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剖析《老子》

——
一个基督徒的视角
2020年

目录

第一章 。。。。。。。。。。。。。。。。。。第  5  页
第二章 。。。。。。。。。。。。。。。。。。第  26 页
第三章 。。。。。。。。。。。。。。。。。。第  89 页
第四章 。。。。。。。。。。。。。。。。。。第  92 页
第五章 。。。。。。。。。。。。。。。。。。第  97 页
第六章 。。。。。。。。。。。。。。。。。。第 101 页
第七章 。。。。。。。。。。。。。。。。。。第 103 页
第八章 。。。。。。。。。。。。。。。。。。第 122 页
第九章 。。。。。。。。。。。。。。。。。。第 131 页
第十章 。。。。。。。。。。。。。。。。。。第 141 页
第十一章 。。。。。。。。。。。。。。。。。第 145 页
第十二章 。。。。。。。。。。。。。。。。。第 149 页
第十三章 。。。。。。。。。。。。。。。。。第 187 页
第十四章 。。。。。。。。。。。。。。。。。第 199 页
第十五章 。。。。。。。。。。。。。。。。。第 207 页
第十六章 。。。。。。。。。。。。。。。。。第 209 页
第十七章 。。。。。。。。。。。。。。。。。第 216 页
第十八章 。。。。。。。。。。。。。。。。。第 247 页
第十九章 。。。。。。。。。。。。。。。。。第 251 页
第二十章 。。。。。。。。。。。。。。。。。第 255 页
第二十一章 。。。。。。。。。。。。。。。。第 268 页
第二十二章 。。。。。。。。。。。。。。。。第 273 页
第二十三章 。。。。。。。。。。。。。。。。第 279 页
第二十四章 。。。。。。。。。。。。。。。。第 285 页
第二十五章 。。。。。。。。。。。。。。。。第 289 页
第二十六章 。。。。。。。。。。。。。。。。第 294 页
第二十七章 。。。。。。。。。。。。。。。。第 296 页
第二十八章 。。。。。。。。。。。。。。。。第 298 页
第二十九章 。。。。。。。。。。。。。。。。第 303 页
第三十章 。。。。。。。。。。。。。。。。。第 313 页
第三十一章 。。。。。。。。。。。。。。。。第 316 页
第三十二章 。。。。。。。。。。。。。。。。第 319 页
第三十三章 。。。。。。。。。。。。。。。。第 323 页
第三十四章 。。。。。。。。。。。。。。。。第 327 页
第三十五章 。。。。。。。。。。。。。。。。第 333 页
第三十六章 。。。。。。。。。。。。。。。。第 335 页
第三十七章 。。。。。。。。。。。。。。。。第 338 页
第三十八章 。。。。。。。。。。。。。。。。第 343 页
第三十九章 。。。。。。。。。。。。。。。。第 346 页
第四十章 。。。。。。。。。。。。。。。。。第 348 页
第四十一章 。。。。。。。。。。。。。。。。第 350 页
第四十二章 。。。。。。。。。。。。。。。。第 355 页
第四十三章 。。。。。。。。。。。。。。。。第 360 页
第四十四章 。。。。。。。。。。。。。。。。第 362 页
第四十五章 。。。。。。。。。。。。。。。。第 364 页
第四十六章 。。。。。。。。。。。。。。。。第 368 页
第四十七章 。。。。。。。。。。。。。。。。第 371 页
第四十八章 。。。。。。。。。。。。。。。。第 376 页
第四十九章 。。。。。。。。。。。。。。。。第 379 页
第五十章 。。。。。。。。。。。。。。。。。第 382 页
第五十一章 。。。。。。。。。。。。。。。。第 385 页
第五十二章 。。。。。。。。。。。。。。。。第 390 页
第五十三章 。。。。。。。。。。。。。。。。第 395 页
第五十四章 。。。。。。。。。。。。。。。。第 397 页
第五十五章 。。。。。。。。。。。。。。。。第 400 页
第五十六章 。。。。。。。。。。。。。。。。第 401 页
第五十七章 。。。。。。。。。。。。。。。。第 405 页
第五十八章 。。。。。。。。。。。。。。。。第 408 页
第五十九章 。。。。。。。。。。。。。。。。第 411 页
第六十章 。。。。。。。。。。。。。。。。。第 413 页
第六十一章 。。。。。。。。。。。。。。。。第 417 页
第六十二章 。。。。。。。。。。。。。。。。第 419 页
第六十三章 。。。。。。。。。。。。。。。。第 423 页
第六十四章 。。。。。。。。。。。。。。。。第 427 页
第六十五章 。。。。。。。。。。。。。。。。第 432 页
第六十六章 。。。。。。。。。。。。。。。。第 435 页
第六十七章 。。。。。。。。。。。。。。。。第 437 页
第六十八章 。。。。。。。。。。。。。。。。第 441 页
第六十九章 。。。。。。。。。。。。。。。。第 443 页
第七十章 。。。。。。。。。。。。。。。。。第 445 页
第七十一章 。。。。。。。。。。。。。。。。第 447 页
第七十二章 。。。。。。。。。。。。。。。。第 449 页
第七十三章 。。。。。。。。。。。。。。。。第 451 页
第七十四章 。。。。。。。。。。。。。。。。第 455 页
第七十五章 。。。。。。。。。。。。。。。。第 461 页
第七十六章 。。。。。。。。。。。。。。。。第 463 页
第七十七章 。。。。。。。。。。。。。。。。第 465 页
第七十八章 。。。。。。。。。。。。。。。。第 472 页
第七十九章 。。。。。。。。。。。。。。。。第 476 页
第八十章 。。。。。。。。。。。。。。。。。第 479 页
第八十一章 。。。。。。。。。。。。。。。。第 481 页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终极)。“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精髓中,以《老子》(或称为《道德经》)为核心基础的道教思想占据着大约三分之一的影响力。所谓中华传统思想,包含了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道教思想三大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也互有矛盾;它们试图回答关于人生、世界、道德、信仰、价值方面的一系列、许多根本的、重要的问题。

