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旧约全书圣经》注释
马太 • 亨利 原著
原著出版日期:1706年 – 1721年
中文翻译日期更新:2016年10月12日 更新

 


背景介绍 ……    第 3 页
创世纪    ……    第19页
出埃及记    ……    第241页
利未记    ……    第391页
民数记    ……    第485页
申命记    ……    第608页
约书亚记    ……    第711页
士师记    ……    第784页
路得记    ……    第857页
撒母耳记上……    第872页
撒母耳记下……    第973页
列王记上    ……    第1026页
列王记下    ……    第1089页
历代志上    ……    第1158页
历代志下    ……    第1204页
以斯拉记    ……    第1276页
尼希米记    ……    第1292页
以斯帖记    ……    第1304页
约伯记    ……    第1313页
诗篇    ……    第1375页
箴言    ……    第2235页
传道书    ……    第2282页
雅歌    ……    第2294页
以赛亚书    ……    第2306页
耶利米书    ……    第2363页
耶利米哀歌……    第2402页
以西结书    ……    第2407页
但以理书    ……    第2433页
何西阿书    ……    第2447页
约珥书    ……    第2462页
阿摩司书    ……    第2465页
俄巴底亚书……    第2473页
约拿书    ……    第2475页
弥迦书    ……    第2480页
那鸿书    ……    第2488页
哈巴谷书    ……    第2491页
西番雅书    ……    第2495页
哈该书    ……    第2498页
撒迦利亚书……    第2501页
玛拉基书    ……    第2517页

 

马太福音    ……    第2523页
马可福音    ……    第2576页
路加福音    ……    第2596页
约翰福音    ……    第2629页
使徒行传    ……    第3302页
罗马书    ……    第3339页
哥林多前书…犹大书……    第3536页
启示录    ……    第3537页

背景介绍

亨利马太圣经注释简本

原著序言:第一卷:《创世纪》至《申命记》

尽管,我最大的关切之事是向神、也向我自己的良心好好交账;但是,或许我也应该向世人讲述一下这桩大胆之事的背景;我当为此而竭尽努力;因为我相信,正如一个人要为自己的所言所行在审判日的时候接受审判,他也要为自己所写的每一行话而接受神的审判。而且,详尽地写下这些重要而神圣的原则是有益的;这些原则是我在写这些圣经注释时的依据,也是对我的引领;我愿意谦卑地把我的工作奉给那些在以下的六个原则中同意我的人(也只有同意这些原则的人,才会接纳我的工作):----

I。信仰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认识、热爱、敬畏我们的造物主、神,并在我们一切的事情、行动和交谈中以热忱的情感仰望他,遵守他的诫命(传12:13);无疑地,这才是一个人的全部意义;这是一个人的全部价值所在。在《传道书》中的许多讲述之后,得出的最后结论,就在于此;所以,我也把这个原则当作是整件事情的根本基础。一般性地,这是对一切人类所必需的;这世上如果没有信仰,那么,人的荣耀也就无处得以保守;人类社会的秩序也根本无法得以保持。具体地,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也必需要有敬虔的信仰;否则,我们就无以回应我们受造的目的所在,无以回应我们造物主对我们的恩惠,我们的内心也不会安稳轻省,更永远也不会有幸福。一个人,被造物主赐予了心灵和理解的能力,能够明晓、服事、享受自己的造物主;但是,如果他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眼目和心中却全然忘记了神,那么,他就是日光之下的一只最可鄙、最可悲的动物。

II。真正的信仰,必须是来自于神自己的启示;必须是出于神,并得到神的支撑与保守。人的信心和信仰,若没有神的启示和保守,那就不可能得到神的喜悦;仅是眼睛看见神的作为,并不能使人的信心完备;而必须听从神的道、神的话语(罗10:17)。一颗理性的灵魂,自从那起初的堕落犯罪以后,就不能够再在心中自己真诚地、敬畏地、尊重地仰望造物主,也不能够自己谨守于职分之中、或是找到自己的幸福;只有是出于神的、关于神自己的超自然的启示,才能把神的心意和旨意显明给世人。无疑地,自然之光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只有神亲自的启示,才能够纠正错误,才能够毫无缺陷,使我们明白在自然之光中所不能明白、看见的事情;尤其是,这关乎到人怎样才能从堕落的境地中得到挽救、归回的道路与方式,怎样使人重新得到造物主的恩惠。任何人的良知都会告诉他自己,人是处在怎样的一个迷失、悲哀、罪恶、可鄙的境地之下。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够告诉我们伤口在哪里,但是,若没有神亲自的启示,任何人都不能寻找到、发现可信靠的医治之法。地上的万国,在敬虔的事情上,都没有在自然之光之外的引领和启示;他们也只是有从祖先那里遗留的一点传统的痕迹;这样的状态以及他们的品格、境况本身,就清晰地显明了,神的启示对信仰来说是何等必需。那些没有神话语的人们,很快就失去了神自己;这些人在自己的虚幻想象中而愈加变得虚浮,他们在自己的敬拜之事中而愈加变得邪恶与荒谬。的确,犹太人虽然有神的启示和所赐的利益,但仍然也有时堕入偶像之罪中,并曾变得极其败坏;然而,因着律法以及众先知,他们又能够复兴、更新;相比之下,即使是在外邦异教之中最好的、最受尊敬的哲学,也从未能作出任何事情,来医治那些荒唐愚妄的偶像之罪,更不能去除那些野蛮的、荒谬的礼制;那些,都处处显明了人本性的堕落与可耻。如果让人凭靠着自己的意志行事,那么,即使所谓的有神论者,也实际上是、并终将是无神论者;而那些所谓高举理性主义外衣的人,他们把神的典章看得毫无价值,他们藐视一切的信仰,他们尽力地阻断人与造物主之间的交通;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把高贵的人拉到了那与必将灭亡之野兽平齐的水平线上。

