纯洁敬奉的朴实文字,构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


--------------


圣经旧约和新约都包含了许多关于预言的部分。从那些预言书、预言的文字中,我们也能够看见那属神的权威、上帝的真实启示所显明的纯洁而卓越的鲜明特征。


关于圣经中预言的内容,有很多事情值得深谈;在本章这里,我仅仅提出一两个一般性的观察要点。在圣经旧约的漫长历史中,上帝兴起了一个又一个先知,把上帝的启示和旨意告诉世人;这些先知成为圣经旧约中众先知书的笔者。在每一个时代,那些先知的文笔都充满了敬虔与纯洁的情感,饱蘸着对于上帝之荣耀的热忱。那些先知们的文字不仅预言了将来所要发生的事,更公开地向百姓们大声疾呼,教导众人,使世人明白他们所预言之事及其重大意义。那些教导的话语,或是为了以色列民的福祉,或是要使他们脱离偶像之罪、脱离罪恶淫荡与败坏;以祝福的应许和严肃的警告,告诫百姓应当远离罪、归向那永生真神,顺服于上帝的话语和旨意。


那些众先知的信息,是对世人的大声谴责和挑战。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些信息是来自上帝自己的旨意、话语和启示,那么,他们就不会有胆量、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把那些话语告诉给当世的人。他们以公正不偏的心,指责君王、臣宰、祭司、百姓的罪,并警告他们,若不悔改,他们就将要面临极为可怕的恶果,面临上帝的公义审判与惩罚;同时,又勉励和应许他们,如果他们悔改罪、归向神,顺服上帝的旨意和话语,那么,他们就将会得到上帝的恩典与美好祝福。


这些先知们的属神使命,因着他们所说的预言之准确实现而得到确证。他们所说的那些关乎即将发生的、令人震惊之事情的预言,是世人凭着自己的任何智慧也无法预知的。


这些先知们所说之预言的令人震惊的准确性,使得以色列民在事情成就以后,非常尊敬他们。虽然,他们在当世的时候,常常受到君王、臣宰、百姓的敌视,甚至很多人为此牺牲性命;但是,他们的品格与文字,却在很久以后受到了整个以色列国人民的极度尊崇。


------------------


不仅在犹太人中间,——在整个人类中,在任何时代中,世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总是喜欢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外表敬虔的形式主义、以及繁文缛节的礼仪仪式上,却不看重、甚至故意忽视内心深处的纯洁、真诚、敬虔,以及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的职分。世人常常谬误地以为,那些外表形式主义的、宗教信仰的东西,可以弥补内心的缺失,弥补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荒凉的景况。


我们在圣经中的很多内容里面都能够看见对于这种虚伪信仰的大声谴责。尤其是在众先知书中,这种对于信仰之虚伪光景的指责和挑战,就更为明显、严厉。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和生命中没有信仰的实质,那么,任何信仰的形式都是虚乏无用的;如果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和心灵之中没有良善与美德,那么,任何泛泛的空谈都是在愚蠢地试图欺哄上帝,也更是在愚昧地自欺欺人。圣经中的全部众先知书,都是以此为其主旨和要点。简言之,圣经中的先知书见证了圣经中神圣历史的真实性;无论是圣经中的历史书,还是先知书,都显明了上帝的权威,显明了道德的纯全与圣洁。


------------------------------------------------------------------------------------------------------------------


第四,圣经中的各个部分都显出了道德的伟大与纯洁性;指明了,我们对于上帝应当有什么样的职分,以及,我们对于我们的邻舍应当有什么样的职分。


圣经教导我们,应当敬畏上帝,不是以一颗为奴的心,而是以一颗儿女的心,以真诚的爱,以全部的身心,来热爱他。我们要借着耶稣基督,来到我们的天父上帝面前(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我们要奉那以宝血救赎了我们的耶稣基督的名,把我们的敬虔、赞美、感恩、称颂,都献给上帝;我们要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罪、缺陷与不足,要承认自己不配上帝的恩典;要以信心、盼望和圣洁的坚固把握来倚靠上帝。我们要完全地顺服于上帝的旨意和意愿,把我们的生命与全部心灵都交托在他的手中;我们要顺服于上帝的意旨安排,不仅要相信上帝的全能权柄,而且要相信,上帝所作的一切,都是美善的,都是为了那智慧而圣洁的旨意与目的。