在这三者之中,以《论语》等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教思想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主流、统治地位;甚至在中国历史上,历世历代的科举制度中,都以儒家经典及其思想体系为唯一标准内容;孔子甚至被称为是至圣先师,以至于,在1911年清朝灭亡之前的中国人都笃信:“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然而,虽然儒教中包含着许多光辉的思想,例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等等,并且,儒教极力地推崇人生应当精诚求索、“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儒教却无法在严格意义上被称为是一个宗教,因为它所表达的内容,仅仅是没有超越性、没有超自然根基的道德伦理主义而已。

任何人,无论多么良善、或是多么罪恶,都要不得不面对死亡。在死亡面前,无论多么华丽的道德言辞,都是无能为力的。如果离开了永恒的、超越性的、超自然的、超越死亡的根基、权柄、源泉,那么,任何道德就都是苍白的、无力的、甚至是滑稽的。如果离开了道德法则的永恒颁布者,那么,道德法则本身也就失去了隽永的、内在的、持续到永远的、价值与意义。

在世人的内心深处,都先天性地知道上天、永远、永恒这些概念;在世人的生命之中,都本能性地有着追寻真相、追求真理、寻求信仰、寻找心灵依靠与精神支柱的渴望。在人的内心中有一个空洞,只有上天自己才能填满。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却借着所造之物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的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儒教非常强大、一直牢牢地占据着统治地位,以至于读书人如果不读儒家经典,不读《论语》、不读《孟子》、《大学》、《中庸》、《礼记》等四书五经,那么,就不可能光宗耀祖、金榜题名、出相入士、进入上层社会,也不可能有效地为国家、社会、群族、县乡治理等等社会事务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儒教自身具有着深刻的缺陷和漏洞,以至于历史上的中国人不得不到佛教和道教思想中去寻找那些关于超越性、超自然性、超越死亡的许多方面之问题的答案。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儒教本身仅仅是关注于此世的问题、价值与意义;因此,儒教无法在终极的层面上,在超越死亡的层面上,讲述人生的真正意义,以及道德的真正价值。

虽然,儒教中包含着许多重要而宝贵的道德伦理,也讲述了许多对于社会秩序、家庭、人生具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的话题,但是,儒教既无法给出那些指向永恒、超越死亡之人生问题的答案,也无法讲述世界的本质、起源、性质、未来等等话题内容。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教尽管如此重要、如此占据统治地位、主流地位,却始终无法完全取代、抹煞、消除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的重要影响。

后两者,正是要试图思考关于人生与世界的那些超越性的问题;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信仰观的层面上,它们试图要给出关于人生与世界之本质的超越性的、超自然的答案。可是,佛教思想与道教思想也各自包含着深刻的局限性、谬误性。

佛教思想属于泛神主义的思想范畴;它不是把人带入以上天为中心的信仰之中,而是恰恰相反,使人远离上天,甚至主张“人定胜天”(人若能够禅定、安定、安静、看破红尘,那么,即使是天也能够被胜过)。在佛教的经典中,清晰地否认这个世界上有那样一位造物主、主宰和安排一切的“上天”。佛教并非是要把人带入热忱、执著的信仰与真挚之爱中,而是要反对一切执著,否认爱的真实意义,甚至否认一切事物、以及人生的真实意义。佛教的主旨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即,一切事物的表象,在本质上而言,都是空的;空本身,从本质上说,就是一切事物的表象);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主张,人应当放下一切执著,看破一切,悟透人生,从而不被一切事情、一切人所羁绊,才得以进入涅磐、寂灭;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佛教曾经大力提倡割亲、出家,即割断世人与亲人、父母、家人等等之间的关系;因此,曾经受到以孝俤为核心理念的儒生们的激烈反对。

总而言之,佛教常常是以这种空灵、放弃、舍得、看破、了脱等等思想,作为其核心色彩;而不愿意主动地涉足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法律等等领域的活动和理论建树。因而,虽然,佛教在中国民间受到很多欢迎,尤其是在江南、华南等地区,自古寺庙云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人历史上的一些慈善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杀人放火等罪恶昭昭的犯罪行为(佛教以因果和轮回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吓阻人去犯那些罪恶昭昭的行为;以烧香拜佛、敲木鱼、念经、积功德等等形式,间接鼓励人对他人行善和捐助等等);但是,佛教从未能够在中国历史上取代儒教的主流统治地位。

事实上,佛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心中敬虔、真诚、真挚的、敬神畏天的信仰。在佛教历史与信仰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许多多形式主义、信仰虚伪的和尚尼姑们,信无所信,敬无所敬;他们以虚无主义、否定主义(即,否定世上任何事情与价值的真实与隽永的意义;甚至否定“否定”本身)为所谓的信仰,但实际上,却仍然是生活在自私、自利、清高、自义之中。

相比于佛教,道教作为一个宗教的形式,显然影响力要小很多。这部分地是由于,道教的经典不像佛教经典那么冗长繁杂,也部分地是由于,道教不像佛教那样有着相对而言比较组织化的宗教形式、以及比较系统化的教义。但是,以《老子》为核心的道教思想,自古以来,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却是非常深刻、广泛、普及的。在思想、哲学、文化、社会层面,道教思想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佛教思想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直到今天,我们在现代中国人心中普遍流行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信仰观中,仍然能够深刻地看见,以“无为而无不为”为代表的道教思想的影响,广泛地遍及各处。这种影响,与《周易》以及风水理念、八卦理念等等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中国人思想中的一道风景线。它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了许多普通中国人心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信仰观中的一些主要特征与理念。