III。在新旧约全书之外,不会有神的别的启示真理;神的启示真理,完全地表达在新旧约全书中。的确,在书写的文字之前就有了属神的信仰和神的启示;但是,如果就因此辩称说圣经并不是必需的,那就像是在辩称世界没有太阳也会很好---因为世界在太阳被造的三日之前被造。神的启示,在被起初给予的时候,伴随着异象,神迹和预言;而这些启示将要被传递到遥远的地区和未来的年代,伴随着证据和见证,伴随着书写的文字----这是最确定的传递途径;在其中,关于许多值得记念之事的知识被保存、被广泛地传播。我们有理由认为,即使是十诫,虽然在西乃山被庄严地宣告,但如果没有用书写的形式记载下来,而只是以传统的方式代代传承,那么,也会早就被人遗忘了、迷失了:只有书写下来的文字,才得以存留、传承。圣经不是按着人的艺术和手法编撰的神学体系;而是有多种书写的方法(历史书,律法书,预言书,诗歌,书信,甚至是箴言警句等等),并且在不同的时间中、经不同的人手而写成;这些都是按着神无限的智慧、凭神自己的意思成就的。圣经的目的得到大有功效地满足;这些圣经中的文字,充足地向我们指明圣洁信仰中的一切真理和典章,清楚地、明白地向我们启示了神的心意和属神的事情;我们应当信靠这些真理,并受这些真理的管辖。(提后3:16)圣 经 都 是 神 所 默 示 的 ( 或 作 凡 神 所 默 示 的 圣 经 ) , 于 教 训 , 督 责 , 使 人 归 正 , 教 导 人 学 义 , 都 是 有 益 的 ;(彼后1:21)因 为 预 言 从 来 没 有 出 于 人 意 的 , 乃 是 人 被 圣 灵 感 动 说 出 神 的 话 来 。我们确知这些;然而有谁胆敢来描述神的启示呢?没有人知道圣灵的作为和道路,也没有人知道心思意念是怎样在那些被启示的人心中形成;正如,没有人知道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怎样形成(传11:5)。但我们可以确知的是,圣灵不仅预备那些圣经的书写者、使他们有能力可以书写神的启示、服事神,把要写的内容预先放在他们的心中;而且,圣灵也同样帮助他们理解并记住那些要写的内容,而且有效地保守他们所写的文字,避免其中的错误;而对于那些他们所不可能亲身经历的、神所启示的事情(比如(创1)以及(约1)),圣灵也同样给予他们清晰而满足的信息。无疑地,只要在需要的情况下,神的灵会直接地指示他们,甚至直接把要写的字句和表达方式告诉他们;那是圣灵所指教的言语(林前2:13);而且神曾直接对先知说:“你要将我的话对他们讲说”(结3:4)。而这些对我们来说,一旦形成了典章,我们就不可凭己意、按着自己的话语和自由来对待这些圣经中的话语:圣经的话语一旦形成,就如同立约者的条款文案;这要求我们这些在约中的百姓必须遵守、谨守圣经的真正主旨与意义。无论对于智者还是愚夫来说,圣经都清楚地向世人显明了,其自身是出于神的权柄,是源于神。即使对那些愚顽人来说,圣经也被摩西和众先知的充足神迹所充分证明,被基督和使徒们的神迹所充分显明;那些神迹都是数量众多、无可争议的;圣经的真理与律则被明确地证实:神所封印的,一定是永恒的真理,绝无虚谎。此外,对于智慧的、愿意思考的人来说,对于那些喜欢深思的人来说,圣经也显明了其自身的无与伦比的卓越,显明了其中不证自明的神的主权、显明了神自己是圣经的作者。如果我们仔细查考,我们很快就会看见神在其中的作为、看见圣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出于神。一颗在造物主面前真诚、谦卑、顺服的心灵,会轻易地在圣经的深邃中看见神的可畏与智慧;看见神的主权、权柄与尊荣;看见圣经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奇妙的一致、统一与联合;看见神的圣洁、毫无瑕疵、旨意纯全;看见神的良善,要使人在今生、更在永远里得着利益与幸福;一句话,圣经是自证其明的,是神自己的作为。而那些世上的无神论者,多神论者,自然神论者,他们竭力地在用着自己的虚浮的虚荣心来为自己辩解,他们的所谓理性和智慧,只是把他们带入最可耻的、最荒谬的境地之中。

