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关于基督教信仰证据的讲座

 

原著:WILLIAM PLUMER等


原著出版日期:1854年
 
第一章 人要为自己的信仰而负责
。。。。。。。。。。。。。。。。。。。。。。。。。。。。。。。第 4页 
第二章 对于上帝启示的必需
。。。。。。。。。。。。。。。。。。。。。。。。。。。。。。。第 25页 
第三章 神迹证明了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
。。。。。。。。。。。。。。。。。。。。。。。。。。。。。。。第 50页 
第四章 预言
。。。。。。。。。。。。。。。。。。。。。。。。。。。。。。。第 68页 
第五章 圣经的历史真实性
。。。。。。。。。。。。。。。。。。。。。。。。。。。。。。。第 74页 
第六章 基督的生命品格
。。。。。。。。。。。。。。。。。。。。。。。。。。。。。。。第 109页 
第七章 基督教信仰的成功传播
。。。。。。。。。。。。。。。。。。。。。。。。。。。。。。。第 118页 
第八章 基督教信仰的内在证据
。。。。。。。。。。。。。。。。。。。。。。。。。。。。。。。第 127页 

附录
介绍
。。。。。。。。。。。。。。。。。。。。。。。。。。。。。。。第 131页
第一章 圣经新约的历史性特征
。。。。。。。。。。。。。。。。。。。。。。。。。。。。。。。第 153页 
第二章 基督教信仰是一个超自然的事实
。。。。。。。。。。。。。。。。。。。。。。。。。。。。。。。第 169页 
第三章 基督教信仰意味着圣洁的生命
。。。。。。。。。。。。。。。。。。。。。。。。。。。。。。。第 181页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的属神儿女
 

。。。。。。。。。。。。。。。。。。。。。。。。。。。。。。。。。。。。。。。。。。。。。。。。。。。。。。。。。。。。。。。。。。。。。。。。。。。。。。。。。。。。。。。。。。。。。。。。。。。。。。。。。。。。。。。。。。。。。。。。。。。。。。。。。。。。。。。。。。。。。。。。。。。。。。。。。。。。。。。。。。。。。。。。。。。。。。。。。。。。。。


第一章


人要为自己的信仰而负责


===============================================================================================================================================================


去地狱的道路是容易的,因为人们只要闭着眼睛就可以进去。——CASTRUCCIO CASTRACANNI


那些不问青红皂白、容忍一切观点的人,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问是非、不论对错,并不是对人真正的友善。——BURKE


无知的人在观点上骄傲、在精神上傲慢;有真知的人,一定谦卑。——洛克


事实是,人们并非总是有心情来接受别人的劝勉。——LOGAN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 神的国的,决不能进去。——耶稣基督


人间律法的两个基石是,自然的定律与上帝的启示。——BLACKSTONE


寻求真理,不仅是一件很困难、费力的事情;而且,当人们找到真理的时候,若发现真理与自己的理念不合,那么,就宁愿相信谎言也不相信真理。在人的心里面,有一种自然的、败坏的品质,那就是,人更喜爱谎言、虚谎。——培根


当人们没有任何信仰的时候,他们就什么都信。当他们不信上帝先知的时候,他们就相信迷信和占卜;当他们没有敬虔信仰的时候,他们就有很多巫师;当他们关闭了属神圣殿的时候,他们就打开了交鬼、行恶的洞穴。——CHATEAUBRIAND


如果让我选择一件最令人喜悦、最有益处的事情,那么,我就一定会选择:真正的敬虔信仰。——HUMPHREY DAVY


===============================================================================================================================================================


亲爱的读者:


作为本系列讲座的第一章,我们希望你能够以真诚而开放的心灵,以一颗认真寻求真理的心,来到我们这里,聆听我们的述说。我们希望,你不要盲目地决定接受或拒绝我们在这里所要说的话,而是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些事情;因为,它关系到你的永生;如果圣经不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只能面对黑暗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本销量最大、流传最广的书籍,那就是圣经。圣经中的一个重要教导,就是我们应当有贞洁的美德;而且,在所有的美德中,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敬虔的信仰。反之,一个人的最恶劣的品质就是,没有敬虔的信仰。我们之所以能够得到的上帝恩典、救恩,那正是因着我们的信。相反,人若没有信,就得不到上帝的恩惠。圣经告诉我们,人若没有信,就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可是,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世人弃绝圣经这本书,不把它当作是上帝的启示话语;他们不去认真地仔细查考,而是轻轻乎乎地、以嘲笑的口吻妄作评断。还有的人,仅仅凭着一些错误的、零散的一知半解,就妄然说,圣经是不合理的。


还有的人认为,人不应当为自己的信仰负责;信仰是人的自由,所以,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对错;人也不应当为自己的信仰状况,而受到什么奖赏和惩罚。这种观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流传很广;因此,我们在这里的系列讲座中的第一讲,就来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上述观点是对的,那么,信仰就变成了一件相对的事情,而基督教信仰体系也就失去了绝对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在我们进入详细的讨论之前,我们先提出几点基本的观察。


在人的思想领域,真理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人们愿意寻求真理;而且,真理能够被人寻求得到。放弃错误、拥抱真理,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做的事情。相反,人如果放弃真理、拥抱谬误与罪恶,那么,人就陷入了罪的泥潭之中。


有时,真理与谬误之间看起来非常相似,因此,我们需要非常耐心的审慎分辨、认真查考。偏见与私情是真理的敌人,因为它们会阻止人来诚实认真地寻求真理。很多真理与谬误,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有时,当人们的思想第一次与真理相遇的时候,可能并不能立刻明白那就是自己所梦寐以求的真理。而相反,有时,一些极其严重的谬误,初看上去,却让人非常容易会误以为是真理。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很容易给出很多例子。


并非所有的真理都是同等重要。有的真理,我们或许从未知道,但却关乎极其重要的意义。有的真理涉及的范畴如此广泛,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来孜孜不倦地寻求;并要紧紧地抓住那真理。这就是关于敬虔信仰的真理。然而,信仰的真理,对于那些承认有神、但却不愿意与他有亲密关系的人来说,往往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虽然理智上的认知,并不能代替心灵中的相信,但是,前者可以成为后者的垫脚石。当一个人在头脑中真的相信上帝的救恩、并愿意得到那救恩的时候,他的头脑就不会再顽固地与心灵争战,他的信仰就不会再与他的理性与判断相冲突。基督教信仰不是一个盲目的、与理性冲突的信仰;而是一个“合理”的信仰。“每一个人都要在内心坚定地明白、理解。” 当一个人真的坚定相信和明白信仰之真理的时候,他就有了真的智慧,有了最高程度的理性。