我们在《关于论语的联想》以及《从金刚经说起》两本书中,曾经专门讨论和剖析了儒教与佛教的一些主要特征、特点、缺陷等等。在本书中,我们继续深入地思考、评介、剖析以《老子》为核心基础的一些道教思想与理念。

==========================================

在《老子》书中一开始的内容,就开宗明义地指向了世界以及其中万事万物的起源。我们可以基本上说,在老子看来,天地、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都是源于“道”。“道”,正是《老子》一书的主题:——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我们如果通篇仔细地详读《老子》,就会看见,对于老子而言,“道”是在宇宙世界、人生当中最本质的、最本源的。

++++++++++++++++++++++++++++++++++++++++++++++++++++++++++++++++++++++++++++++++++++++++++++++++++++++++++++++++++++++++++++++++++++++++++++++++++++++++++++++++++++++++++++++++++++++++++++++++++++++++++++++++++++++++

【引述 圣经 创世纪】 【道德经第一章与圣经创世纪第一章的比较】

1起初, 神创造天地。2地是空虚混沌;深渊上一片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4  神看光是好的,他就把光暗分开了。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一日。
6  神说:“众水之间要有穹苍,把水和水分开!”事就这样成了。7  神造了穹苍,把穹苍以下的水和穹苍以上的水分开了。8  神称穹苍为天。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二日。
9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10  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 神看这是好的。11  神说:“地上要长出青草、结种子的蔬菜和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在地上的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12于是,地上长出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蔬菜,各从其类;又长出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 神看这是好的。13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三日。
14  神说:“在天上穹苍中,要有光体来分昼夜;这些光体要作为记号,定节令、日子和年岁;15它们要在天上穹苍中发光,照耀地上!”事就这样成了。16于是, 神造了两个大光体,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了星星。17  神把这些光体安放在天上穹苍中,照耀地上,18管昼夜,分光暗。 神看这是好的。19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四日。
20  神说:“水要滋长生物;地上和天空之中,要有雀鸟飞翔!”21于是, 神创造了大鱼和在水中滋生各种能活动的生物,各从其类;又创造了各种有翅膀的飞鸟,各从其类。 神看这是好的。22  神就赐福给牠们,说:“要繁衍增多,充满海洋;雀鸟也要在地上增多!”23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五日。
24  神说:“地上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爬行的动物和地上的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25于是, 神造了地上的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各种爬行的动物,各从其类。 神看这是好的。
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以及全地,和地上所有爬行的生物!”27于是, 神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就是照着 神的形象创造了他;他所创造的有男有女。28  神就赐福给他们,对他们说:“要繁衍增多,充满这地,征服它;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所有走动的生物。”29  神说:“看哪!我把全地上结种子的各样蔬菜,和一切果树上有种子的果子,都赐给你们作食物。30至于地上的各种野兽,空中的各种飞鸟,和地上爬行有生命的各种活物,我把一切青草蔬菜赐给牠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31  神看他所造的一切都很好。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六日。

++++++++++++++++++++++++++++++++++++++++++++++++++++++++++++++++++++++++++++++++++++++++++++++++++++++++++++++++++++++++++++++++++++++++++++++++++++++++++++++++++++++++++++++++++++++++++++++++++++++++++++++++++++++++

从上述圣经创世纪第一章与老子第一章的对比中,我们能够看见,神(上帝)与老子的道,有着以下的异同。

1.神(上帝)的位格性:——《老子》里面的道,是没有位格的;但上帝却是有位格的。所谓“位格”是指,一个主体有着自我认知、自由意志的能力;这样的主体正如每一个世人都是有着身份位格的。上帝是无限而完美的;他能听、能看、能言;他是全能、全知、全在、全备的;在他里面有无限的丰盛。他是创造宇宙天地以及其中万有的造物主,更是创造世人生命之主。他有意愿、意志、思想、情感、智慧、计划、旨意、目的、作为;他更有公义、圣洁、恩典、慈爱。【圣经中更向我们清晰地指出: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

2.神是能看的:——上帝创造了世人的眼睛,使他们能够看见光明;他创造了光明本身,正如同他创造了雨露、彩虹、星夜。他自己更能够看见一切事情,看见一切世人的心灵深处的光景。神是鉴察人内心的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在他的眼前被隐藏;他洞悉一切,鉴察一切。

3.神是能言的:——上帝不仅是能听、能看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自己说话,能够把他自己的启示、话语和旨意,清楚无误地、完整清晰地向世人显明出来。圣经是上帝完全的话语、启示、全备的旨意。

4.神是全能的:——上天、上帝的能力是无限的;在他没有难成的事;他是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他既创造了宇宙世界,那么,这个宇宙世界中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高于他,也没有任何势力、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他的旨意。他的能力显明在一切被造之物的身上;他使百兽在大地上奔跑雀跃,使雀鸟有美妙的声音,使百合花有美丽的衣服,使大雁能够迁徙万里而不迷失方向;他更把生命赐给人,使他们有情感、理性、意识、意志、认知、智慧、思想、道德的能力。

5.神的创造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以及其中的万有。上帝的创造,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人能够给他提供原材料,也没有什么人能够给他提供蓝图、钢筋、架构、支撑。他的创造,完全是出于他自己无上的智慧与能力。他的创造,完全是凭着他自己的话语。

6.神是秩序的、审断的,喜悦良善与美丽:——从神的创造之工中我们能够看见,他是秩序的神,而不是混乱的神;他是审断的神,有着审美、价值判断、等等能力与权柄。他喜爱良善、秩序、与美丽的东西,而憎恶罪恶。