IV。新旧约全书的书写,是为了让我们学习的。圣经是神的启示,起初放在那些书写圣经的人手中;而我们,虽然距离他们遥远,与他们看似没有关系;但是,明显地,圣经是要给所有的人,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在什么时代;是要警戒我们这些末世的人(林前10:11)。(罗15:4)从 前 所 写 的 圣 经 都 是 为 教 训 我 们 写 的 , 叫 我 们 因 圣 经 所 生 的 忍 耐 和 安 慰 , 可 以 得 着 盼 望 。虽然我们不是在律法之约下(否则,我们早就因罪而在律法的咒诅之下灭亡了),但是,那些典章并非是古老无用的古董,而仍然是在宣告着神关于善与恶、罪恶与职分的诫命,并更加有力地要求我们谨守神的旨意:在那些礼例的律则中,有福音传给我们,并且比当初所传给他们的更为清晰(见(来4:2))。旧约的历史被书写下来,是为了要警戒和指引我们(林前10:11),而不是为了满足好奇者的娱乐或是信息需求。先知们虽然早已去世,然而他们的话语,借着他们所书写的文字,仍然在指着多民和多国说预言(启10:11);所罗门警戒儿子们的话语,仍然在今日警戒着我们。圣经的主题和主旨是普遍的、并是永恒的,关乎到一切的人。这是为了,1.复兴人心里本应有的普遍而永恒的自然之律、顺从神之律;在我们良心中残留的(或者更恰当地说,我们良心中所残缺的)东西,在告诉我们,应当去寻求那真正的、更好的版本。2.启示那普遍而永恒的恩典之律;神对人的普遍恩惠,把他们放在比他们所配得的要更好的状态之下。神的权柄是普遍而永恒的,并在这本书中要求我们信靠而遵从他;神的权力是没有界限的,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因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当他们看见这些神圣的文字时,都应像从前那样,以同样的尊敬和虔诚来对待圣经。诚然,神在这末后的时候,“借着他儿子对我们说话”;然而我们不应觉得“神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来1:1)的话,对我们就没有用处;也不应觉得旧约圣经就过时了;不,我们必须“被建造在先知和使徒的根基上,有耶稣基督自己为房角石”(弗2:20);“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基督和使徒们常常提及的,是在旧约中的那些古老记载,并要我们细心查考、注意、学习。福音的传道人,应当像约沙法的审判官们一样,不论他们走到哪里去,手里都拿着律法书;并在对那些“明白律法的人”(罗7:1)说话时,会有益处。旧约在基督降生前约200至300年前被翻译成外邦人的文字,这是对福音到来的一个预备;使律法的知识得到广传;因为,新约正是解释、并成就了旧约;因而,旧约对我们的益处甚至比对犹太人更大,使我们在旧约中看见对新约的确证、对新约的预表;并且显明了,耶稣基督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

V。圣经不仅是要让我们学习的,更是要对我们的信心与行为进行掌管;我们必须要接受圣经的管辖,而且,我们必将会很快就按着圣经被审判:这不仅是一本很好的、通用的书(就像良善人、智慧人所写的书一样),更有着极大的权柄和主权,是神国度的法典;我们若要遵从神,把神当作我们生命的全能主宰者,那么,我们就必须遵从圣经。不管人是否愿意听、是否愿意承受,人们必须被清楚地告知,这本书,应当是人所查问的神话语之书,人们也要按着这本书被审判;这书是我们所诉求的基准,是检验我们教义的根本;这是我们必须要注目的法则,是我们在每一件事中言语和情感的准绳;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要以这本书来度量。这是见证,这是使徒们的律则和他们身上的封印;我们若不按着圣经说话,那么,就说明在我们里头没有光。若有人用教会的传统,来跟圣经作对,那就是极其恶劣的:这就像是人随己意调动钟表,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太阳的运转----太阳的运行,本是在忠实地记录着时间和日子。这些荒谬之事,一旦有人去行,会有许多人跟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许多可悲之事。

VI。因此,所有基督徒的职分,就应是勤勉地习读圣经;这更是牧师传道人的职责,来指引和帮助他们明白圣经。圣经这本书,是何其可贵、何其有价值、何其有用;但如果我们自己不熟悉圣经,不每日来习读圣经,不思想其中所写的神旨意,不从其中明白神在我们身上的心意,不用那些神的话语来指引、督责、安慰我们,那么,就算圣经再好,也于我们无益。一个圣洁、幸福之人的品格,就应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并且,作为此品格的表现,他会时时记念、谈论着神的话语,以之为自己最好的、最智慧的、最可信赖的导师,并“昼夜思想耶和华的律法”(诗1:2)。我们应当时时刻刻地习读圣经、仔细地遵守、特别要为了所应许的圣灵恩赐而恳切地祷告神,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熟悉圣经;圣灵的职任就是要“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约14:26)。我们只有熟悉圣经,才会口中说出良善的语言----不论是在与神交通的时候,还是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或是在阻挡撒旦的引诱的时候;也只有当我们熟悉圣经的时候,我们才能作好一个良善的家主,从府库中拿出新旧的东西来----既为了我们自己的益处,也为了他人的益处。若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能够使一个属神的人完全,使一个基督徒和神仆人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7),那么,就是习读圣经、遵从圣经这件事了。我们也应像亚波罗那样(徒18:24),在圣经上明白、并能讲解圣经;即,完全地熟悉圣经中的真正主旨和意义,明白所读的圣经话语,不谬解、谬用圣经,而是“凭着真理的圣灵,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3);并以信心和爱牢固地持守在圣经之中,也把圣经中的每一句话语都恰当地应用到我们的生命之中。字句,无论是律法中的、还是福音中的,如果离开灵,对人就没有什么益处。因而,基督的仆人是属灵的仆人,是为了教会的益处;他们的职事,就是翻开圣经,并把圣经应用到人们的实际生命之中;他们的知识、教义、敬虔、指导、警戒、言语、表达,必须是来源于、取自于圣经的。讲解圣经,是早期纯洁的以色列会众中最常见的讲道方式。利未人的职责,就是要“将神的典章教训雅各,用神的律法教训以色列”(申33:10);不仅要习读圣经,而且要“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8:8)。“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徒8:31)。若没有圣经的支撑,牧师、传道人说的话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反之,若没有传道人的讲解,圣经也会很难被人们明白;而若这两者兼具,那么,我们若还不信、还无知,我们的血就要归在我们自己头上了。