我们要凡事跟随主的引领,凡事都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凡事都行在主的面前;我们要知道,上帝是全知、全在、全能的公义审判官;我们要在一切事情中以上帝的同在为我们喜乐的源泉、幸福的目标。我们应当尽心、尽性、尽力、尽意地爱主我们的上帝。我们对于上帝的爱,要体现在我们对于上帝律法的遵行上;我们要效法上帝的完全与圣洁,并要尽力在这个世界上归荣耀于上帝,使世人尊他的名为圣。而在另一方面,圣经、尤其是圣经新约对于我们的外在信仰和敬虔行为的要求,则非常简单直白,并没有复杂的内容,而就主要是要求我们应当有敬虔和热忱的内心、态度与情感。


圣经在教导我们应当全身心地敬拜、热爱那位伟大上帝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应当以纯洁的道德,来爱人如己,向我们的同胞尽自己的道德职分。这世上的一切世人,都应当彼此为弟兄姐妹,因为我们都是那同一位造物主所创造的。无论是对于上帝的敬拜尊崇,还是对于世人的爱,都应当以我们内心的真诚为基础;我们对于世人应当有着普遍的仁爱之心。


我们对于他人的道德职分,就在于,我们若想要别人怎样对待我们,那么,我们就应当怎样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这个原则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基础;这个原则会把人们引向公义、公正和真诚,使人以道德职分的心来对待一切世人,并使人勤勉地、信实地从事一切恰当的服事工作,——不仅是出于民事事务的考虑,更是出于信仰的动机、良心的缘故。


因而,真诚的、真正的仁爱之心,被推进到尊贵的高度、深远的程度。圣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纽带,并在其中加入了神圣的、令人喜悦的动机;把人类彼此之间以弟兄般的爱深深地联系在一起。


圣经教导我们,应当爱邻舍如己;我们应当为他人的成功与幸福而感到喜乐,应当努力促进他人的繁荣与福祉。我们应当尽己所能、利用一切机会,来向一切人行一切良善之事。我们不仅要向我们的朋友和亲人行善,更要爱我们的仇敌、为他们祷告、饶恕他们。我们要以善报恶;以良善胜过罪恶。圣经使人去除罪恶、恶意、仇恨、复仇、等等出于人生命本质之罪的一切品性和言语行为;那些满含罪性的品性和言语行为,给人类的历史、也给今天的世界带来了许多悲惨的局面。


圣经不仅教导我们应当自制、节制、悔改罪、离弃罪、等等外在的道德性行为原则,更引领我们的内在品质、喜好和情感;使我们的心灵沉浸于勤勉、纯洁、朴实、真诚的服事工作中。如果人没有内在的敬虔与真诚之心,那么,人的外在行为与服事工作就在上帝面前毫无意义。


圣经指向的是人心中混乱与败坏的根源所在,指向的是人心中对于上帝的悖逆,指向的是:人心中以自己为自己的神、以自己的肚腹和肉体血气为自己的神。圣经使我们真正认识到,我们生命与灵魂的寄托与盼望,应当在于什么。没有什么,比圣经的教义和教导使我们能够更加有力地面对此世的困难与挑战;基督的福音,是出死入生的信仰,使我们不再害怕死亡,也不再畏惧此世的各样患难,因为我们已经有了那确据的天国盼望和美好的把握。


圣经告诉我们,那全能之上帝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圣洁、智慧而美好的旨意与目的,都是为了属他百姓的幸福与福祉。在这里,我不必引述圣经中的一些具体经文来证明这一点,因为整本圣经都是贯穿了这样的主题和主旨。一个得到了耶稣基督救恩、得到了上帝无限恩典的基督徒,会有着何等幸福的人生;他的心里充满着福音所带来的喜乐与平安。


圣经使人在道德的职分工作与行为中有正确的动机;这一点与世上的其它宗教信仰系统或是一般性的敬神畏天的信仰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圣经以外的那些信仰系统往往是注目于行为上的外在表现与动机,以功利主义、功德主义为契机,然而却在内在的实质上充满了缺陷。圣经带给人的道德职分的动机,是由内而外的,是出于为儿女的心,而不是出于为奴的心;圣经带给人的是纯洁、纯真的热忱情感与动力。这一切都是由于、源于上帝的启示、恩典、指引。


圣经把人带入良善、恩典与爱之中,使罪人从罪中悔改、内心谦卑下来;把人带入勤勉而真诚的服事之中。圣经告诉世人,所有人都将要面对上帝的公义而终极的审判;所有人都将要在上帝面前,为此世所做的工作和各样事情交账。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圣经对世人有着更加巨大的激励、鼓舞和安慰作用;在这世上也没有什么,比圣经更能够给人带来喜乐、幸福与满足。圣经所向我们讲述的天国,不是一个满足人的肉体血气之情感的地方,而是一个圣洁、纯真、完美的幸福之地;在那里,有着圣洁之上帝的永远同在。