7.神是智慧的,并有着设计与计划的能力:——从神的创造之工中,我们也能够看见,他有着无限的智慧。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出于他的美好旨意、计划、设计。他不是无知无觉的,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恰恰相反,他的一切作为都有着清晰的计划与目的。他的一切作为,都是出于无限的智慧与圣洁的旨意和目的。

8.人的本质;——人是按着神的形象与样式所造的。世人虽然是有限的,虽然在生命的本质中已经堕落犯罪、悖逆离开了神,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人的身上看见上帝的作为与恩典和公义。人有着心灵与灵魂,有着思想、意识、认知与意志、意愿的能力。在人的里面,有着这个宇宙世界中最为独特的东西,就是人的自我认知与自由意志。

9.为什么说上帝是存在的 【引述 从金刚经说起 一书开始的相关内容】

++++++++++++++++++++++++++++++++++++++++++++++++++++++++++++++++++++++++++++++++++++++++++++++++++++++++++++++++++++++++++++++++++++++++++++++++++++++++++++++++++++++++++++++++++++++++++++++++++++++++++++++++++++++++++++++++++++++++++++++++++++++++++++++++++++++++++++++++++++++++++++++++++++++++++++++++++++++++++++++++++++++++++++++++++++++++++++++++++++++++

“造物主”的意思是什么

“造物主”的意思是:那位终极的、超乎一切之上的、宇宙天地以及其中万有的、创造者和主宰。他是公义圣洁的,是慈爱恩典的;他把生命赐给人,把阳光雨露以及地上丰富的物产赐给人;他是道德律法的给予者,是道德世界的终极审判者。他把道德法则先天性地放在人的良知之中,使每一个世人都在内心深处知道诚实、公义、公平、正直等等道德品格的含义。

-------

他创造了宇宙天地以及其中的万有,更创造了世人的生命,使他们能够听、看、思想,使他们有理性、智慧、道德与情感的能力。

他创造了人的耳朵和口舌,使他们有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能力;他自己更能够把自己的旨意向世人显明出来。

他使人能够听见和明白话语的声音;他自己更能够听见世人的呼求和祈祷。

他使人有眼睛能够看见光明;他自己更能够鉴察这世上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人内心的一切真实光景与境地。

他使人有思想、智慧的能力;他自己更有着无限的智慧、思想、意志。

他是有“位格”的,即,他有完美的自我认知与自由意志;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过去、现在、未来所作的一切事情,以及为什么作这些事情。在他的一切作为、话语、意图、计划中,都有着无限智慧、圣洁的旨意与目的。

他把智慧与思想的能力赐给人,更把生命赐给他们,使他们成为“有灵的活人“;——即,使每一个世人也成为有位格的存在体;使他们有自我认知和自由意志的能力;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所作的事情、所说的话语;使他们能够在他们自己的作为、话语、意图、计划中,常常包含着智慧的设计,以及道德的属性。

因此,人在这个世上与其他一切动植物、花花草草、鸡犬牲畜都存在着本质上深刻的不同。一株树木,虽然高大、参天、美丽,但是,却不能说话,更不能表达自己的任何感受与思想;在它的里面,没有“位格”,即,它没有自我认知与自由意志;换言之,在它的里面没有一颗真正的灵魂。

-------

就严格意义而言,对于生命的真正定义,正是在此。一个无知无觉的存在体,就像是一个数学公式、或是科学研究中的黑盒子一样,在给定了输入信号与输入条件、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只会有确实的、不变的、一致的、死板的、甚至可观测研究的输出信号或是反应方式。换言之,在它的内部,没有一种驱动机制,使它可以自己自由地、自主地决定,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去内在性地选择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情。在这个世界上,这种自由的意志与自我的认知与意识,只有人才会有,正如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可以想要举手、或是不举手,或可以想要计划做一件事情、或是计划不做一件事情一样。

这种意识、意志的能力,在这宇宙世界中,是人所特有的。我们如果越是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就越会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多么深邃而奇妙。这世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死”的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所组成的;所有的物体与粒子,都按着牛顿运动定律等科学法则而运行;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它们都只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换句话说,它们都是“死”的;它们不可能有意识、自我认知,也不可能有意志、自由意愿。(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正是以造物主为中心的信仰与世上那些万物有灵、盲目迷信等等世俗宗教之间的重要分水岭;这也正是现代科学之所以诞生于基督教信仰为文化中心的欧洲的根本原因。我们将会在其它书籍中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然而,人却不是如此。虽然,人生活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受到各样有限的物质条件、生活条件、资源、健康等等的限制;但是,在人的里面,却有着一颗自由的心灵与灵魂。人的心思意念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飞”到遥远的天边;人的情感与思念能够遥“寄”给远方的亲人;人的心能够在复杂纷繁的外部条件下,进行深刻的思考、抉择,计划自己的行动目标,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更重要的是,在世人的里面,都普遍地有一种追寻真相、追求真理、寻找信仰、倚靠精神支柱的强烈倾向与信念。这些,都往往是人生命中最珍贵、最伟大、最高尚的组成成分。

从宗教、哲学意义而言,人因着这些极其特殊而宝贵的品性、属性,而被我们在这里定义为“生命”。生命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活的、有内在生命的存在体,才能够谈得上去“爱”一个对象;这正如,只有一个人是自由的,对他而言,道德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会审判菜刀或是手枪,给它们判定杀人罪,而是会审判、刑罚那使用菜刀或手枪的人;——因为工具本身是“死”的,是无知无觉的,所以它们也不可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一个有自由的、有生命的主体,才会具有道德的性质。

这样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这个宇宙世界中无中生有出来的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而是,我们回答说,这样的生命,正是来自那位创造宇宙天地以及其中万有的主宰,来自那位创造生命、把生命赐给世人的上天,来自那位全能、智慧、有无限权柄的造物主。