在道德世界里,因与果的关系,与自然世界中的因果关系是同样密切的。如果一个旅人走错了路,他就不可能到达目的地。而在道德世界中,如果一个人走岔了路,那么,他的错误就会带来永远的后果。瘟疫会带来痛苦、溃烂、死亡。罪的后果,比瘟疫还要可怕。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生活在罪中、死在罪中,是更加糟糕、可怕的事情了。


有人说,人不应当为自己的信仰而负责任;不应当为自己的信仰而承担后果。让我们就来仔细地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一般性的观察要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总是要相信什么、倚靠什么。一个人的意识会告诉他自己,他存在着、思想着,有着自由的意志,并能够爱,能够恨。对于这些事情,他不需要什么证明,因为是不言而喻的。若一个人告诉我说,他有思想的能力,那么,这个人并没有给我什么新的信息,我也不需要他给我提供什么我不曾知道的证据。


人们也相信一些他们凭直觉就能知道的真理。比如,整体大于部分;两个,比三的一半大;一个清晰的、没有含糊余地的论点,不可能既是真的,又是假的;——这些对于任何一个清醒的正常人来说,都是无需证明的真理。若有人想要试图证明这些事情,那就像是用蜡烛来证明太阳一样。我们相信这些最基本的真理,因为,只要我们不违背自己的良知,那么,我们根本就无法否认或怀疑它们的真实性。


数学的演算,科学的公理,都需要我们有一些最基本的良知与信心。若有人在任何程度上怀疑那些最基本的信心,那就是在蔑视整个人类的理性。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或许很漫长,但是,只要每一个前提都是正确的,只要每一步推导都是清晰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同意那个数学推导的结果;那个数学结果或许是令人惊讶的结果,但是,相信它,却是人最理性的选择。正是依靠这些信心与推导的结果,我们可以计量统计,航海导航,划分疆界,工程设计。


在道德领域的逻辑理性思考,也是像数学领域那样,可以是清晰的、公正的;这样的思考,可以把我们引向正确的结论。父母有义务教养儿童;孩子们应当尊敬父母;一个不愿意看顾自己孩子的母亲,是一个魔鬼;一个喜爱偷盗、抢劫、谋杀的人,是道德的敌人;——这些事情,都是道德领域中的一些最基本的真理;它们的确定性,正如同几何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公理一样。我们在道德领域的知识的确定性,绝不亚于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的确定性。


我们的感官,也给我们的信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当一个人看见彩虹的时候,他相信这世界上有很多种颜色。当一个人听见雀鸟的歌声的时候,他相信音乐的奇妙能力。当一个人品尝了蜂蜜的时候,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甜蜜。当他触摸到寒冰的时候,他知道什么是冷。当他闻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花香,他相信这世上有芬芳的美好。他不需要任何证据,来证明上述事情。他也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理性分析,来帮助他明白这些已经相信、明白的事情。


意识、直觉、恰当的数学与逻辑思考,以及我们的感官,这些都是可以在其各自范畴内值得我们依靠的。人如果拒绝意识、直觉、感官、逻辑,那么,他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知识上的进步,而只能像一个愚顽人一样生活、死去。一个人如果故意不用公正客观的数学计算来处理财务,那么,他就只能是一个骗子、诈骗犯。人在使用意识、直觉、逻辑、数学的时候,可能会存在错误,也可能会存在欺骗。一个拿走邻舍财物的人,可能会假装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假设,这个人没有说实话。但是,我们并不会就因此而怀疑任何人所说的话。对于意识、直觉、逻辑、数学,我们应当小心、谨慎、诚实;这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笼统地说,我们不相信任何意识、直觉、逻辑、数学。由于人的粗心或是不诚实,或是各样原因,我们的意识、直觉、逻辑、数学可能是错误的;但我们能够因此而推翻一切意识、直觉、逻辑、数学吗?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回答说:不能。


意识、直觉、逻辑、数学、感官方面的证据,应当限于其各自的恰当应用领域中。意识、直觉、逻辑、感官无法判断一块地有多少英亩,或是一艘船一天能够运出多少吨货物。意识、直觉、数学、逻辑不能判断一个石头硬不硬,一个橘子甜不甜,一株玫瑰香不香。一种感官不能代替另一种感官;一类证据无法取代另一类证据。我们的信心,应当建基于上述所有的证据基础、信息基础之上。


我们的信心的基础,还有另外一种信息源。事实上,这也正是“相信”这个词的本意。我的意思是,我们要面对他人的见证。我们在许多事情上都需要依赖于他人的见证,因为我们自己所知有限;如果我们不相信别人的见证,那么,有的事情我们就不可能会知道。任何人的能力、智慧都非常有局限;时间与空间如此浩大;因此,有成千上万的事情,如果我们拒绝聆听别人关于它们的见证,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了解那些事情。


有成百万的人相信,大海如此浩瀚、以至于无法测量,尽管他们自己从没有去尝试拉线测量过,甚至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大海;很多人相信非洲有狮子和大象,尽管他们自己从未去过非洲;很多人相信,地球上的很大一部分表面从未结过霜,尽管他们自己从未去过热带地区;很多人相信,加州有许多金矿,尽管他们自己从未曾去过西半球。他们之所以相信这些、以及其它千千万万的事情,都是出于别人的见证;除此以外,他们并无理由。


上述事实,任何人都会同意是合理的;若有人反对,若有人不愿意相信别人的任何见证,那么这样的人就不但是顽固、孤立的,而且还与整个人类作对。


关于那些我们从未去过的任何国家,我们对她们的了解,对她们的存在、物产、样貌、制度等等认识,完全取决于他人为我们所作的见证。只有通过别人的见证,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出身,或是邻舍的祖上家谱。只有通过别人的见证,遗传法、继承法才能够实施;产业才能够传承;法庭才能审理案件;法官才能够做出生杀予夺的判决。通过别人的见证,我们才能知道有些药物、植物、或是爬虫是有毒的;世上很少有人去亲身检验它们。只有通过古人的见证、通过他们的文字与书作,我们才能够知道古代那些王朝、国家、帝国曾经存在过,才能知道她们的兴衰,才能知道她们是被谁建立起来的,是被谁摧毁的,等等。如果世人拒绝相信任何别人的见证,那么,世界上就不可能存在商业,一切交易都无法进行,一切法律都成了一纸空文;——世界就会变成荒地,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了仇杀与不法之事,世上就会充满了饥荒,社会就会解体,全地就会荒无人烟。所以,世人应当相信和接受别人的见证,依靠和听从别人的见证。这样做的人是明智的。