在完全地坚信以上这些原则之后,我得出结论,无论做什么事情,若能够帮助良善的基督徒们习读、明白圣经,那么,就是一件归荣耀与神的服事工作,并有益于神在人中间的国度;这一点,把我拉入到这项事业中;并且在其中,我“又软弱,又惧怕,又甚站兢”(林前2:3);生怕我在做一件对我而言太高的事;生怕我的不配、不足的能力为这样美好的一件事业而带来任何损失。如果有人想要知道我是一个多么卑微鄙陋、默默无闻的人,想要知道我的学识、判断、言语的表达能力、以及任何其它方面的优势,是多么地比基督仆人中最小的一个还要小;如果有人想要知道,我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来做如此庞大艰巨的一件工作;那么,我所能说的,就只有这一点:----长久以来,我就是这样练习的----不管是在为讲道而时时所作的准备,还是在新约中一些部分试着花时间写出的一些注释和思考;这是为了我自己的用处,也是为了我的满足和喜乐;因为我不知道有什么其它的方式能使我的心思和时间得到满足。每一个研习的人,都有自己所喜爱的学习对象;这学习的过程,就是他的喜乐;对我而言,研习圣经就是我的喜乐与满足。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我从童年就开始体会到的幸福;我的可敬的父亲,从我小的时候就开始在这个方面训练我;对他的记忆,是如此令我珍视和缅怀:父亲常常提醒我----:“一个好的圣经学者,必须是一个良善的属神之人;他应当先把圣经放在眼中,才能去读别的书;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明白圣经和应用圣经”。当我在进行着这样的实践、并勤勉地习读圣经的时候,BURKITT先生的圣经注释出版了,先是福音书的,而后是《使徒行传》以及保罗书信;这些圣经注释在严肃认真的人群中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并且无疑地,凭着神的祝福,也仍将会继续对教会有极大的益处。在BURKITT先生完成了这些工作以后,神很快就凭着己意和喜悦,接他进入了安息;那时,我的一些朋友就极力劝我,我自己也很渴望,靠着基督的恩典和力量,对旧约也去作同样的事情。现在在这里,我谦卑地呈上《创世纪》到《申命记》五本书的注释,作为一个样品;如果它能够得到欢迎,能够有所用处,那么,靠着神的帮助,只要神使我继续享有着性命和健康,只要我其它方面的工作有允许的条件,我就会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注释工作。我知道,在我们自己的语言作品中,已经有许多这样类似的帮助和圣经注释;为此我们都应当好好珍视,并向神感恩;但是圣经是一个永远不会枯干的主题----不管我们多么常常地读圣经,每次总是会读到新的东西。当大卫为建圣殿的工作而积蓄了很多财宝的时候,他仍然对所罗门说:“你还可以增添”(代上22:13)。这财宝,就是对圣经的知识;它仍然能够增长,直到我们成为完全的人。圣经如同一个田园或是葡萄园,人在其中会看见许多工作,并要用各样的恩赐来作工;这些工作都是出于一灵(林前12:4,6),都是为了同一个主的荣耀。在言语方面和古代知识方面有恩赐的人,因着他们对圣经用心的查考和习读而对教会很有益。在神学原则方面的研究与思考,有助于人们更能够明白神圣的真理,对信仰也非常有益。在争战的事情上有学识、洞见和决心的人,奋力守护主的园,抵挡黑暗势力的进攻,在这末世,以圣经的神圣话语击退无神论者、自然神论者(即那些不相信造物主的人)、亵渎嘲笑者的可耻伎俩。这些各样的服事神的工作,都是有荣耀的工作,应当在众教会中配得称赞:这些在葡萄园的田地中、收获果实的人,虽然或是些民中最穷的人(王下25:12),但是他们的工作在家主的眼中并不会因而被轻看;从他们宝贵的果实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按时所分的粮”(路12:42)。这样的工作,就是我在按着自己的能力所努力做的。(林前12:21)眼 不 能 对 手 说 , 我 用 不 着 你 。 头 也 不 能 对 脚 说 , 我 用 不 着 你 。

学者们最近在圣经的这前五本书、以及后面的一些书中的研读中得到许多教益;这主要归因于PATRICK主教的杰出、极有价值的圣经注释工作;他的工作踏实而博大,并有很好的应用意义,相信在以后的年代中也会仍然跻身于圣经注释家的前三名之中;我们为他而感谢赞美神。POOL先生的英文注释(我们可以设想,其影响已经传播得相当广泛)也是有很大价值的,尤其是在解释圣经句子、以经解经、排除困难方面。所以,我尽量在那些圣经中已经广泛讨论过的方面尽量简洁,尽力地避免重述已经得到的发现;因为我不愿意重复已经做成的事情;更不想“借着现成的事夸口”(如果我可以借用(林后10:16)的话)。这些所提及的工作在具体的圣经字句上的注释工作很好、很有帮助;但是,(像本书这样的)按着圣经流畅的思路而进行的连续的注释,则对人对己应有更好、更容易的教导意义。我认为,完整地观察圣经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如果有必要的话),以及注意圣经各书中的整体架构、主旨,留心圣经中历史和记载的脉络,把圣经的各个部分放在一起作为整体来习读,将会极大地帮助我们明白圣经,并能够在心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尽管,在圣经中,这里和那里常常有些具体的、困难的字句,即使是最好的圣经学者也不能够轻易明白;但是这些往往并不影响我们对圣经整体的把握。所以,对圣经的整体把握,就是我在这里的努力方向。但是,我们仅仅明白所读的内容是不够的,而是,必须要因着圣经的教导,而学得良善,被圣经的话语所感、所塑造。神的话语,不是要供给我们娱乐或是消遣的,也不仅是我们眼前的光,不仅是供给我们思索;而更是,要作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119:105),指引我们走到职分的道路上,并防止我们走差路:所以,我们必须要习读、查考、寻求圣经,不仅要知道“其中的意思是什么”,更要从圣经中知道“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和价值”?“我们怎样才能因着神的恩典、靠着神的话语活在神的面前,并得到那属神的、属天的生命”?我在本书中想要努力回答的,就是这样的求问。