--------

虽然,在人的生命中,充斥着许许多多的罪恶,甚至,人的生命从本质上就犯罪背离了神;

虽然,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人的生命是如此渺小而短暂;

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人的身上,想见那位无限全能之造物主、永生之神的品格与属性;

这正如,我们能够从这个浩瀚宇宙的本身之中,能够看见那位全能、全知、全在、全备之上天、造物主的能力与属性一样。

--------

任何人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从社会与人类的历史,从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中,从对于我们生命自省的过程中,都能够明白、理解、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物体、存在体,其背后都有导致其存在的因素、原因、作用力、机制、法则或导因。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浩瀚的宇宙,以及其中如此浩大、纷繁、复杂、美丽、奇妙的万事万物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在这些所有事情、事物、事件的背后,一定有那样一位极大能力、极其智慧、极其伟大、高尚圣洁的造物主。

宇宙是浩瀚无限的,因此,那位造物主就必然更是无限的,有着无穷的力量,更是生命的永远泉源。

虽然人是有限的,然而,由于人的生命有认知、意志,有价值判断、审美、秩序、知识、意愿、管理、恩慈、公义等等有限的能力或属性,从而,我们从人的生命中也能够知道,那位创造人生命的造物主,更有着意识、意志、价值判断、审美、秩序、知识、旨意、管理、恩慈、公义等等至善至美的能力与良善属性。

他掌管全地,鉴察人心,颁布道德法则,赏善罚恶,赐人生命,以公义和恩典待人,把救恩赐给万民。他是秩序的神,不是混乱的神;是喜爱良善之人的全能者,是公义圣洁的审判官;他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人的真诚、敬虔与谦卑,不喜爱人的虚伪、亵渎与傲慢、自义。

那造耳朵的,自己岂不能听见呢?

那造眼睛的,自己岂不能看见呢?

那赐人心灵与头脑的,自己岂没有思想、情感与意志呢?

他喜爱公义与良善,并将要终极地、公义圣洁地审判与惩罚世上的一切罪恶以及刚硬不悔改的罪人。

--------

他创造的宇宙世界,何其浩瀚而美丽。如果,我们在夏天夜晚,凝视那清澈的星空,仔细地眺望那悬挂在夜空中的无数璀璨的星体;如果,我们在清晨的海边,看朝阳破晓,从天边磅礴而出的绚丽霞光;如果,我们俯视金色的麦田与浩渺的大地,或是遥望那雄伟翠丽的高山峻岭,或是奔流的大河之中的滔滔江水;——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惊叹于那位全能之造物主的创造之工是何其伟大而奇妙。

---------------------

关于造物主之存在性的辩论

从一些基督教护教学书籍以及一般性哲学书籍中,比如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论述,或甚至是从中国古人的书籍比如诗经、甚至论语(尽管孔子并不愿意接受关于超自然信仰的思想理念,但是,孔子仍然在论语中时常提到上天)中,我们都会看到对于上天、那位超越一切之上、眷顾世人之造物主的论述。

一般而言,那些相信造物主、上天、上帝之存在性的信仰者的思辨性论述,可以简单粗略地举例如下。

--------

若没有那全能之造物主,那么,人的生命,包括自我认知与自由意志,就不可能有终极的意义,而仅仅成了一个属肉体血气的存在体;在这个宇宙世间,人的生命就既不是可贵的,也不值得珍惜;人生命的意义,就仅仅成了或是虚无主义、或是弱肉强食的存在体而已。

--------

若没有那全能之造物主,那么,人的生命、心灵与灵魂,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盼望,因为必将面临死亡而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每一个人所作的一切,就仅仅是为了在这个属肉体血气的社会中活着,并不得不面对冰冷的坟墓。

--------

若没有那全能之造物主,那么,人间社会的道德,也不可能有任何真正坚实的根基与权柄的源泉。所谓道德,就仅仅是怎样维持社会秩序与运转的、功利主义的、伦理体系,而没有其内在的、终极层面的价值与意义。在这样的体系下,道德的力量是苍白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若没有那全能之造物主,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世界的起源。有人说,这个宇宙世界是自我存在的,从亘古就是如此。但这样的说法显然没有经过谨慎严格的哲学思考与逻辑思索。一个认真深思的人会认识到,这个世界如果不是被造的,而是亘古以来就是如此自我存在,那么,这个世界从无限远的过去就一定早已演化完结而进入彻底的寂灭。

-------

若没有那全能之造物主,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科学,也不可能通过理性而认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有普遍的、一致的、确定的、规则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之所以能够被数理以及逻辑的科学体系所研究,之所以是秩序的、而不是混乱的,正是因为,它是被这样一位智慧而全能之造物主所创造的。


-------

若没有那全能之造物主,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在这个宇宙世界中观察到如此浩瀚而庞杂的、美丽而奇妙的、精确地调制的现象。比如,宇宙中有大约十个左右的基本物理常数,例如万有引力系数,电磁力常数,等等。这些常数直接影响到分子之间、原子之间、以及万物之间的各种作用力的大小。这些常数如果稍微有一点点不同于现在的数值,那么,这个宇宙中就根本不可能形成如此瑰丽的星空、数量巨大的星系,也根本不可能有生命,更不可能有我们这个美丽奇妙的蓝色星球。

++++++++++++++++++++++++++++++++++++++++++++++++++++++++++++++++++++++++++++++++++++++++++++++++++++++++++++++++++++++++++++++++++++++++++++++++++++++++++++++++++++++++++++++++++++++++++++++++++++++++++++++++++++++++++++++++++++++++++++++++++++++++++++++++++++++++++++++++++++++++++++++++++++++++++++++++++++++++++++++++++++++++++++++++++++++++++++++++++++++++