中国人在本世纪以前的数千年中,都不相信地球北端与南端存在海洋,这是明智的吗?当一个水手在某个季节里在某个海洋中行船的时候,同船的人们警告他说,晚上不要在甲板上睡觉,否则会没命的;若这个水手不相信那个警告,这是明智的吗?如果他想要亲身试一试这个警告、见证是否正确,那么,他可能会真的失掉性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得到的警告都是来自于陌生人,他也必须得重视,否则就会面临生命危险。


南方有一个叫做SIAM国家的国王,不相信德国大使告诉他说,水在寒冷的时候会坚硬似铁,人们甚至能够在结冰的河面行走;假若这个国王仅仅是由于自己从未见过冰,就对那位大使所说的话嗤之以鼻,那么,这个国王是明智的吗?


有人反对说,别人的见证可能是虚假的、欺骗的,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任何见证。但是,这种反对的论调只不过是因噎废食。不错,有很多人做的见证是愚昧的,有的是轻信的,有的则甚至是诡诈的。正是因此,我们才应当以非常大的耐心、查考、坦率、甄别、仔细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见证;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盲目地拒绝听从任何人的见证。


据说世上有一百多种蘑菇;其中,只有一个种类的蘑菇是可以吃的。但是,世人很快就学会分辨,什么样的蘑菇是可以吃的,什么样的蘑菇则是有毒的。因此,我们应当仔细研究、查考、判断那些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各样的见证,从中甄别出什么是宝贵的,什么是邪恶的,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我们应当以智慧、谨守、耐心、认真、查究的态度,来相信和接受别人的见证。在这世上,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不论是有学识的人还是没有学识的人,不论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都晓得这一点。我们对别人的话语,不应当轻信,也不可盲目地、顽梗地拒绝。否则,我们就是失去了理智的人。


我们所得到的见证人的见证,是否有力、可信,取决于见证人本身的能力与诚实。关于见证人的能力,我们可以检验他们的一般性智力,以及他们所说的信息是否合乎情理。关于见证人是否诚实,我们要查究见证人本身的品格,要看一看,见证人是否有正直的品格。


如果我们既不清楚见证人的能力,又不清楚见证人的品格,那么,我们就更要谨慎仔细地查究。在法庭上,当我们确信见证人的见证是可信的以后,我们根据可信见证,会对所审理的案件做出决断,剥夺某一个人的财物,交还给另一个人;甚至会判定犯人的罪,把人关进监狱,甚至对犯人执行死刑。依靠见证人的见证,民事与刑事法律的尊严得到维护,公民的安全得以受到保护。否则,整个社会的秩序都会崩塌。因此,所有的社会,所有的国家,整个人类,都要依靠见证人的见证。所有的政府,都要把见证人的见证制度当作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基石。在一个文明国家里,没有什么,比可靠的见证人制度更加重要。整个人类的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重视见证的重要性,而绝不可简单粗暴地拒绝聆听见证人的见证;否则我们就是愚蠢的。


我们在以下举几个例子。


假设,我的一个邻居朋友受到了严厉的指控。如果那些指控是真实的,那么,我就不应该再和他亲密来往。在法庭上,所有的事实都是清楚的。由于见证人的见证很多、很明确,所以,我的邻居被定了罪。但是,我仍然和他继续亲密来往,把他当成是自己的知己。这表示什么?这表示,我仍然在公开表态说,他是无罪的;我不相信那些给他定罪的见证。但是,人们会说,我这个人根本就不看重道德品格,并且与作恶的人为伍;如果我仍然要继续一意孤行地和那个罪犯往来,那只说明,我既没有智慧,也没有是非、道德;为此,我必然会承受恶果。


又假设,相反,通过法庭的审理,通过见证人的充足见证,我的邻居朋友被确定为是无辜的,被判无罪。可是,我却执拗地仍然在自己心里把他看作是有罪的,并且以恶劣的态度对待他。那么,人们就会说,我是一个充满偏见、私心、顽固不化的一个人。再一次地,若我故意忽视法庭见证人的可信见证,那么,我就会为此付上代价。


总之,如果我无视见证人的可信见证,那我就不但是愚顽的,而且还甚至要为此承担后果。


即使在一些无关道德的事务上,如果一个人无视别人的见证,错误地相信一件事情,或是错误地不相信一件事情,那么,这样的人就要为自己的愚顽、误信,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假设这里有一袋白粉。人们说,这是一袋砒霜,谁吃了就会死。可是,如果,有一个人不相信别人的见证、警告,执意地不相信那是砒霜;他说,这么一袋看起来雪白的东西,怎么可能会使人死呢;他从袋子中拿来一些白粉,给自己的孩子吃了;——那么,最后,他就会被送到法庭,接受审判、并会被定罪为杀人犯。


又或者,这个人不信别人的警告,自己吃了那个白粉;那么,他很快就会经历极其痛苦的死亡。


上述事实说明了,如果我们马马虎虎地、愚顽不化地忽视别人的见证和警告,错误地固执己见、不相信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就可能会为自己的错误信念、固执,而付上极其痛苦的、甚至无可挽回的、死亡的代价。


一千个人当中,也不会有一个人见过别人从高崖上掉下来摔死。但是,人们都普遍地相信这是真理:若有人从高处跌下,真的会死。假设,有一个人拒绝听从别人的警告、见证,不相信这一点,并从高台上一跃而下。那么,他的不信,并不会使得自然定律法则不成立,而是,他自己会摔到地面上、跌得粉身碎骨。