在这本圣经注释中,我的目标是尽力用诚实、平实、浅显的文字,来让普通人能够明白;而不是使读者被注释者的不同情感和喜好而纷扰;这就像是在仿照着POOL先生在拉丁语注释版本中的平易近人的风格。在实际的应用方面,我不是要尽力从圣经的每一句话、每一段中都得出什么教义;而是要努力地使所有这些注释的文字都有益于“教 训 , 督 责 , 使 人 归 正 , 教 导 人 学 义”;竭力地使所有人都被圣经的话语鼓励,而有圣洁的品格;并仔细地避免那些会引起疑惑、纷争、辩论之事。只有当在基督徒的心中、生命之中有着敬虔的信仰、大能和得胜的时候,我们生命的荒野才会变为果实充满的良田。既然,我们的主耶稣是“旧约之田中隐藏的珍宝”,是那“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那么,我就仔细地查考在摩西的书中是怎样记载、论述他的;这也是主耶稣自己所曾多次提到的。在众先知的书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见关于弥赛亚的记述和应许,看见关于福音恩典的记述;但是这里,在摩西的书中,我们则更多地看见的是预表;那些影儿,预表了基督的实质(罗5:14),预表了基督的真实救恩和品格。对于那些住在基督里面的人来说,这些事情会非常有教导意义和启迪,并能够帮助他们坚固信心,坚固他们的热忱之爱与圣洁喜乐。这一点,特别地是我们查考圣经的目的----要在其中看见为基督的见证与永生(约5:39)。那些礼例的律例,并非与基督和他的救恩相悖;然而,我们今日更应感恩,因为那蒙在旧约上的帕子“已在基督里废去了”(林后3:13,14,18)。尽管他们那时“不能看见那将废者的结局”(林后3:13),但今天我们因有了钥匙,而能看见其中的奥秘,看见主的荣光(林后3:18)。因着福音,今日我们比犹太人更能够从旧约中看见关于基督的事。若有人觉得这些观察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他应当记得----律法中的每个字都重如山。我们确知,在圣经中没有一个无用的字。我期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圣经注释之前,先要好好习读圣经中的完整段落,并有时需要反复地习读;这样,他在阅读本书时才会有更好的理解。并且,有时应该翻看所引用的圣经中其它相应的段落和句子,用属灵的事情,与属灵的事情相比较。

神永恒旨意的目的,无论是在神的恩典、还是意旨安排的作为中,都是为了要使他的话显为大、为尊(赛42:21),使他的旨意话语显为大、超乎他的名(诗138:2);这样,当我们祷告“父阿,荣耀你的名”时,我们也是诚心所愿,祈求天父使他的圣经显为大、为尊;这个祷告,是我们的救主所祈求的(特别是针对基督自己的受难),并在当时立刻得到了天父的回答:“我 已 经 荣 耀 了 我 的 名 , 还 要 再 荣 耀” (约12:28)。对于我现在所作的这件工作,我谦卑地渴望,靠着主赐我的恩典和力量,期盼我所作的能使习读圣经更加容易、令人喜悦、使人有益,期盼这件工作能够得到主的恩典悦纳----主曾喜悦夸赞那把两文钱扔进府库中的寡妇;如果我的这个期望能在任何程度上得到满足,那么,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蔑视我和我所做的,我都仍会觉得自己的劳苦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至此,我再没有别的什么要说的了;愿我的朋友们为我代祷,也愿他们能得着主耶稣的恩典与恩惠;我们这些不配的人,倚靠着那恩典,得到安息;并盼望着,那即将向我们显明的荣耀。

亨利马太
切斯特
1706年10月2日

 

 

 