==========================================

【引述 圣经 约伯记35章】

++++++++++++++++++++++++++++++++++++++++++++++++++++++++++++++++++++++++++++++++++++++++++++++++++++++++++++++++++++++++++++++++++++++++++++++++++++++++++++++++++++++++++++++++++++++++++++++++++++++++++++++++++++++++++++++++++++++++++++++++++++++++++++++++++++++++++++++++++++++++++++++++++++++++++++++++++++++++++++++++++++++++++++++++++++++++++++++++++++++++

1以利户回答说:
2“你说:‘我在 神面前更显为义’,
你自以为这话有理吗?
3你还说:‘你有甚么益处呢?
我不犯罪有甚么好处?’
4我要用言语回答你,
和与你在一起的朋友。
5你要往天仰望观看,
细看高过你的云天。
6你若犯罪,你能使 神受害吗?
你的过犯若增多,你又能使他受损吗?
7你若为人正义,你能给他甚么呢?
他从你手里能领受甚么呢?
8你的邪恶只能害像你的人,
你的公义也只能叫世人得益。
9他们因多受欺压而呼叫,
因受强权者的压制而呼求。
10却没有说:‘ 神我的创造主在哪里呢?
他使人在夜间歌唱。
11他教导我们过于教导地上的走兽,
使我们有智慧胜于空中的飞鸟。’
12因为恶人骄傲的缘故,
他们在那里呼求, 神却不回答。
13真的, 神必不垂听虚妄的呼求,
全能者也必不留意,
14更何况你说你不得见他。
你的案件在他面前,你忍耐地等候他吧!
15但现在因为他还没有在忿怒中降罚,
也不大理会人的过犯;
16所以约伯开口说空话,
多说无知识的话。”

++++++++++++++++++++++++++++++++++++++++++++++++++++++++++++++++++++++++++++++++++++++++++++++++++++++++++++++++++++++++++++++++++++++++++++++++++++++++++++++++++++++++++++++++++++++++++++++++++++++++++++++++++++++++++++++++++++++++++++++++++++++++++++++++++++++++++++++++++++++++++++++++++++++++++++++++++++++++++++++++++++++++++++++++++++++++++++++++++++++++


却没有人问,那造我的神在哪里:——世上许多人追问关于造物主、上天的问题,也有很多人像道德经的作者这样,追问关于人生与世界的真谛。但是,却没有人问,那“造我的”神在哪里。人们看待这个世界、以及那位创造世界的神,就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世人更不会去思想,自己与那永生之神,本应当有着怎样亲密而神圣的关系。

【引述 圣思录 却没有人问那造我的神在哪里】

《真理之光》
5/26/2015
这 是 要 应 验 先 知 以 赛 亚 的 话 , 4:15 说 , 西 布 伦 地 , 拿 弗 他 利 地 , 就 是 沿 海 的 路 , 约 但 河 外 , 外 邦 人 的 加 利 利 地 。 4:16 那 坐 在 黑 暗 里 的 百 姓 , 看 见 了 大 光 , 坐 在 死 荫 之 地 的 人 , 有 光 发 现 照 着 他 们 。 4:17 从 那 时 候 耶 稣 就 传 起 道 来 , 说 , 天 国 近 了 , 你 们 应 当 悔 改 。
【第一部分】
全地的百姓,人类的历史
---------------
你 要 向 天 观 看 , 瞻 望 那 高 于 你 的 穹 苍 。
你 若 犯 罪 , 能 使 神 受 何 害 呢 ? 你 的 过 犯 加 增 , 能 使 神 受 何 损 呢 ?
你 若 是 公 义 , 还 能 加 增 他 什 么 呢 ? 他 从 你 手 里 还 接 受 什 么 呢 ?
你 的 过 恶 , 或 能 害 你 这 类 的 人 。 你 的 公 义 , 或 能 叫 世 人 得 益 处 。
人 因 多 受 欺 压 就 哀 求 , 因 受 能 者 的 辖 制 ( 辖 制 原 文 作 膀 臂 ) 便 求 救 。
却 无 人 说 , 造 我 的 神 在 哪 里 ? 他 使 人 夜 间 歌 唱 。
教 训 我 们 胜 于 地 上 的 走 兽 , 使 我 们 有 聪 明 胜 于 空 中 的 飞 鸟 。
-----------------
(1)
千百年来,人类的历史,就是在追寻信仰、追寻价值、追寻灵魂的历史。
他们在浩渺的天地面前,惊叹于宇宙和世界的宏大;
他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回首往昔,感悟人生的价值;
他们在世事的繁杂中,领会着那些灵魂的韵律,寻找着那些永存的辉煌。
他们有太多的疑问,无处诉说;
有太多的遗憾,无处抚慰。
面对上天,他们有着数不清的话,想要询问和倾诉------
他们像屈原在《天问》里那样,追问宇宙的起源,万事万物的根基,
像孔子在《论语》里那样,讨论应该怎样祭祀。
他们想要追寻天命是什么,想要寻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在人生苍凉、百受挫折的时候,感叹着命运的不公,
在受人欺压,走投无路的时候,呼天抢地,寻求安慰。

可是,他们虽然会寻求“神在哪里”这样的问题,
却很少问:-----“那造我的神在哪里”?