在道德领域,一个人是否愿意尊重和聆听别人的见证,反映出了这个人的道德品质,也反映了他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品德表现。“一个人的心里怎样盘算,他的为人就怎样(参见圣经箴言23章7节)。” 这句话,不仅是来自上帝的启示,也是来自于智慧人的人生经验。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面相信偷窃是合理的,若他能够躲避惩罚,那么,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出,这个人的行事会是怎样的。据说,在我们的监狱中,绝大多数囚犯都相信,自己的犯罪是合情合理的。每一个文明的人都会知道,如果人们普遍地相信犯罪情有可原,那么,整个社会将会瞬间变成什么样子。


倘若,有一个人相信“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那么,还会有任何智慧的人信任他吗?当他的条件许可的时候,他不会撒谎吗?当他做生意的时候,他不会坑蒙拐骗吗?如果有一个年轻人抱着这样的信念——“为了自己的享乐,可以合理地偷窃雇主的财物”,那么,没有哪一家商户敢于雇佣他。


一个人的信念中所包含的,是他的道德原则体系。如果他的道德原则是罪恶的,但是行为表现是正确的,那么,这只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真面目隐藏、伪装了起来;因而,他的行为虽然正确,却并非是出于他的内心。如果一个美德不是出于真心,那就不是真正的美德。


更进一步说,我们的理性与良心的职分,就应当是寻求真理、寻求光明;应当是在各样的见证与证据面前,慎思明辨、用心求索。这个过程应当是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内心真实光景、自由意志,都会显明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会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谁能否认这一点。当我们搜集、鉴别、接受、衡量、思索、认可、或是拒绝各样证据的时候,我们的心思意念中是完全自由的价值选择,而不受任何强力的逼迫。这一点无需证明,正如我们无需证明自己头脑中的思想活动一样。


如果我们要劝服一个人,使一个人相信、或不相信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所能够恰当地劝服的方法,就只能是把各样情况、信息、证据、见证摆在他的面前,让他自己做出由衷的选择和决定。除此以外,任何强力、逼迫都是不恰当的、应当受到谴责。官府的逼迫,曾经迫使伽利略公开否认自己所相信的事。良善人无不为伽利略而感到不平。但实际上,尽管伽利略公开否认信念,但他在内心的想法其实并没有被改变。他公开地“否认地球在动”的话音还没落,我们就仿佛听见了他仍在小声说“地球真的在动”。


人的思想与心思意念,是自由的,是无法被外界逼使的。否则,如果我们只能被动地、被迫地拥有某种信念,如果我们的思想没有任何自由,那么,我们又何必为自己的信念负责任呢?我们又何必需要见证与证据呢?


如果不管证据、见证如何,我们都必须要相信(或是不相信)某事,那么,整个理性的思辨、聆听、衡量的过程,都不过是一个讽刺的笑话,都不过是对理性、真理、正义的极大反讽。


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诚实坦率地、耐心地、仔细地查考研究一个问题,那么,他无论得到什么结论、得到什么知识,也不算愚鲁、可耻。如果法庭也是这样审理案件,那么,法庭的任何审判都一定会时间很短,结论很仓促。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学习科学知识,那么,事情也会很简单——我们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而根本不需要问为什么。但是,这样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真的明白科学是什么,是否真的有能力把科学的发现运用到各种实际的工程问题当中去——则将会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如果人的思考,与查究、衡量面前的证据与见证无关,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法律体系中还要花那么巨大的精力和周章,来保证法官与陪审员们的公正不偏、无私呢?如果呈堂的证据不管用,原告与被告为什么还要在法庭上竭力去呈现出对自己有利的见证和证据呢?如果陪审团不是由一批公正、良善、没有泯灭良心的人士们组成,那么,控辩双方竭力地去陈词、展示证据,又有何意义呢?如果,法庭不可能去客观公正地聆听见证、衡量证据,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还要指望在法庭得到公正的审理呢?


请看一看,法庭是怎么运作的。一个案子开庭了。法庭将要审理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案件。一个陪审团或审判团组成了。每一位审判员在法庭上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誓,要公正不偏地仔细遵守法律,聆听和衡量证据。如果审判员在法庭审理中的判断,是不自由的,是被逼使的,那么,这样的宣誓就是一个笑话。案件审理开始了。许多证据与见证,被呈送到法庭上来。任何一个公正不偏的心,都能够清晰地根据这些证据与见证得出恰当的结论。适用的法律也是清晰的。法官清楚地宣读相关法律。审判员退庭,商讨案情,并做出结论。


然而,假设,令所有人吃惊的是,审判团得出的结论却是与所有法律和事实都明显地矛盾的决定。结果怎么样?公众会对此非常愤怒;所有的审判员都臭名远扬;公众再也不尊重他们了。他们居住的社区都非常鄙视他们。为什么公众憎恶他们呢?因为这些审判员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即使没有他们曾经受贿的证据,即使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做出了违心的裁决,公众仍然愤怒地唾骂他们。众人一致地认为,这样违背自己誓言的人,一定是品质极其恶劣的人。


我们再假设,另有一个包含十二名审判员的审判团。其中,有一个人根本不在乎证据、见证、辩论、法律。他的观点已经先入为主地确定了。另一个人则非常马虎大意,根本不仔细认真地看重事实,也不在乎是非。还有一个人则偏听偏信,只听控辩双方的一方,而不听另一方的辩论。还有一个人,在思考的过程中,明显地偏向一方。在这个审判团中,只有一位成员在非常仔细地聆听全部案情、以及控辩双方的所有陈述;最后,他凭着理性和良知,作出恰当而符合事实的结论。这就是审判团中那位唯一的公正者。虽然,最后在商讨案情定论、投票的时候,所有其他审判团成员们也都在表面上同意这位公正者的案情结论,但是,在上帝的眼中,除了这位公正者以外,其他人都是有罪的。因为上帝看重的,是人内心中真正的光景。如果公众们知道审判团中其他那些成员们的行为与内心光景,那么,任何良善人也会把那些成员们看为有罪责的。一个内心不看重真理、真相的人,也会在各样事情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罪来。


我们再一次强调,如果人的信仰、信心、相信、判断,是不自由的、被迫的;那么,他就也不必为自己的错误认知与信念承担责任,因为,他既然没有自由,也没有善恶、对错可言。


但事实上,无论外界如何,我们的内心是自由的、不受人逼使;同时,我们应当诚实地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证据与见证,发自内心地做出抉择,以智慧与诚挚的心,来到上帝真理的面前。一个人如果顽梗地不愿意聆听别人的见证,那么,他就不可能得到真理。