圣经向我们显明了,上帝的荣耀完美地体现在耶稣基督里面。我们的道德职分中的最大动力,就是效法神的圣洁,跟随耶稣基督的圣洁生命的榜样。我们也应当跟随历世历代的众圣徒的生命榜样,以信心和忍耐,倚靠基督的应许,在世人面前作出那美好的信仰见证。


因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赎罪、救赎、救恩,因着那每一个真诚基督徒在耶稣基督里而有的因信称义的信仰,我们这些基督徒们在上帝那里得到极大的鼓励与安慰,并喜乐地跟随上帝的呼召,享受上帝所赐的荣耀恩典与惠利。我们被带到与上帝和平、友好、亲密的关系之中,成为上帝的亲人、儿女,与上帝之间有密切、不可分割的交通与联结;并享有上帝所赐的许多美好应许。上帝应许我们:——他将要作我们的父,我们将要作他亲爱的儿女;他永远也不会离开我们,离弃我们;圣灵将要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我们的心灵与灵魂之中恩典地作工,鼓励我们,赐给我们各样的恩赐与能力,给我们加添力量,使我们没有颤惊与惧怕,使我们在上帝面前有一颗圣洁的顺服之心。


若没有上帝的启示,若没有圣经,世人能够在这个世上、在任何其他宗教信仰中得到这样的、来自于上帝的恩典、慈爱、喜乐、平安、热忱吗?能够得到这样的美好的生命动力吗?回答是不能。世上那些异教偶像迷信的文化传统中,世上那些文人哲士的道德伦理著述中,就其最好的状态而言,仅仅是把美德的美好与罪恶的丑陋告诉人,然而,却不能把那平安、喜乐、谦卑、满腔热忱的生命和动力带给人。在他们的道德伦理体系中,既没有无上的权威、终极的道德审判官,也没有圣洁公义的恩典与慈爱;在他们的观念体系里,并没有那关乎未来永生的无限幸福,以及可畏的终极审判和永远惩罚。


------------------------------------------------------------------------------------------------------------------


第五,在圣经旧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献祭、祭司等等礼例律法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虽然上帝愿意接纳那些愿意悔改己罪的罪人,但是,罪人不能来到上帝的面前,除非他们愿意谦卑地献上赎罪之祭;罪人必须谦卑诚实地承认并悔改自己的罪,完全地倚靠那赎罪祭,倚靠大祭司的献祭,才能够洁净自己被罪所玷污的生命,来到上帝的圣所。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对于耶稣基督之救恩的最有力而清晰的预表。圣经旧约的礼例律法,是那未来之事的预表和影子;圣经新约是对于圣经旧约之预表和预言的实现和成就,因为耶稣基督自己就是那所预表的实质:他是我们的赎罪祭,是我们的大祭司。上帝自己为我们预备好了那赎罪祭,就是耶稣基督的圣洁没有瑕疵的生命。耶稣基督是那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是天父的儿子,然而他道成肉身,生在律法之下,虽有神的形象,却取了奴仆的样式,谦卑顺服以至于死,为我们成就了那永远的救恩;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耶稣基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借着他,我们能够来到天父的面前,得到圣洁的生命样式,与天父永远地同在,享受永远的幸福与美好。耶稣基督的生命,向我们完全地彰显了上帝的圣洁、公义、慈爱与恩典。


在新约中,并没有讲述很多关于信仰的礼例和仪式;而是瞩目于耶稣基督的救赎恩典,讲述我们的信仰应当是凭着心灵和诚实。不过,对于基督徒来说,有两个重要的外在礼例仪式,就是洗礼和主的圣餐。这两件事情都是以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救恩为中心,为记念基督的救赎恩典。洗礼表明了,我们因信主而归于基督的名下,与耶稣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因着他的救恩而有永远的生命。主的圣餐之礼表明了,——我们应当记念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流出的宝血,为我们的罪而舍的圣体;我们应当记念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们这些真诚悔改己罪、真诚信靠基督之救恩的人,不会承受上帝的那终极审判和永远的地狱刑罚,反而得到永生的祝福与天国的无限美好。

 

点击阅读更多: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启示与证据
 

小鱼书社 基督福音书库 | 基督教护教学,马太亨利圣经注释,基督福音,旧约概论,新约概论,教会历史,宗教哲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