他们不愿意把“神”当作是“造我的神”,-----
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已经离弃了神,已经失去了与神的亲密关系和感情。
虽然:他们对万事万物的起源有兴趣,也想要寻求人生的意义,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神所造、所赐予,自己的命运是神掌管,
可是:
他们却很少对神感恩,而想要敬他而远之。
他们没有去想:
是他,
使人有聪明,有灵魂,
“教 训 我 们 胜 于 地 上 的 走 兽 , 使 我 们 有 聪 明 胜 于 空 中 的 飞 鸟”。
他们更没有去想:
是他,
使人夜间歌唱;
他使我们即使在黑夜来临的时候,即使在身处黑暗、苦难之中的时候,
仍然有盼望,
仍然有渴求,
光明必将来临,
晨曦必将洒满大地。
(2)
全地的人,都像是坐在黑暗里的百姓,像是坐在死荫之地的人:
他们的生活,就是为了自己的柴米油盐,为了自己的面子,
为了自己的骄傲,为了自己的思索,为了自己的雄心,
为了自己的名利;
他们的未来,就是死亡。
每一个人都害怕死亡的阴影,因为那是一去不能回还的境地。
任何只要还活着的人,就仍然可以抱有希望,
因为不管今天是什么境地,
明天太阳仍然会重新升起,
每一天都是新的。
然而,若一个人,不认识永生之神,不寻求神,离弃那造物主、生命的创造者,
那么,他在死去的时候,就会毫无盼望,毫无安慰。
这是何等大的、黑暗的死荫之地。
【第二部分】
真理之光,照在死荫之地的人们
耶稣基督,是我们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他是那大光,照在我们这些坐在黑暗里面的,死荫之地的人们。
他使我们灵魂的眼睛,能够打开,
让我们看见自己-----
看见我们属灵的光景,
看见我们人生的利益,
看见我们真正的幸福之路。
他是道路,是神所赐的生命之路;在他里面,我们得到无以伦比的平安与安慰。
他是真理,是真实的实际,是这宇宙天地、也更是我们生命灵魂的主宰。
他是生命,在他的旨意和爱之中,我们得到永远幸福的圣洁生命。
【第三部分】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耶稣基督所传的道,是要告诉我们: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为什么“天国近了”,我们就“应当悔改”?
因为-----
(1)
这罪恶充满的世界,以及其中的罪恶之事,就快要满盈。
这世界将要如同衣服,渐渐旧了,渐渐腐朽败坏。
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国家要兴起,与别的国家敌对。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充斥着更多的,更激烈的冲突、自义、战争。
地震的消息,和打仗的风声,将要越来越多,愈演愈烈。
遍地要有饥荒和灾祸。并非是因为他们的缺乏和贫瘠,而是由于他们的贪婪和暴力。
全地的人,要在罪恶、骄傲、仇恨、亵渎之中,大声吵闹喧嚷,彼此为仇。
(2)
我们自己的生命和身体,也如同衣服一样,渐渐旧了,渐渐朽坏,渐渐破败不堪。
无论一个人多么强壮,多么长寿,多么富贵和健康,
他的生命,终有尽时。
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当一个人在病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世界对他而言,就是如同末日一样;
他一切的属世的盼望和慰藉,都要离他而去;
他看不见儿女将来之事,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国将来会如何;
世界,仿佛在他眼前崩塌。
(3)
可是,世界与人生的结局,并非是如同灯灭,一了百了;
而是,必将落在永生之神的大能审判之下。
死亡之海,要交出其中的死人;
神的审判台前,人一切的罪恶、隐秘、阴谋、腹诽,
人一切隐而未现的罪,一切猖狂的罪恶,一切蝇营狗苟、自私自利、嫉妒争竞,
都将暴露在神的审判之下,面临神终极的审判和永恒的惩罚。
(4)
天国来临的日子,就是罪恶终结的日子,
就是神的终极审判和永远刑罚来到的日子。
在天国里,神的百姓,神所拯救、救赎的万民,那些心中谦卑、悔改己罪、接受神救恩的人们,将要永远圣洁和幸福。
那是神的国度,是圣洁的国度;
在那里,再也没有罪恶,没有私利,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哀愁,没有死亡使人分离。
在那里,不需要日头,因为神的公义如同明灯,永远长明。
在那里,没有黑夜,没有寒冷,没有贫穷,只有无限的丰富与富饶。
在那里,基督与属他的百姓们一同作王;因为他已经用自己的宝血和生命救赎了他们。
(5)
神的国度,何等美好。
天国已经近了。
所以,我们应当悔改,在耶稣基督里,在圣灵赐我们的重生的生命之中,
用我们的全人、全心、全身,
来寻求他,信靠他,来祈求他的恩顾和祝福。
我们祈求的根基,来自于基督对我们的舍命之爱;
在他里面,我们更有那永远美好的盼望。
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福音。

++++++++++++++++++++++++++++++++++++++++++++++++++++++++++++++++++++++++++++++++++++++++++++++++++++++++++++++++++++++++++++++++++++++++++++++++++++++++++++++++++++++++++++++++++++++++++++++++++++++++++++++++++++++++++++++++++++++++++++++++++++++++++++++++++++++++++++++++++++++++++++++++++++++++++++++++++++++++++++++++++++++++++++++++++++++++++++++++++++++++


==========================================

道德经看到了什么:——老子看到,神的创造之工,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他看见了神的深邃与奥妙。然而,老子却表现出了一种神秘主义的倾向,甚至认为,真正的永恒之道,是无法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真正的永恒之名,也是无法用言辞能够称呼的。在老子的眼中,“道”虽然是一个极其奥妙的东西,但是,却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即,道本身只是一个本源性的对象、门、道理、玄妙,但并不一定是一个“活的”、有思想、有生命的主体。

道德经没有看到什么:——老子没有看到的是:——那永生之神的位格;神的全能、全知、全在、全备;神的公义圣洁、恩典慈爱;神是什么。神既然创造了宇宙天地,既然创造了人的身体、心灵、生命与灵魂,那么,神自己岂没有听、看、言的能力呢?神自己岂没有思想、意志的能力呢?神自己岂没有那永远的生命呢?