让我们再进深一步讨论。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应当接受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所显明的见证。若我们接受人的见证,那么我们就更应当接受上帝给我们的见证。圣经是上帝向我们所显明的见证。它邀请人来仔细地查考;因为它讲述了人的灵魂得到救赎的福音,讲述了我们造物主的荣耀。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愿我们以自由、公平、完全、平安、恳切的心来到他的面前。我们应当抱着自由、公平、完全、和平、恳切的态度,来查考圣经。圣经告诉我们:“你们必晓得真理,因为真理必使你们得自由。” “你不可像无知的骡马,如果不用嚼环辔头勒住牠们,它们就不肯走近。” “凡事都要察验,好的要持守。” “弟兄们,你们在思想上不要作小孩子,却要在恶事上作婴孩,在思想上作成年人。” “如果你有智慧,你的智慧必使你得益。” “人若愿意遵行 神的旨意,就会知道这教训是出于 神。”


只有谦卑、坦率、诚实、儆醒、敬畏的人,才能够看见上帝的真理。


我们在前文已经阐明,人们在此世之事务上的态度和信念,将会使他们承担不同的后果;一个智慧、公正不偏的人,将要受人称赞;一个偏邪、诡诈、没有智慧的人,将要受到惩罚。那么,人们在此世之事上尚且如此,更何况在那关乎永恒之信仰的事情上呢?


如果在世事上,我们应当愿意聆听一个诚实智慧之人的见证,那么,在关乎信仰之事上,我们是否更应当聆听上帝的见证呢?如果,人在关乎此世之事上的错误观念,将会引向致命的后果;那么,在关乎来生的信仰之事上,人们岂不要承担更为严重的后果呢?如果,人若要关心在此世之事上的福祉,就必须要看重上帝所定的自然定律和法则,那么,在关乎道德、关乎信仰的事情上,人岂不更应当聆听上帝的道德法则吗?


一个人错误地以为,某个国家已经取消了死刑。他犯了杀人罪;当被送到绞刑架上的时候,他说,要是早知道自己会承受死刑,就一定不会杀人了。他的错误观念,导致他成了一个杀人犯;那么,一个悖逆上帝的人,岂不要更加悲惨吗?上帝说:“犯罪的灵魂,必将承受死亡。” 


人是软弱的、常常犯错的;然而,我们尚且可以相信世上的见证人的见证;——那么,我们岂不更应该相信那真实无伪的上帝的见证吗?如果人的话语可以是可信的,那么,上帝的话语就更应当是值得我们信靠的了。上帝从不犯错,从无欺谎。“上帝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 “他的智慧无法测度。” “他知道自古以来的事。” “被造的在 神面前没有一样不是显明的,万有在他的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我们必须向他交帐。”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知道;你在远处就明白我的意念。” “耶和华是察透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着各人的行为,和各人所作的事应得的结果报应各人。”


上帝是全在、全知的。他知道一切的因,一切的果;他创造了宇宙天地以及其中的万有;并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真相。他知道过去的事,现在的事,将来的事,可能的事;他知道一切可能性。


否认上述事实的人,需要去好好地学习自然科学;在这宇宙自然中,若没有那样一位大能而全在的造物主,就不可能会有普遍的、遍及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然定律与法则;也就不可能有自然科学。


即使那些基督教信仰以外的世人,也都能够认识到上帝的全能性。上帝所给我们的见证是无限恰当的,是大有能力的。若上帝说一件事情是应当的,那么,他就有无限的权能与智慧使那件事情成就。他的旨意,绝不会失败。在上帝那里,没有难成的事。上帝不会被打败。上帝的真理不会衰残。他是真理之神,是信实的造物主;他不违背自己;他毫无欺谎。


上帝用这个被造的宇宙自然世界来教导人类;他教导农夫何时撒种,何时收割;他教导水手何时扬帆,何时起锚;他使人有艺术与装饰的技能;他使官长有智慧治理政府和国家。那些遵从上帝的自然定律法则的人,就是智慧的,能够得到繁荣与康乐。上帝在很多方面教导我们,使我们知道关于身体、健康、财富、社会福祉等等事情。上帝更要把那关于灵魂的、关于永生、关于属天财富的事情,告诉我们;这才是那更重要的事。上帝是恩慈良善的;他对我们的了解,远远地超过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他是我们的造物主,是我们的律法给予者。因此,他一定会把他自己的旨意向我们启示、显明。


若没有圣经,若没有上帝的特殊启示和话语旨意,那么,我们仅仅在宇宙自然本身之中,并不能够知道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心意和旨意,也更不可能知道上帝的救赎恩典。


若圣经就是上帝对我们的启示和话语,那么,我们的职分就是要顺服他的旨意,信靠他的话语;我们应当勤奋地查考圣经,并从中看见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计划和心意。“那接受他的见证的,就确认 神是真的。”


上帝是全地的审判官。他是万国的主宰。宇宙的和谐运行依靠他的支撑。人是否相信上帝的见证,是否信靠上帝的话语,等等——人都将要为自己的信仰而承担责任、受到审判。拒绝上帝的话语,就是在否认上帝的能力与良善。若福音真的是来自天上,那么,它就显明了上帝最大的爱、最奇妙的恩典。


若圣经真的是上帝的话语,那么,每一个诚实坦白的人就都要承认,圣经中包含了关于所有重要话题的完整而清晰的见证。圣经告诉我们,人因着罪性和罪行而离开了公义圣洁的上帝;人喜爱罪,恨恶上帝;人将要面临上帝公义、圣洁、终极的审判;在罪中,在这个世界上,人没有力量,没有义,没有盼望。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么,上帝把这些告诉我们,就更显明了他的良善与恩慈,尤其是当他把和平、救恩、慈爱赐给我们,使我们有重生的、圣洁的生命。圣经的主题就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更新,使我们的罪得到饶恕赦免,使我们得到上帝的悦纳,使我们有力量敌挡罪的引诱试探,使我们胜过罪、胜过死亡。


圣经清楚地向我们启示了耶稣基督的生命以及救恩。整本圣经旧约都是见证、预言、预表了耶稣基督的救赎。整本圣经新约更清楚地展示了,那救恩以何等奇妙的方式向我们显明、成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圣经告诉我们,耶稣是弥赛亚,是基督,是上帝的受膏者,是救主,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是恩典之约的赐予者,是救赎者,是先知、祭司、神百姓的君王,是上帝的羔羊,是背负、除去世人罪孽的,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他是我们的方舟,是我们在洪水中的希望。上帝关于耶稣基督的见证是完整而清晰无误的。上帝按着他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预言、圣灵的恩赐,向世人见证耶稣基督的真实恩典。