亨利马太圣经注释简本

原著序言:第二卷:《约书亚记》至《以斯帖记》

这本第二卷的圣经注释写作过程,是带着与前一卷相同的敬畏与站兢之心,也是用着与前一卷相同的平实简朴的方式完成的。好的内容并不需要装饰,来使人注意、理解。我也相信,借着神的恩典,这一卷能够像上一卷那样,传扬圣经的知识,使人的心灵和生命得到改变。如果这本圣经注释,能够使我的读者智慧而良善,并且能够更加智慧而良善,警惕、远离罪,并在对神、对人的职分中谨慎警醒,热爱神的话语和典章,那么,我的期望和目的就达到了。(林后9:10)那 赐 种 给 撒 种 的 , 赐 粮 给 人 吃 的 , 必 多 多 加 给 你 们 种 地 的 种 子 , 又 增 添 你 们 仁 义 的 果 子 。在本卷中,记述了犹太人会众与国家的历史;从他们在埃及为奴430年,以及旷野漂泊40年之后进入应许之地开始,直到他们在巴比伦被掳70年后重新回到居住地为止----从约书亚到尼希米。摩西五经中主要记述给他们的律法,典章,条例等等;而本卷中的各书则完全是历史性的记载;并且在这些历史记载之中,有极其珍贵的学识和智慧,代代相传。所有这些年代的历程,以及其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和时间,构成了历史,并增添了其中的光亮;看起来,这些事情因此很值得认真勤奋地去研读,并得到喜乐与益处;许多有学识的人们就是这样研习的。我得承认,在这里的序言中,为了取悦于我自己、也为了取悦于读者,我本可以给出这些历史时间的详细计算;但我考虑到,我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如同一个婴孩;我也不能假称自己有什么新发现,或是更正从前那许多著名作者的工作,更不能解决什么细节上的纷争。为此,我曾真诚地想请教于在SHREWSBURY的令人尊敬的TALLENTS先生;他是《历史通观》的作者;我想请求他,在整理这些历史的事情、时间上帮助我;但是,就在我最后去找他的那个礼拜,神凭己意而结束了TALLENTS先生的有价值的一生,把他接到安息之所;那是在他89岁年纪的时候:所以,我的这个想法也没能达成。他所著的《历代志年表》对整理这些历史的时间、事件很有帮助。另外,LIGHTFOOT博士所著的《旧约年表》以及CRADOCK先生所著的《旧约历史总览》也对相应的读者会有帮助。至于,对历史中的一些具体的困难、难解之处,我并没有在本卷的圣经注释中详细展开叙述;因为,很多时候,我常常都不能使自己满意,那我又怎能使我的读者们满意呢?但是,说实在的,我从没有觉得存在什么特别大的困难,来针对一些疑难之处给出充足的解释或是原因,使那些无神论者、那些反对圣经的人闭口;他们会指责圣经中时间等细小的细节上会有一些矛盾或不一致之处;针对这些人的指责,我都能够正面回答、回击;----只要说明,在那些细小的不同细节的背后,可能有什么原因解释,就可以了;这种可能的解释,或是这样,或是那样。但是同时,一个人也不能满意地确知,到底原因是怎样的。然而,我们可以安稳地、欣慰地在某些事情上不知道确切情况和具体原因解释;有一些问题没有十分确定的答案;这本身,其实是件好事。关乎我们救赎的事情,是足够清楚而明确的;我们不必要在那些编年史、家谱、年历等等的上面把自己缠绕、困扰于其中。至少,我在圣经注释的职分上,不是要进入到那个迷宫中去。我所关注和瞩目的事情,是那些“于 教 训 , 督 责 , 使 人 归 正 , 教 导 人 学 义”有益的事情。这,就是我尽力地把圣经中那些难于明白的内容打开、加以注释的唯一目的。每一个作者写作的方式,是由他的写作内容和目的决定的。正如,那些神圣的圣经书写者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正式的系统和体系;同样,他们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正式的编年历。而是,他们用恰当的记述方式,把那些关乎我们职分和方向的事情记述下来;这些记述和记载的文字,是最适宜、最有益处的,也符合圣经在我们身上的教导目的。正如一个古人说得好:“神的话语,即使对那最愚拙卑微的人来说,也清晰地、容易地能够使人得着永生;神的话语,即使对那最伟岸、自高的人,也足以会使他显出自己是何等渺小”。在我们勤勉地习读本卷所对应的那些圣经部分时,有几件事情值得注意。

I。这些讲述的内容,是历史事实,因而不仅有令人欣慰喜悦的内容,更有对人的生命极有教导意义的内容和目的。其中所告诉我们的知识,包含着那些即使人凭着最大胆的猜测也不能够知道的。当我们静思默想的时候,当我们仔细思索我们周围的各样事情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对现在及将来的事情有一些更深的认识。但是,对于在过去、在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过往之事,我们则完全地(也不得不)依靠于他人的报告和记述。一个人可以提出理论或是假设,并由此而赢得智慧的名声;但是如果他把那些从未见过的历史,说成是自己亲眼所见,那就是在欺谎了。所以,我们是何等地要倚靠于神的智慧与良善,并且为这里的圣经中所记述的历史而向神感恩;圣经的这些历史,虽然距离我们如此遥远,但是,因着神的智慧和良善,无论我们身处什么年代、什么地点,这些历史又距离我们多么近、多么令人熟悉!历史对我们有着如此深刻的教导意义,以致于寓言和比喻也常被发明出来,一同告诉我们什么是恶、什么是善;而且,不管别的历史如何,在这圣经中所记载的历史,都是单单要显明出神的旨意和意旨安排,并引导人、教导人要谨守于神。

II。这是真实的、千真万确的历史;我们完全地相信圣经历史的真实性,而不必担心被欺骗。对那些外邦异教之人来说,历史,或者是完全不可知的,或者是充满欺谎、虚假的;但对我们而言,却因着圣经的信实记载,而完全地、可靠地知道圣经中的历史。相对而言,在各国中,希腊人在历史方面已经记得很不错了,但他们的后继者、罗马人则指出,希腊的历史中充满了谎言,毫无确信之处;正如他们的一个诗人说道:“虚谎的希腊人,竟然敢记录历史”。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圣经和历史,却是毫无可质疑的、是极其确定的;圣经的记载本身,没有任何狡诈和虚假。完全地确信圣经,这对我们而言是极大的满足;----尤其是当我们看见这些历史中充满了真正奇妙的神迹、充满了许多伟大而宏大之事的时候。

III。这是极其古老的历史,比人类中任何的其它记录都更加久远。荷马史诗,是出自一个外邦人中最古老的作者之一,其真正的作品现在早已失传;其作者被认为是生活在奥林匹亚时代,接近于罗马城被起初建立的时期;即使是这些外邦人中最古老的时期,也不过就相当于犹大国中希西家统治的时期。而且,荷马的作品并非是记史的,而只是虚构的诗歌:其中充满了冗长的变音和光怪陆离的异教迷信。真正的早期历史家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他们是我们中真正记史的人;但他们也不过就是与以斯拉和尼希米同时代;而且,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并不能够确定地记载出任何在他们之前时期的历史和事件。这些各国各族中的古老历史,都充满了缺陷、迷惑、浑浊不清;没有一样像圣经中的历史那样,不但极其久远,而且极其清晰;正如学识渊博的STILLINGFLEET主教在他的宝贵的《神圣起源》一书中所陈述的:圣经的历史是如此清晰而明确。让这些圣经中古老的历史,不仅增长我们的知识、满足我们的求知欲,而且,更应该使我们在其中看见、得到神的教导,明白良善的道路是什么;(耶6:16)耶 和 华 如 此 说 , 你 们 当 站 在 路 上 察 看 , 访 问 古 道 , 哪 是 善 道 , 便 行 在 其 间 。 这 样 , 你 们 心 里 必 得 安 息 。