道德经的盲点(以及基督教信仰之外的许多哲学与宗教信仰思想体系的盲点):——“却没有人问,人是从哪里来的;那造我的神在哪里?”

老子的盲点,正是在于,只看见了那外面的世界,却没有看见人里面的心灵;只思考外面世界的本源与玄妙,却没有思考人自己心灵与生命的来源与奇妙。

如果,人的生命本身,真的是来自于老子所说的“道”,那么,这“道”自己岂没有思想、生命、话语、旨意呢?这“道”岂没有意志、权柄、智慧、荣耀呢?

=========================================
++++++++++++++++++++++++++++++++++++++++++++++++++++++++++++++++++++++++++++++++++++++++++++++++++++++++++++++++++++++++++++++++++++++++++++++++++++++++++++++++++++++++++++++++++++++++++++++++++++++++++++++++++++++++++++++++++++++++++++++++++++++++++++++++++++++++++++++++++++++++++++++++++++++++++++++++++++++++++++++++++++++++++++++++++++++++++++++++++++++++

【引述 圣经 罗马书1章】

1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蒙召作使徒,奉派传 神的福音。2这福音是 神借着众先知在圣经上预先所应许的,3就是论到他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按肉身说,他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4按圣洁的灵说,因为从死人中复活,显明他是大有能力的、 神的儿子。5我们从他领受了恩典和使徒的职分,在万族中使人因他的名相信而顺服,6其中也有你们这蒙耶稣基督所召的人。7我写信给各位住在罗马,为 神所爱,蒙召为圣徒的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 神和主耶稣基督临到你们。

8首先,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大家感谢我的 神,因为你们的信心传遍天下。9我在传扬他儿子福音的事上,用心灵事奉的 神,可以作证我是怎样不断地记念你们,10常常在祷告中恳切祈求,也许我可以照着他的旨意,终于能够顺利地到你们那里去。11因为我很想见你们,好把一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定;12也使我在你们中间,借着你我彼此的信心,大家一同得到安慰。13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好几次预先定好了要到你们那里去,为了要在你们中间也得一些果子,像在其他的民族中间一样,可是直到现在还有阻碍。14无论是希腊人或是未开化的人,聪明的人或是愚笨的人,我都欠他们的债。15所以,对我来说,我随时都愿意把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16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是 神的大能,要救所有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17  神的义就是借着这福音显明出来,本于信而归于信,正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18  神的震怒,从天上向所有不虔不义的人显露出来,就是向那些以不义压制真理的人显露出来。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在他们里面原是明显的,因为 神已经向他们显明了。20其实自从创世以来, 神那看不见的事,就如他永恒的大能和神性,都是看得见的,就是从他所造的万物中可以领悟,叫人没有办法推诿。21因为他们虽然知道 神,却不尊他为 神,也不感谢他,反而心思变为虚妄,愚顽的心就迷糊了。22他们自以为是聪明的,却成了愚蠢的。23他们用必朽坏的人、飞禽、走兽和昆虫的形象,取代了永不朽坏的 神的荣耀。
24因此, 神就任凭他们顺着心中的私欲去作污秽的事,以致羞辱自己的身体。25他们用虚谎取代了 神的真理,敬拜事奉受造之物,却不敬拜事奉造物的主。他是永远可称颂的,阿们。26因此, 神就任凭他们放纵可耻的情欲:他们的女人把原来的性的功能,变成违反自然的功能;27同样地,男人也舍弃了女人原来的性功能,彼此欲火攻心,男人与男人作出可耻的事。他们这样妄为,就在自己身上受到应该受的报应。28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 神, 神就任凭他们存着败坏的心,去作那些不正当的事。29这些人充满了各样的不义、邪恶、贪心、阴险;满怀嫉妒、凶杀、好斗、欺诈、幸灾乐祸;又是好说谗言的、30毁谤人的、憎恨 神的、凌辱人的、傲慢的、自夸的、制造恶事的、忤逆父母的、31冥顽不灵的、不守信用的、冷酷无情的、没有恻隐之心的。32他们虽然明明知道行这些事的人, 神判定他们是该死的,然而他们不单自己去行,也喜欢别人去行。

++++++++++++++++++++++++++++++++++++++++++++++++++++++++++++++++++++++++++++++++++++++++++++++++++++++++++++++++++++++++++++++++++++++++++++++++++++++++++++++++++++++++++++++++++++++++++++++++++++++++++++++++++++++++++++++++++++++++++++++++++++++++++++++++++++++++++++++++++++++++++++++++++++++++++++++++++++++++++++++++++++++++++++++++++++++++++++++++++++++++

=========================================

什么是真正的奇妙:——的确,在这个宇宙世界中,有许许多多形态万千的事物、景色,有许多奇妙的动物、植物,更有那宏伟而壮观的天文物体与现象;然而,这个世界上最为奇妙的,却是人自己。人的眼睛、瞳孔如此微小,但却能够令人震惊地看见整个浩瀚的星夜,看见何其浩大磅礴的无数群星。在这个宇宙中,人虽然是渺小、有限的,人的身体与生命虽然是软弱的,但是,在人的里面,却有着整个宇宙世界所没有的、极其独特的东西,那就是人的生命、认知能力与自由意志。人是属灵的,因为在人的里面有一颗指向永恒不朽的灵魂。人是那永生之神、无限全能的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和样式所创造的。人本应当是天父的儿女;人本应当与那永生之神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当本为弟兄姐妹。

 

点击阅读更多:剖析《老子》
 

小鱼书社 基督福音书库 | 基督教护教学,马太亨利圣经注释,基督福音,旧约概论,新约概论,教会历史,宗教哲学
bottom of page