在数千年中,在一代一代人的眼前,上帝在圣经中的预言和预表,逐渐实现、应验、成就;这些预言都是以耶稣基督的生命、恩典、国度为中心。每一代人的眼中,也见证了上帝的恩典使人的恶被转为善、罪被除去、美德兴起。在圣经真理的大能之下,理性、律法、文明、良善、敬虔、忍耐、谦卑、等等道德风貌蔚然成风。圣经中的福音,是对人类社会的极大祝福;彰显了上帝的无比荣耀。


若上面这些事情是真的,那么,我邀请您来认真地阅读圣经,思想上帝的公义良善;并且,我也想请您扪心自问,如果人拒绝了上帝的救恩,拒绝了上帝的见证,那么,人难道不要为自己的罪而承担罪责吗?难道人不应当为自己的信仰而承担后果与责任吗?


-----------------


有的人反对说,他们不喜欢圣经中对于那些犯罪者的威胁;他们不想要在被威胁的情况下接受一个信仰。可是,难道上帝没有权柄给悔改己罪的人以美好的应许,并给沉浸罪中之人以严厉的警告吗?我们的国家法律不也是威胁要惩罚、监禁那些行恶的人、偷盗者、纵火犯、杀人犯吗?在罪的引诱试探面前,我们难道不应当以敬畏上帝的心,而远离罪恶邪淫吗?


圣经是天国的法典;上帝是律法的终极给予者。没有警告、惩罚、以及威胁的律法,就仅仅是软绵绵的一纸空文而已。顽梗罪人所承受的惩罚,是他们所应得的;我们若拒绝上帝的公义与恩典,就必然面临灵魂的灭亡,正如人的身体若拒绝粮食,就必然面临死亡。


圣经中的威胁、警告,与圣经中的良善应许与恩典一样,都是对我们极为有益的。我们若在耶稣基督里面与上帝和好,若愿意接受和相信上帝的救赎恩典,那么,我们的心里面应当有何等巨大的感恩。因着耶稣基督的救恩,我们得以脱离上帝的可畏惩罚,躲避上帝的终极公义审判。我们更应当以极大的热忱,去把基督福音传遍天下、传遍地极,使世人脱离罪恶的捆绑,离弃罪、归向神,承受上帝的恩典,躲避上帝的公义审判与惩罚。


--------------------


一位现代作者在书中写道,人不应当为自己的信仰而承担责任、后果;否则,世界上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迫害,就会大行其道;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的信仰不符合“正统的”、“主流的”、“正确的”信仰,那么,这个人就会受到社会的残酷迫害。


但是,持上述论调的人,显然没有仔细地阅读过圣经,更不明白圣经中的基本内容和教义,也不明白基督福音的真谛。圣经告诉我们,只有上帝才是人的心灵与灵魂的主。“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要受到他自己主人的鉴察与审断。他要向他自己的主人交账。” “你们用什么量器量别人,就用什么量器量你们。” “你们必须要饶恕、赦免别人,才能得到上帝的饶恕、赦免。” 这是圣经对我们严厉的警告与责备。上帝说:“申冤报应在我。”


上帝是鉴察人内心的上帝。人在信仰方面的虚伪、谬误和罪,只有上帝才能清清楚楚地知道,只有上帝才有主权施行审判、惩罚。在这方面,人如果代替、取代上帝的权柄,篡夺审判与惩罚的权力,那么,就是在藐视神、冒犯神、亵渎神。


虽然,在民事与社会事务方面,人间的法律有义务赏善罚恶,秉公行义,实行正义、平等与公义;但是,在信仰的事务方面,就终极意义而言,人间的法律没有权柄惩罚或是迫害人。


-------------------


综上所述,我们阐明了,世人将要为自己的信仰而承担责任与后果。一切世人都将要面临上帝的公义而终极的审判。


人可以被合理地要求,相信充足的证据所显明的真实信仰。在本章,我们还没有谈到,究竟有什么合理而充分的证据,显明了圣经真的是上帝的话语和启示。在本书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要详细讨论这些内容。


。。。。。。。。。。。。。。。。。。。。。。。。。。。。。。。。。。。。。。。。。。。。。。。。。。。。。。。。。。。。。。。。。。。。。。。。。。。。。。。。。。。。。。。。。。。。。。。。。。。。。。。。。。。。。。。。。。。。。。。。。。。。。。。。。。。。。。。。。。。。。。。。。。。。。。。。。。。。。。。。。。。。。。。。。。。。。。。。。。。。。。。。。。。。。。。。。。。。。。。。。。。。。。。。。。。。。。。。。。。。。。。。。。。。。。。。。。。。。。。。。。。。。。。。。。。。。。。。。。。。。。。。。。。。。。。。。。。。。。。。。。。。。。。。。。。。。。。。。。。。。。。。。。。。。。。。


第二章


对于上帝启示的必需


若没有上帝的启示,人所处的光景


===============================================================================================================================================================


当我们讨论上帝启示的必需性的时候,我们不必刻意贬低人类理性的能力与价值;我们也不必低估理性的成就、知识的进展、及其影响力。在启示与理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敌对关系;我们不必强调其中一者,就抹煞其中另一者。基督教信仰鼓励、而不是压抑人们的理性;基督教信仰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神学体系。我们的理性,不但能够看见、而且能够明白上帝在我们身上所施行的救恩。我们的信仰,不是盲目的、迷乱的信仰,而是合理的、人们能够清楚地明白的信仰。理性不仅对于我们人类一般性的敬神畏天的信仰是重要的;而且,对于超自然的、以上帝启示为核心的基督教信仰,也是重要的。通过理性,我们能够从上帝的创造之工中,从上帝的道路中,学得敬畏、敬虔、与美德。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不是在于,理性是否能够教导我们任何关于信仰的问题;而是,理性是否能够教导我们一切关于信仰的问题。我们不是在说,理性到底能不能发一点光;而是在查究,理性究竟能否向我们发出足够的光芒,以至于使我们能够彻底地驱散黑暗,完全地明白我们的处境、前方与归宿。理性或许可以是诚实的、真诚的,但是,同时,理性却会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理性的光,或许是来自天上,但是,理性的光是闪烁、暗淡的,就像是天上的星光一样;理性的光或许能够告诉我们危险在哪里,但是,却不能告诉我们脱离危险的路径,也不能告诉我们正确的道路在哪里。