IV。这些历史,是关乎“教会”的历史,是关于犹太人会众的历史;是关乎属神的社会、神圣的社会的,其中有神的旨意和典章;是出于属天之约;神与他们的约,伴随着极大的神迹。在这世上曾经风起云涌出许多强大的、威武的国家;他们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或以自己的学识、武力、勇气、以及其中的伟人和伟业著称;但是,关于他们的记载早已丢失,淹没在历史的烟尘和传说之中;而小小的犹太民族,却是一个独居之民,不列在万民之中(民23:9);可是,以色列人的历史,却成为了一个最著名的、最古老的、最流传久远的历史;而且,在圣经的历史中根本不去提别的什么国家,除非当他们与犹太人发生某种关系的时候:至 高 者 将 地 业 赐 给 列 邦 , 将 世 人 分 开 , 就 照 以 色 列 人 的 数 目 立 定 万 民 的 疆 界 。耶 和 华 的 分 本 是 他 的 百 姓 。 他 的 产 业 本 是 雅 各 (申32:8,9)。神就是这样,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顾念着他的教会、他的会众百姓;他是多么重视他的子民。因此,让我们也要像亲爱的儿女一样,来跟随、遵从我们的天父。

V。圣经中的这些历史,是属神的历史,是出于神的启示;而且,这些历史对指引我们的信心和行动有重要的统领作用。我们不要觉得其中有任何部分不重要,也不要以为其中有任何部分与我们没关系;更不要觉得其中有任何部分可有可无,读不读都没有关系。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对待这些神圣的历史;(林前10:11)他 们 遭 遇 这 些 事 , 都 要 作 为 鉴 戒 。 并 且 写 在 经 上 , 正 是 警 戒 我 们 这 末 世 的 人 。
1.这些历史,对理解旧约圣经中很多内容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大卫一生以及其国位的历史的了解,尤其是对大卫所经历的苦难的了解,是我们理解诗篇中很多篇章的钥匙;这些历史,也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明白众先知书中的话语。
2.虽然,我们在这些历史中,没有看到像在摩西书中所记的律法与历史中,有那么多对基督的各样预表;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在这些历史中看见许许多多的对弥赛亚的预表的各样人物,比如约书亚、参孙、所罗门、古列,尤其是大卫;大卫的国度预表了弥赛亚的国度,预表了那与基督的君王之约,并暗示了那永生之道与救赎之约。如果我们不明白这里的历史,就不会明白为什么基督被称为大卫之子、大卫的子孙,也不会明白为什么施洗约翰被称为那将要来的以利亚(太11:14)。
3.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历史中,记述了犹太人会众的状态;这预表了福音的教会,也预表了弥赛亚时的状态;正如,那些先知的预言是指向更远的末后日子的,同样,这些历史也是如此;“这些事情,是要为我们作为鉴戒”(林前10:11)。这些历史,能让我们明白关乎教会的三件事情:----
(1)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应期待教会的完美纯洁以及完全的联合;因此,当我们看见教会中有败坏、不当、分裂的事情的时候,虽然应当为此极其伤心并努力更正、避免,但是,我们不要震惊、更不要因此跌倒。当我们看见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讶异,好像这些事情若发生了,就很奇怪似的;我们更不要因此对教会就气馁绝望,或因此就轻看关于教会的典章。在犹大和以法莲身上,有多少罪恶的偶像污秽、不洁净、不敬虔、不道德的事情,这是他们身上多么令人可悲的伤口!可是(我或许可以说)神容忍了他们这些过错,从未完全弃绝他们,直到他们弃绝了弥赛亚的时候。(耶51:5)以 色 列 和 犹 大 虽 然 境 内 充 满 违 背 以 色 列 圣 者 的 罪 , 却 没 有 被 他 的 神 万 军 之 耶 和 华 丢 弃 。
(2)我们也不应期待,在这个地上,教会中会有持续不变的平静和繁荣。犹太人的会众,自从他们早期的时候,就是以被欺压、被迫害的日子开始的;他们有为奴的日子,也有得胜的日子,也常常迷乱、士气低沉、贫穷困窘、处境低微;然而神为他自己存留了余民,是圣洁的种类(赛6:13)。所以,当福音教会有一些起伏跌宕的时候,甚至当教会身处旷野、甚至处境和状态都极度糟糕的时候,让我们不要惊讶,更不要消极而气馁。
(3)教会,不会被困难与逼迫等灭绝。福音的教会,被称为“神的以色列民”(加6:16),“在上的耶路撒冷”(加4:26),是“属天的耶路撒冷”。那“属肉体的以色列人”(林前10:18),以及地上的耶路撒冷,能够被神的奇妙的意旨安排所保守----他们虽经历许许多多坎坷和风暴,却仍然一直能够存在,直到神把荣耀放到福音教会的身上时为止;既然如此,那么,这些以色列民所预表的福音教会,就更会被神的大能所保守;教会虽经历风雨,但却必然、依然能够坚立----直到主耶稣再来的日子,直到神的审判日的时候,直到一切都大白的时候。恩典的国度,必将一直持续到完全的荣耀和完美之中。
4.这些圣经中的历史,对于我们的方向以及职分之路,有着极大的价值和用处;这些历史记载下来,是为了我们的习读,使我们能够看见什么是恶、并避免恶、敌挡恶,看见什么是善、并努力勤勉地去行善。虽然在这些历史中记载的主要是士师、君王、伟人、权贵之人等等,但是,即使是我们之中最卑微的人,也应当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看见罪、并憎恨罪,并看见圣洁的美丽、热爱圣洁的品格。是的,一个人的地位越高,这两者就会越明显、越被别人看见;如果一个地位尊贵的人是良善的,那么,他的良善就使他的尊贵更加值得敬重;反之,如果那人是恶的,那么,他的尊贵地位只是使他的罪恶更加可耻。在这些圣经历史中,即使是那些良善人的罪,也被信实地记载下来;这是为了我们的警诫;以为自己能够站立得住的人,要小心、免得跌倒;同时,那些跌落在罪中的人,若真心地悔改、真正地离弃己罪,那么,就不要对神的饶恕绝望。
5.这些历史,既显明了神对我们的要求,也同时显明了神的意旨安排将会怎样对待我们,尤其是显明了,神的意旨安排将要怎样对待万国。神在对待犹太人国家的历史中,显明了,万国将要怎样被对待----当君王、百姓服事于人间神国度的利益的时候,神也会顾念、保守、兴旺他们的利益;而当他们悖逆神、离弃神的统治的时候,那么,他们就必会受到审判与惩罚。这就是以色列国的历史;当他们靠近神的时候,他们就兴旺繁荣;当他们离开神的时候,那么,每件事情就会成为他们的拦阻和苦难。TILLOTSON主教在关于(箴14:34)的精彩讲道中指出:虽然,神的意旨安排在各个人的身上似乎看起来并不是很明显----因为有另一个世界中的奖赏或惩罚在等待着他们;但是,在每个国家的身上却不是这样;一国之中的好品德,常常会在这个世界中就得到报偿;一国之中普遍的罪,也常常就会在这个世界中得到惩罚;----因为,TILLOTSON主教说到,一群人作为一个公众的集体,只能在这个世界中被奖惩;而他们在那永远的世界中,会被完全分散开,不再是一个国家、民族等等的集体了。神要怎样对待天下万国万族的方式,就这样清晰地摆在我们的面前;神圣的、圣经的历史,就这样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我多么期望,那些身为基督徒的政治家们,也像牧师传道人一样,深刻地熟知这些圣经的历史;这样,他们就能够从中学习到政治与治国的良善道理。我们(正如那些犹太人一样)因蒙福而得到神的这些启示,并且,作为一个国家,都以此为我们的信仰,并愿意亲近神;那么,我们就应该庄重地把我们自己放在神的统治与掌管之下;这些圣经中的历史,就必会成为我们的鉴戒、样本和镜子。