-------------------


我们在本章中的重点内容,也不是——向你展示异教迷信传统的丑陋与可耻;讲述他们败坏的礼仪、令人恶心的敬拜方式、残忍的教义;并以此向你表明,人们若没有上帝、那永生真神自己的启示,会在信仰上败坏堕落到何等地步。我们的道德性质与良心也会告诉我们,那些野蛮败坏的所谓宗教信仰,绝不是世人在用理性寻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能够得到的最好结果。


你会公平地说,如果要看世人的理性与道德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状态,那么,我们不要去专注看那些野蛮落后文明中的宗教信仰与迷信风俗。这正如,我们不要到那些病怏怏的人群中寻找人类身体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状态。


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那些野蛮落后的迷信传统中,学习到重要的经验教训。这个经验教训,我们绝不可忽视,也绝不可低估。它们向我们显明了,人性会是何等地败坏;如果任凭世人凭己意行事,那么,人们会跌入何等的罪恶与败坏的深渊。而且,这些野蛮愚昧落后的迷信传统,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人类自身的理性是无法全面充当人类自己的向导的。即使理性能够在很多事情上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帮助,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在许许多多的民族与国家中,事实都向我们证明了,理性并不能去除那些野蛮落后的礼制、愚昧的迷信、谬误的信仰。


---------------------


然而,让我们把目光离开那些野蛮落后的社会体系;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那些相对而言比较文明的社会国家和地区。让我们去看那些古代时期人文哲学最发达的社会体系;在那里,我们仍然看见,人类的理性非常局限,根本不能够作人类的向导。在那里,人们仍然沉沦在偶像敬拜的愚昧之中;世人仍然不能够清晰地知道,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的职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怎样;人们的道德伦理体系是模糊不清的,存在着许多悖论、漏洞和不完美之处;大众的世界观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愚昧荒谬的迷信,光怪陆离的理念。


甚至,人们失去了基本的敬神畏天的观念;他们的教义含糊不清,充满了猜测、犹疑、自相矛盾。他们失去了对那位无上的、宇宙天地造物主、全能之神的敬拜;他们更不知道应当怎样来寻求他、认识他。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起源和归宿,不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他们沉浸在诗歌幻想和春秋大梦之中,或是对追寻真理彻底地绝望。他们对于未来,充满悲哀,毫无盼望。


如果我们想要看一看,人类的理性究竟能够作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公正不偏地研究人类的历史;看一看在基督教信仰到来以前,人类的理性都有什么成就,或者更恰当地说,人类的理性都有什么失败。


理性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程度,就是我们在哲学家们、文士们等等的著作中所能够看见的思想。那些哲学家们生活在以知识为荣、读书著书为傲的年代;他们言谈举止都表现着高贵的文学艺术气息;他们毕生研究哲学、努力钻研、勤于思考;可是,他们所作的一切,以及整个世人所作的一切,都是在毫不含糊地、无可置疑地告诉我们:——“这世界不能凭智慧认识上帝。”


------------------


但是,有人坚持说,现代社会已经与基督教信仰到来之前的古代社会不同了。今天,随着世人文明变得更加成熟,世界已经变得更有智慧;尤其是晚近以来,科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所影响的范围,已经深入人心;因此,人类理性能够焕发出新的光芒;今天,理性能够使人认识到更多关于上帝的知识,以及上帝的主权和能力。


所以,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们说,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的发展,应当使我们看见理性的真正价值。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在这里作出澄清。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现代科学的启动、奠基、发展,都是由基督徒思想家们的著作所引发的。这个原因非常简单、显然。


在科学领域,在发现真理与验证真理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后者是相对来说容易的,但前者却非常困难,甚至对许多人来说几乎不可能。今天,在十九世纪,人类的理性之所以能够建立起现代科学的思想框架,克服人思想中的种种困难、固执、偏见,——这完全得益于基督徒们、尤其是基督徒思想家们对于那位创造宇宙天地之主的坚定信念。迄今为止,哲学的思想已经沐浴在上帝的话语、圣经的启示之光下,将近一千九百年了。尤其是自从十六世纪圣经被广泛翻译、印刷、发行以来,基督教信仰与福音的真谛,得到极大的普及、广传。


今天,若有人说,人用理性“发现”了圣经在近两千年前就显明的启示和事实,那就像是,今天有人乘船从欧洲到达美洲,然后声称自己“发现”了那个其实早已被发现的北美一样,是荒谬的。


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人的理性能够确认什么是真实的;而是,在没有启示的帮助下,理性究竟能够凭着自己发现什么。现代哲学、科学有什么可以自夸的呢?物理科学、自然科学的进步,固然在物质方面给人类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它们并没有提出什么从前所没有的道德原则。正义、平等、公义、圣洁、敬虔等等道德原则,与两千年前是一样的。圣经中所启示的真理,今天仍然在对我们说话,正如在过去的一千九百年中,对历世历代的人说话一样。正是在超自然的启示之光下,理性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理性的出发点,必须是高于自己的源头。


-----------------


1. 在一般性的所谓敬神畏天的信仰中,其内容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凌乱的。其中,人们的教义并不统一、无法彼此一致。现代哲学家们的思索,往往是充满矛盾、并无真的发现;有很多冲突,但并无进步;有很多演绎,但并无真知;有很多思辨,但并无确据的真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理论、梦想,但是,大家都沉沦在术语的海洋里,离现实、智慧、事实越来越远。最终,他们把言辞当成是智慧,把声音当成是感知,把最近的学说当成是最好的、最伟大的理论。


(1)比如,我们看一看那些关于上帝之存在性与性质的哲学论述;从希腊时代的多神论,到近现代的德国泛神主义;这就是人类理性所能够得出的、充满了荒谬之词的所谓学说。人的理性,如果没有了上帝的超自然启示,就总是会偏离最基本的真理、偏离对那宇宙天地造物主的热忱敬拜。


人的理性在复杂、和谐、有序的宇宙中钻研,然后得出谬误的结论说,上帝仅仅是物质范畴内的上帝而已。人的理性在人自己的内心世界钻研,然后荒谬地把上帝仅仅看作是感官、情绪的上帝。理性总是有这样一个谬误的趋势,那就是,错误地看待上帝与被造之物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把上帝与被造之物混为一谈,从而忽视上帝的超然性、全能、管理;或者是把上帝与被造之物分开,以为上帝的全能不是全在的、上帝不能去管理和主宰被造之物。泛神论主义者,把上帝与宇宙当成是同一个;自然神主义者,以为上帝不能以超自然的方式干预这个世界、不能把超自然的启示告诉世人。世人虽然或许能够认识到上帝的大能,但是,却往往不知道,上帝有着身份位格,有着自我认知、自由意志;上帝是能听、能看、能言的。他既然创造了我们的生命,他的心思意念就一定远远地高于我们。


世人总是要有一个“神”。但如果世人凭己意行事,他就会为自己制造一个一个偶像。他所敬拜的对象,必须深刻地满足他自己的口味、兴趣、梦想和爱好;换句话说,他所敬拜的偶像,必须要像他自己一样,看重属世之利;他把自己的模式,愚妄地想象为上帝的模式;他以自己为神。他用自己的臆想和私利,来代替那创造宇宙天地、公义圣洁的主宰。


(2)在道德伦理领域,现代哲学的教导也是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它们的教导不仅是残缺不全的,而且互相矛盾冲突。其中的教义也是零散、凌乱的,并没有有机的体系。人们如果对于上帝没有清晰的概念,如果没有敬虔的、专注而热忱的信仰,那么,人们也就会对自己的道德职分也混淆不清、含糊迷惘。


(3)对于未来,理性所能够告诉我们的事情,就更加少得可怜。在这个问题上,理性所能够做的,就仅仅是一些无端的、毫无根据的猜测。理性所能够做的,仅仅是在既有的事实上进行归纳和演绎,并得出直接而确定的结论;但是,对于未来,对于死后的生命,理性则束手无策、毫无希望。除非有人从死里复活,告诉我们那里的真相;除非那掌管生命的大能的上帝,亲自把他的超自然启示告诉我们;否则,我们的理性所能作的,就只能是写作一些无病呻吟般的、文字游戏似的、多愁善感性的诗歌,——而绝不能告诉我们,在死亡的另一侧,究竟是什么。


2. 在人类历史上,即便有很少的哲人认识到一些信仰方面的真理,然而,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权威和权柄,能够影响普遍的世人。他们的所谓真理,不过是束之高阁的、象牙塔中的纸上谈兵。


即便他们的学说被少数人阅读,那些学说,也仅仅是被读者当作是人的观点和猜测,而没有被看作是来自上帝的权柄与权威。因而,它们并不能对公众的道德风貌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人们摒弃了基督教信仰,离弃了上帝的启示和话语。政府的统治,完全以暴力和恐吓来维持。虽然,那是一个科学、学术、知识、艺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的时代背景;虽然,那是在欧洲最繁华、最文明的首都;虽然,那是一个哲学家涌现的时代;但是,人们在抛弃了上帝的启示,而仅仅凭理性生活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呢?历史向我们再一次显明了,当人凭己意生活、离弃敬虔信仰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个可悲光景。无神主义大行其道;犯罪率飙升;人们不再敬畏上帝的公义;淫欲与残酷之事,在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处处是亵渎、无德、放荡!


上述社会事实,并不是为了要说明,在那样的社会里面,没有人知晓信仰的真理;而是为了要有力地说明,当人们失去对上帝启示的敬畏的时候,人们仅凭着理性,并不能离弃罪恶与荒淫。人们行恶,并非是因为不晓得真理,而是因为他们不敬畏真理。


上帝的启示在人良知中所产生的震撼与动力,绝非是人的理性与哲学所能够代替的。即使罗伯斯比尔也不得不承认,若要把法国从混乱、放荡、溃败中拯救回来,唯一能够倚靠的,就只有是上帝自己。当拿破仑试图重建法国的信仰的时候,尽管他受到许多当世的哲学家们、人文主义者们的嘲笑,但是,拿破仑的一位策士说得好:“理性与哲学,只能够提出一些抽象的、学术性的、空洞的概念理论,但却不适合普罗大众。只有上帝所启示的信仰,只有那来自上帝的真理,才能够深入人的心灵。”


3. 前文我们已经讲述,若没有上帝的启示,那么,理性仅凭着自己的能力所取得的知识是有限的、残缺不全的,也不能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正面的积极影响作用。这从人类历史中的野蛮愚昧的迷信风俗中,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况且,理性仅能够提供一些抽象的理论,却无法提供那来自上帝的权威与大能;理性只能够改变很少一些人的头脑,但是,只有上帝的启示才能深入普遍的人心、改变人的心灵。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理性所能够给我们的最好的教导,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这里的问题,不是理性能够发现什么真理,而是,理性能够验明什么真理。如果,我们的理性知道,上帝是创造宇宙天地的主;世界都在上帝的权能与掌管之下;那么,当我们以理性认真地探索自然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正确而真实的答案。但是,如果我们的理性没有上帝之启示的指引,而是凭着己意,那么,它就常常会把我们往错误的方向引去。


我们在基督教信仰来到以前的文明体系中,看到这样的缺乏;人类的历史表明了,若没有上帝的启示,人类的理性就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然世界。人站在宇宙天地之间,四处环绕着的,都是上帝创造之工的智慧与奇妙作为的笔迹;然而,人却在数千年中都不能看见自然界的真理,甚至,他们“把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把那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


面对宇宙自然世界,若没有上帝的启示,那么,理性能够给我们的帮助,就实在是太少太少。正如一位哲人说得好:“人的智慧,只能够回答很少的问题,但却可以问许许多多问题。” 理性把我们带到许多问题面前,但是,却只能把我们留在那里;它可以向我们陈述问题,却无法为我们找到答案;它可以告诉我们前方有困难或危险,但却无法告诉我们出路在哪里;它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只是告诉我们,我们对上帝的启示是何等必需。

 

点击阅读更多:关于基督教信仰证据的讲座
 

小鱼书社 基督福音书库 | 基督教护教学,马太亨利圣经注释,基督福音,旧约概论,新约概论,教会历史,宗教哲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