我不想声称,这本圣经注释是写给那些大人物的。如果本书中所写的内容能让任何人喜悦、并有收益、更使自己遵从圣经中的教诲,那么,愿荣耀归于神、让百川都归于大海。当我回首看这些自己写出的文字时,我没有看见任何可以自夸的事,反而尽是让自己羞耻惭愧之事;而我若是展望未来自己要做的事,我也没有看见任何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可以信靠的。在我里面,没有任何能够让我自己满足的;然而,是神的恩典使我成其为自己,我也相信,神的恩典对我必将是完备而充足的,必将使我满足。公 义 , 能 力 , 惟 独 在 乎 耶 和 华(赛45:24)。保罗在(腓1:19)中所说的“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是我们在信心中应当切切祈求的,也是我们当倚靠的;主会帮助我们,成就每一个良善的言语和工作。在习读圣经时的喜乐,使我写下了这些注释的文字;我的朋友们对我在第一卷中的坦率和喜爱,促使我把这些文字发表出来;这是按着我最好的能力,并非是轻轻忽忽、漫不经心的工作;我期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文字不是那么冗长,使这些文字可以帮助那些“困苦的羊”(亚11:11)。但是这样一来,就不能达到我所希望的详实和充分的目的,去帮助所有的羊群-----如果只注重简洁,我就会使这些注释文字的意思不清楚透彻。我谦卑地顺服于神的意旨安排、顺服于神的旨意,谦卑地倚靠于神的恩典、引领和作为,只要我有时间,我就会继续这件工作。若神许可,再有两卷,旧约圣经注释的工作就会完成;那时,若我的朋友们继续鼓励我,若神仍使我有能力和时间,我就会开始新约圣经注释的工作。虽然“有 好 些 人 提 笔 作 书 , 述 说 在 我 们 中 间 所 成 就 的 事”(路1:1),然而,这些书的主题就只有一个:基督的国度;这是众圣徒的信心,是对宝贵灵魂的拯救(多1:4)(犹3)。我在这里大胆地公布自己的期望,盼望我能得着朋友们的帮助和建议,也盼望他们为我祷告,使我能够在圣经中更加坚固,使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恩赐更多地被赐给我,这样,我就可以得着主耶稣的恩慈,成为他信实的仆人----就是在一切称基督为主的人中,比那最小的弟兄还小的一个。

亨利马太

切斯特

1708年六月二日

 

点击阅读更多:《新旧约全书圣经》注释
 

小鱼书社 基督福音书库 | 基督教护教学,马太亨利圣经注释,基督福音,旧约概论,新约概论,教会历史,宗教哲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